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学质量力求实现均衡发展 择校生将转回本学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 10:23   半岛晨报

  费了很大劲给孩子择了一所中意的学校上学,后来又主动把孩子转回到本学区的初中学校。2008年,根据大连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全市小学六年级择校学生的80%转回到了本学区初中学校,这意味着不少家长都主动“折腾”了一把。到底是什么让家长心甘情愿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办教育一年投入2.8亿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崔冬光给出了问题的其中一个答案:拿沙河口区为例,到2007年,全部47所中小学完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对家长来说,比较过后,发现还是在家门口上学既方便又放心。

  2007年,沙河口区教育投入达到2.8亿元,实现了全区学校硬件基本均衡发展。当年,沙河口区以305.1分的全省最高分通过省“双高普九”验收,这一成果是被家长看在眼里的。

  短短的几年时间,学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舍面积从建校时的4000多平方米,达到了1万多平方米,学生也达到700多人,不仅老师人手一台电脑,学校的生机比(学生与电脑数量之比)也达到6:1。孩子活动的天地就更大了:图书馆、舞蹈室、英语活动室、琴房、电脑室、体育馆……这些场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

  80%的骨干教师被交流过

  这是问题的另一个答案。有好的学校硬件还不够,还要有好的老师。怎么能让好老师到薄弱学校去,就是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崔冬光说,从2004年至今,沙河口区已经进行了三批教师交流,共有818人换过学校,而骨干教师的交流比例达到80%。“全区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有学科带头人,全区学校的骨干教师比例基本持平,学校科学管理的水平提高了。”

  有了好的办学设施,有了好老师,家长终于可以放心把孩子送进家门口的学校。2005年小学六年级择校学生的66%转回到本学区初中学校,2006年上升到72%,2007年上升到77%,2008年达到80%。优秀学生的回流使薄弱学校的生源结构得以改善,大大提高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办学积极性,生源结构的常态化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教育质量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