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考:扩招“大跃进” 高校尴尬陷怪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0:18   华商网-华商报

反思高考:扩招“大跃进”高校尴尬陷怪圈(图)
近年来,招聘会上求职的人,很多是大学生

反思高考:扩招“大跃进”高校尴尬陷怪圈(图)
近年全国普通大学招生人数示意图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接连8年的20%左右的扩招后,高校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学费太高、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出现问题、高校需要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所有舆论矛头指向这项几年前曾让千万学子为之振奋的扩招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说,高等教育扩招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但各种教育不平等现象、收费增长过快的现实却将这种公平性抵消,“无疑是通过税收机制将穷人的钱给了富人”。

  精英失业

  “扩招后,研究生多如牛毛!”

  5月24日,西北大学研究生王芳(化名)决定:和陕西一地级市师范学院签约,虽然城市比不上西安,但可以当一名有编制的大学教师。但是,她的决定遭到了几个同学的反对,“你的观念太传统了,先选大环境,再选小环境!”

  决定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王芳来自农村,身上寄托了父母更多的希望,工作找的如何则意味着全家人这十几年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是否值得。这一点,王芳心里明白。

  十年前,对一个硕士研究生来说,毕业后进大学或科研机构是理所当然。但现在不同了,“扩招后,研究生多如牛毛!”一切改变来自1999年的那项名为“扩招”的制度改革。

  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在亚洲

开发银行总部工作的经济学者汤敏和夫人左小蕾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发展经济,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他们向国务院领导写信建议:在3至4年内使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同时,国家建立
助学贷款
系统,给部分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

  据汤敏估算,高校扩大招生每年预计可增加1000亿左右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使一至两百万新增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从而缓解因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就业压力。

  建议很快被采纳。1999年初,有关部门拟订了一个招生计划,当年招生人数比上年增加20%多。此后,高校招生人数一改稳步发展的常态,开始了扩招“大提速”:2000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为221万,比上年增加61万,2001年招生268万,2002年321万,2003年382.2万……2007年567万。扩招的势头同时蔓延至研究生,有数据统计,本世纪最初五年,研究生招收数量已达109.8万,大大超过了1978年至1998年20年的总和。

  王芳所在的文科大系,2002年硕士研究生仅招了7人,2003年20多人,2004年33人,2006年突破60大关,而这样的势头还在继续。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下属精英教育阶段,15%到50%是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便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而我国,早在2005年,毛入学率就已达到15%,高等教育提前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阶段。从1998年的5%左右到15%,加速发展仅用了7年。

  过快的增长速度让社会的吸纳能力难以承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显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扩招至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维持在70%,但随着入学基数变大,“毕业即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在增加。

  “当初,扩招单纯是从经济上考虑的,为了拉动内需。”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说,“但这个扩招速度显然太快了,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

  王芳和班里的30多个同学,九成以上都希望能进高校当老师,但可能性不大,“现在都要博士,硕士希望太渺茫了。”于是,他们开始挤招聘会,和本科生抢饭碗,但失利了。

  “听说,今年我们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还可以,但是,我们班至今还有21个人工作没着落。”

  相关新闻:反思高考系列报道:再访06年零分答卷学生蒋多多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