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专家指出,纵观各国情况,义务教育经费属于预算内拨款,主要来源是税收,在稳定的财政体制和经济环境下,学校一般不会出现不能按时获得经费的情况。为了解决专门的教育问题,国家往往还会在预算中拨出专门的经费。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各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呈增加趋势。
例如,印度在《宪法》里明确规定实施8年义务教育,但独立50年来一直未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很大,特别是学龄人口高增长对校舍、师资和投入保持着持续的需求压力。印度最新公布的“十一五计划”(2007-2012)承诺,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7%逐步提高到6%,保持中央和邦按75%和25%的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格局不变,制订生均可用空间、课桌和学校图书馆配备的最低标准,以中央为主导的“学校免费午餐计划”扩大到六至八年级。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前不久公布的2008-2009年度财政预算,被媒体称为“大派教育糖果”,教育预算总数高达193亿澳元。其中与义务教育有关的预算包括学校重建计划,维护和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提高学生的读、写、算能力;为九至十二年级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减免有子女家庭的教育税等。
2007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戈登·布朗承诺,在未来3年内,政府的教育投入每年增加5%,投入总额将从现在的600亿英镑增加到2010年的740亿英镑。这意味着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花费从2500英镑增加到6600英镑。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学区负担,但是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颁布以来,州和学区从联邦政府得到比以前更多的资助。从2000年到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增加了59.80%,用来帮助改进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改革薄弱学校,提高教师质量,增加学生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机会。
然而,对于“经费充足”这一概念,教育决策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而拨给学校的资金怎样更合理地支配也关系着义务教育的良好运行。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部官员、布里斯班公立高中校长大卫·萨登告诉记者,在他的学校,教育部提供的资金只占学校日常运作的30%,在州立法规定“教育是免费的、义务的”大环境下,为学校筹集资金变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校长们也必须成为精明的财务经理。
加拿大的一位中学校长说,学校所在的埃德蒙顿省,所有学校均采用以校为基础的财物预算和管理制度。根据学生完成课程的情况,学校才能获得经费。这种模式不仅要求校长具备教育领导能力,同时还要有经济头脑。他说,在加拿大,很多规模较大的中学都专门聘请商务专家帮助理财。
萨登说,过去,澳大利亚学校的资源都是按人头拨发的,从粉笔的数量到实验室设备的提供都有规定。这种体制非常浪费。一次学校的储藏室失火,留下的东西竟然是成千上万支粉笔。由于学校被赋予的资源中有这一项,尽管不需要,粉笔每年仍会如期到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4年小学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约为7700美元,但是校长可支配的财权非常有限,根据学生规模,一般每年只有5万美元左右的支配额度,但即使是这点钱,也只能用于购买与学生学习或组织活动相关的物品,据美国加州哈岗学区的教委主席介绍,“中小学校长的办公室如需换一块地毯,只能靠接受社会捐款等募集来的资金,而不能动用学校的经费,否则就有被撤职的可能”。
据了解,这种社会募款的主要对象之一便是学生家长,这样一来,负担是否又会转嫁到学生和家长身上呢?如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既不管得过死,又能够把钱真正用到学生和学校建设上,这仍然是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