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人生设计线路图 > 正文

专科考试--SAT II考你懂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03/09 20:45  新浪教育

  2. 专科考试——SAT II考你懂了什么

  (1)部分名牌大学要求考SAT II

  尽管大多数大学都把SAT I成绩作为入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除此之外,美国的几十所名牌大学和文理学院还将另一种称为SAT II的考试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甚至少数大学
不要求SAT I,只要求SAT II成绩。SAT II的成绩,在8所常春藤盟校招生办公室广泛采用的考生学业指数AI(Academic Index)的计算公式占有相当的分量。

  SAT II是一种专科考试。人们普遍认为,SAT II的成绩更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的高中课程的掌握程度。SAT I考试虽然涉及较大量的词汇,但其主要是考查学生思考的方式和深度,而不是考记住了什么事件、什么公式和怎么用公式。SAT II则是考懂了什么,会了什么。

  目前,SAT II共有20门考试,分别为英文写作、文学、美国历史、世界历史、数学、生物、化学、物理,以及汉、法、德、意、日、韩、西、拉丁、希伯来等语言。SAT II考试时间是1小时,除了写作考试有20分钟的手写短文写作和40分钟的多项选择题之外,其他考试都是多项选择题,每个专科考试的成绩最低为200分,最高800分。 SAT II考试与SAT I考试一样,每年举行7次,考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直到取得满意的成绩为止。虽然大多数学校只考虑最高的成绩,但是,所有的成绩都会被送到学校。SAT II考试并不是每个科目每次都有考,因此考生必须提前几个月查好所考科目的考试日期,以免误事。

  要求提交SAT II成绩的大学几乎都要求学生提交3门成绩,其中写作成绩是必要的,其他科目可由学生任选。

  SAT II的考试范围都在高中课程之内,它作为一种更进一步的标准化考试,已被许多名牌大学作为录取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除了常春藤盟校之外,有的名牌大学甚至有专门的公式计算分析学生的SAT II成绩及其在该校录取中所应获得考虑的比率,使它们具有量化的标准。

  SAT II考试起到了衡量某一高中或某一学生学业水平标准的作用。它将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考生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判断不同背景的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能力,以此来评估他们入学以后接受大学课程的能力,并且决定是否录取。另外,SAT II成绩可以让学校据此决定新入学的学生该上什么程度的课程。因为美国高中没有统一标准的课程和全国统一教学水平的要求,每一所高中对学生的要求都不太一样。大学可以根据学生SAT II的某一科目成绩的高低来决定学生在第一学期所修的课程。

  曾任达特茅斯学院招生副主任的米歇尔·赫南德斯,在她离任后于1999年出版的《A is For Admission》一书里,提到SAT I和SAT II的重要性。据她介绍,美国8所常春藤盟校将考生SAT I英文和数学两项的平均成绩加三门SAT II的平均成绩除以10,再加上一个在校排名和全校毕业班人数算出的得分CRS,作为考生的学业指数AI。这个学业指数AI的公式如下:

  AI=[(SAT数学+SAT英文)/2+(SAT II+SAT II+SAT II)/3] /10+CRS

  在这个公式中,三项总和的最高分是240分,其中SAT和SAT II的分数除以10以后只取到最高两位数,即每项最高分是80。CRS由另一个公式得出,它取决于学生的在校排名和全校毕业班的人数,排名越靠前,毕业班的人数越多,CRS的得分也越高。CRS的分数也是从20~80分。根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位全校全年级500名学生中排名第5位的学生的CRS是74,排名第1位的CRS可得80分。

  赫南德斯认为,AI指数对8所常春藤盟校录取运动员学生极为重要,也可作为一般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试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表明,一位SAT I 和三项SAT II成绩都考到接近满分的780分,在毕业班全年级1 000名学生中排前10名的学生,才可以归为九等学生中的最高一等。据赫南德斯披露,1996年达特茅斯学院对最高一等的学生的录取率也只是94%;学业指数达到211~215而列入第五档的学生,其录取率仅为25%。学业指数要达到 211~215,SAT各项平均成绩为720分,在全年级500名的学生里排前20名。由此既可以看出学业指数不是大学录取考生的决定因素,也可以看到美国著名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