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子东:大中华区高等教育与人才的发展(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00:10   新浪教育

  我自己是有一点困惑的,创新在我看来是学术研究的本意,什么是学术研究呢?就是天下已经有97种说法,我看了以后不满意,我提出97点半,这才是学术研究,才是创新,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专门列出一个叫创新,有点像母鸡开会讨论怎么生蛋的问题。当然后来说了这么多我才恍然大悟,学生写论文是要多参考人家的,只有先看别人才知道自己。我记得我刚进大学是很想研究郁达夫,但是我看了一本书叫《郁达夫论》,我觉得完了,我想讲的都被他讲了,我找我的先生,我的先生说,别急,过半年之后你再这样想,你就会找到自己,所以我觉得这是对的。

  纪律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学术是什么?一切引用要做注解。这个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大学抄袭越来越高,这个在海外是极其严肃的,弄不好就给你开除了,我在美国有读书的经验,我当时记得教授有一次发火说,说为什么中国大陆来的学生做注解总是做不好,我说就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面有一个想法,文章是天下公器,无一字无出处,但是从不注解。我们过去诗歌里面引用杜甫的话,但是从来不说是他的,所以你看中国历来,造纸术也没有注,印刷术也没有版权什么的,等到现在有知识产权了,任何东西都要注意注了,比如我写文章写到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我在下面要写上注选自《鲁迅文集》第几章什么的。

  我们在大学里有说话的困境,在学校里,在电视台,简单说说话方式有几种,用他人的语言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用他人的语言说他人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说他人的话。我们类比一下,第二跟第四种,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说他人的话,怎么会这样呢?关键在于看书多少。当然了,用自己语言说他人的话,在学术上是最大忌的,但是宣传上是最高境界。

  学术上面出现最多的,我自己最头痛的,就是用他人的语言说他人的话。这在宣传上面叫做社论,可是学术界非常普遍,这跟教育评审有关系,现在人看论文先看注解,看书目,然后先看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这个杂志名声决定你论文的水平,所以这些教育评审,不仅仅是中国大陆,香港一样,用他人语言说他人的话是现在的通病。

  余下来两种最困惑,一种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一种是用他人语言说自己的话。学术上我举两个例子,用他人语言说自己话用的最好是钱钟书,大家知道钱钟书的《管锥编》。什么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是最好的就是我的老师谈《雷雨》,什么不引用,就自己说。那么这两种哪一种是创新呢?我们是带着问题来的,我想我今天更多不是在讲一个经验,我更多是带出来一个问题,我的问题就是说,如何遵守学术界的三大纪律,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