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要求老师会唱京剧是一刀切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3:33   红网

  “所有音乐老师都能开口唱京剧,这是最低标准。”新学期开始,北京将试点在20余所中小学引入京剧。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昨天表示,短期培训不奢望老师的京剧唱功如何,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2月25日《新京报》)。

  “所有音乐老师都能开口唱京剧,这是最低标准。”最高标准是什么?没有讲,也许还在后续不断地拟订、没完没了的提高之中。一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所有”,什么叫“所有”?就是“全部”。这不过是同义反复的文字游戏,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我们曾经深陷其中、拨乱反正后努力自拔、现在又时不时地悄悄死灰复燃。大家可能都想到了这种思维特点的名称:“一元化”思维,“大一统”思维,“一刀切”思维。

  “一元化”思维的哲学错误,在于不接受“自然是多样化的”、“事物是多样化的”、“社会是多样化的”、“人是多样化的”这样的基本事实;“一元化”思维的社会学错误,在于不承认人是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而且个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尊重个人选择的权利;“一元化”思维的教育学错误,在于否认因人施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兴趣不仅在于培养更在于天赋和发现;“一元化”思维的管理学错误,在于把军事和行政的管理方式强加给了教育。吴祚来质问:“对京剧负责,还是对孩子负责?”实在是从教育学角度问到要害处了。

  是不是“京粹”,当然可以由北京人说了算;而是不是“国粹”,恐怕不该只是北京人说了算吧。即使北京是文化艺术中心,也不能发号施令,要求全国人民承认“京粹”就是“国粹”,谈起来这又象“中心感思维”、“优越感”思维。还有人质疑,音乐课本上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为什么很多是文革当年的样板戏选段?“样板戏”就是典型年代的典型“一元化”思维标本,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深受“一元化”社会操作之苦,文化艺术生活之单调、之呆板、之索然,不堪回首。

  可以说,艺术及其形式的精粹是时代的精粹,不是贯穿历史的精粹,不是永远不衰的精粹,博物馆里所保存的都是当年的精粹,不是现在的精粹。社会的变化发展太快了,快得我们的思维习惯跟不上转变和适应,作为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尤其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寻找历史方向,顺应潮流,做好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守护人。(作者:柏文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