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程星: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话题意义(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0:47   新浪教育

  第二个我google了一个无名的网站,其中列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第一个数据说今天的知识更新速度相当之快,一个星期的《纽约时报》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18世纪一个人在一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第二个数据说,在今天世界上每天有3000本书出版。第三个数据很有意思,说新的科技信息每天都出来,按照现在的速度,是每两年翻一番。

  这几个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今年入学的学生,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到毕业的时候可能已经过时了。这很可悲,但是另一方面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有这么大的商业,知识更新速度又这么快,我们的大学究竟要创造一些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所以论坛组委会给我出的题目是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不行了。一个国家在今后若干年中,怎么继续发展下去?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讨论这个问题呢?做科研也好,研究教育也好,我本人在过去二十年一直在做这个事情,我看了看大概有三个方法讨论这个大的问题:一种是政府组织讨论,就是政府有很多研究基金,发给大学,大学研究人员去研究。这个有一个问题,利益冲突的问题,政府是掏钱给大学的,现在研究大学怎么办的问题,似乎最后结果就是我政府已经想好一个想法了,让研究人员论证我的想法,这是利益冲突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政府组织讨论需要,但是有局限性。

  第二种就是民间讨论,现在一有事情网络上讨论非常热烈,但是民间讨论有一种问题,就是讨论到一定时候就销声匿迹了。

  第三种就是学界自发讨论,每年学术讨论论文的非常非常多,但是学者有一个问题,就是写完文章自己欣赏。

  这三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所以今天我希望论坛能够做到三点,做到这三点就达到我们的目的。第一点,希望通过论坛发出一点鼓励的声音,我们论坛主办单位不是政府,也不是民间老百姓,也不是学界自说自话,而是我们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建立在比较独立的基础之上,我们希望我们论坛鼓励国内对高等教育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

  第二点,我们想建立一个对话平台。这个论坛虽然时间只有一天半,但是一天半以后,我希望能顺这个路子继续往下研究,今后还能有机会回来不断研究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重大到你不研究已经不行的地步了。

  第三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是77届的,80年代初期在国内上大学,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学校里,那个时候我们同学之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骂娘,发牢骚,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个时候我们年轻有很多激情。但是20多年以后,我现在觉得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骂人,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显示你自己很有才,通过骂人骂出来,但是骂完以后,没有跟进了,也许你骂得非常有道理,非常好,但是骂完怎么办?所以提建议性意见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是胡主席、温总理,我愿意听你骂人,但是我更想知道你骂完之后告诉我怎么办,所以我希望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学者和民间在一块的意义。我把这个论坛定位为意见领袖和学界领袖的高峰会议,这是我的期望,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