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全国网络媒体看和谐嘉兴 > 正文

嘉兴农业科技全国独领风骚

http://www.sina.com.cn 2006/11/22 20:59  嘉兴市委宣传部

  “十五”期间,南湖区在用地减少近5万亩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增长了8亿元。原因何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沃亚平道出了答案:靠的是科技创新。

  科技,有力地驱动了我市农业发展。近几年,我市农业科技进步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在全国也是独领风骚。沃亚平给记者列举了两组数字:如今,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8%;全市种养业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已达85%以上,设施农
业面积已达25万亩,通过论证的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41个。这些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由嘉兴农业科研人员培育的水稻优质品种,已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到目前,市农科院育成的农作物良种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累计推广4.5亿亩。“十五”期间,我市共育成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水稻新品种34个,年均推广面积1000万亩以上,有两项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两年,我市育成的部分水稻新品种的亩产量更是突破了700公斤。

  姚海根、杨尧城、程旺大、来乐春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水稻育种专家的涌现,使我市拥有了一个全国水稻育种领域的领军团队,成为嘉兴农业科技的一张“金名片”。

  如何让农民依靠科技增收?南湖区凤桥镇的茭白生产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该镇的茭白种植面积一度达到2万亩。由于茭白上市季节性强,遇到市场低迷时,当地的许多茭白就会卖不出去,农民只能眼看着茭白烂掉。这种现象引起了南湖区农经局的重视,他们及时从武汉、北京等地引进了高品质的双季茭白。新品种茭白既提高了凤桥茭白的质量,又错开了茭白的上市时间,成了凤桥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去年,凤桥镇种植茭白的农民共创收900多万元。

  像凤桥镇农民一样,我市许多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看到了优质农产品的“钱”途。

  嘉兴市中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合作开发光转换剂及光转农膜项目,利用食用菌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南湖区大桥镇种植大户张全英成立民营葡萄研究所,培育的葡萄新品种亩收入超过3万元……市科技局社农处处长夏学强认为:“嘉兴农业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已从科研院所一直延伸到基层的农业企业和农民。”

  科技兴农成为共识。在科技下乡、农民培训等活动中,农民们争相索取科技资料、认真学习科技知识的场景时常可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嘉兴农村科技信息网、“农民信箱”等新的科技服务渠道,了解市场供求信息和先进适用技术。

  无论是农业科研的发展,还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和推广,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经费、服务等支持。去年,我市出台《嘉兴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设立了嘉兴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新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项、星火科技计划项目44项。“十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市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479项,引进和选育动植物新品种3770多个,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农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地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成了推广农业新科技的强有力的辐射源。“十五”期间,全市被认定的农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有9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有13家,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有4家。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先后承担40余项科技项目,经过研发、集成、转化,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迅速得到推广应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成立一年多时间,已开展5个项目的研究。

  科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科技驱动嘉兴农业由粗放型、传统型向效益型、都市型转变,催促嘉兴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这是实现嘉兴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必由之路。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