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丙奇:民办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入流和入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2:25   新浪教育
熊丙奇:民办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入流和入轨(图)
熊丙奇在新东方教育论坛上发表演讲

  10月25至26日,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痷,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众多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会议,嘉宾围绕“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新浪教育频道作为独家官方网络合作伙伴全程报道该活动,以下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新京报特约评论员熊丙奇在论坛上演讲的文字实录:

  昨天,许子东先生讲,一个人搞一项研究,很容易爱上他的研究对象,但是我搞当今教育体制研究、教育部政策研究和校长研究很久了,但是,还是没有喜欢上他们。我之所以没有爱上教育部,没有爱上我们的校长,是因为,实际上,他们是提创新、提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最多的人,而且只有政府部门提出来,我们的学者才能接着提——我知道,有一个学术研究团队,曾经在一年里面写了1000篇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文,但是,在党和政府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国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谈科学发展观——所以,如果党和政府没有提出培养创新人才,今天我们学者也不会这么广泛地说。从教育部和校长角度说,今天专门借鉴国外教高等育经验的论坛特别多,比如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中外校长论坛,国内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校长与哈佛、耶鲁大学等名校的校长一起,谈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国内大学的校长,有80%有海外留学,学习、工作的经历,他们谈起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头头是道。但是,恰恰是这批人,他们是最反对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些政府部门官员和校长。为什么大学不能自主办学?政府部门官员说,让大学自主办学,不给校长行政级别,你们校长开会就只好座在会场的角落,没有地位;校长告诉我,不是我们不想自主招生,是社会舆论反对啊。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2006年开始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当年只有300个名额自主招生,但引起全国一片质疑之声,我知道同济大学也想自主招生,2007年递交了方案,并发布了消息,但教育部后来否决了。就5%自主招生而言,2003年开始有22所学校试点,今年发展到68所高校,总共名额只有1万,但社会高度关注,也有人告诉我,自主招生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再自主下去,穷老百姓孩子上学就没有出路了。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大学拥有七项办学自主权,其中第一项就是招生自主权,这是根本就不用讨论的,但是我们现在还在讨论。

  为什么不能教授治校?领导反问,学校校长、党委书记副书记都是教授啊,这难道不是教授治校吗?另外,你认为那些教授真有能力治校吗?他们能力差不说,往往只会争取自己的利益,清华校领导曾对我说,学校也想进行民主管理,但开会一讨论,教授们就想怎么给自己的学科弄更多资源,效率极差。其实,现在大学里的校长、副校长往往都成了学科校长,都是在想为自己的学科谋福利的,何况普通教授了。

  再看学生自治,现在有多少学生有民主思想,有多少会主动考虑到在学校里面,为学生争取福利,现在学生们考虑最多是考证,参加新东方培训,恨不得早一点就业。不少本科大学已经压缩成专科,四年本科压缩成三年,去高职学校,往往看不到三年级毕业生,他们都到社会上实习了,对此,学校领导很高兴,为什么?又收学费但是又不用资源。有资料显示,山东有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仅2000元,而上海小学生的生均培养成本近万元。

  至于学术自由,仅谈一个小侧面。大学里面搞学生工作的人,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组织学生、老师来去听报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一位诺贝尔获得者到学校演讲,组织了很长时间,只有100个人来参加,会场300个座位,显得空空荡荡,学校觉得没有面子,然后就去组织,所谓拉差。但是,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研究实验经济学的,他的演讲根本没有几个听得懂,在国外也只有很少的人去听他的讲座。我到香港中文大学,听他们介绍学术报告,据说有一次请了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去讲座,主动报名听报告的学生不到20位,学校也就这样把讲座搞了下去,要是换在内地高校,不组织600名学生去听才怪。违背自主选择,组织教师、学生去参加座谈,听报告,根本上是打扰教学与科研的,但一个学校来了政府官员,只有几个人参加座谈,这是不是很不给领导面子呢?

  因此,在教育的现实以及现实的教育之中,我们已经没有了正确的人才观,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大学,所以谈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大学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即便我们谈北大,谈清华,但是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大学呢?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如果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标准评价今天的大学,你们可以对比刚才谢泳先生讲的那几种情况,来分析,我们今天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大学。

  那么,怎么办?

  一是观念的转变,进行教育启蒙。我自从2004年出版《大学有问题》以来,一直受到很大的压力,我也不好公开我的校内身份,就像国内高校党委书记到国外考察,要把身份改成校委员会主任一样。但是,我觉得承受压力进行启蒙,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人才,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二是打破既得利益的阻扰。前面政府部门和校长的观点,就是都来自既得利益者。最近政府部门在设计教育体制改革方案,但参与方案设计的,是政府部门官员、学校领导、当红教授,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在为国家献计献策,但是我们很多学生、家长,其他的学者、专家,却很难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的。这种决策模式,会导致我们今后的教育方案出问题。曾有人问我,你能不能在不改变政府与学校关系这种架构的情况下,设计改革方案,也就是说在政府不放权的前提下改革,我说休想,他说,那你就别提什么方案了。教育的权力关系不能改,改革是根本不能进行的。

  三是设计合理的制度。

  最后,我认为发展民办教育很重要,我一直认为,中国未来能够产生教育家的地方,一定不是公办学校,而是民间教育机构,我们不能指望当前的公办学校的校长成为教育家。我们大家知道,财政独立性对自主办学是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现在民办学校面临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入流”的问题,这是民办教育自身的问题,他们要向北大清华看齐,我告诉你,你如果要入这个“流”,那么你最后不但难以追上他们,而且还可能遭遇是否是真大学的质疑,以及最后可能再好也只是一个三流大学。再就是“入轨”的问题,当民办教育机构开展学历教育之后,政府部门就会严格管理,因为你既然是大学,就一定要统招,纳入计划;就一定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开设某些课程;就一定要接受行政评估、考核,甚至要求你必须管学生的计划生育,要你成立非常非常多与办学无关的部门,你成不成立?

  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