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大学之大难道是抄袭的“胆子”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14:06   舜网-济南时报

  □邵显亭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看看现在国内的某些大学,在追求高楼,也在追求大师,看上去“双管齐下”的样子,可惜的是,其中重要的一“管”———“追求大师”,正在变成“制造大师”,直接的体现是以学术剽窃为代表的不端行为不时出现。

  中国青年报8月4日报道,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及其学生谢鸣的一篇论文被查出抄袭,但剽窃者的名声得到了暂时的保全,直到2009年7月,周祖德进入了中国科学家最高学术荣誉——— 中科院院士2009年增选有效候选人的行列时,记者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举报周祖德、谢鸣抄袭,事情才被揭开“盖子”。

  触目惊心的是,新浪网转载该篇文章时,在相关阅读中还涉及了另一些事例,“西南交大副校长抄袭”、“广州体院院长涉嫌抄袭”、“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举报抄袭”、“辽宁大学副校长被指抄袭”……呜呼!这些事例给人的直接感觉是,一些高校的主要负责人没有带好头,“追求大师”的行为(剽窃别人文章,增加自己的学术威望,这不是硬把自己往“大师”的椅子上拽吗)演变成了“追求剽窃”。对“大学之大”,似乎可以演绎成“胆子越来越大”,某些高校的某些负责人,没有在提高教育水平或推动教育改革上做出什么惊世之举,反而是剽窃别人成果的胆子越来越大!大学本应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都坍塌在功名之下,很有一些“剪刀加糨糊”的粗鄙。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流失的背后,大学不再是寂静的校园,在名利上,高校与外界有着相通的喧嚣和焦虑。

  剽窃的恶劣性不用多说,那些试图“盖被子”的做法,更让我们感到心惊,怕丢丑和为尊者讳的传统劣根性,硬生生地躺在学术殿堂之上,是对学术良知的无情嘲弄。这次全国性的会议前夕,组委会偶然发现了“真相”,但周祖德教授还是正常莅会作了学术演讲。后在一位老院士的力主之下,组委会才向他摊牌,但也仅是“你知我知”的范围。3天的学术盛会后,与会学者分头返回上海、天津、湖北、浙江、辽宁、香港、加拿大等地,也只有极少的人知道“论文发生的故事”,直到2009年7月。在此期间,周祖德进入了中科院院士2009年增选有效候选人的行列,谢鸣也于今年6月通过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公示期一过就可授予博士学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举报和记者调查,中国很可能就多了一个“周院士”和一个“谢博士”,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学术悲哀?

  今年3月份,教育部曾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时至今天,我们不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不知道它在阻挡学术与功名利禄的纠缠上,发挥了怎样的效能。这份通知要揭学术不端的短,对那些护短的行为呢?有人在剽窃,有人对此心照不宣甚至力图捂起来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人就拧成了一个利益链条,这链条束缚了大学应有之名,让你我对它的印象,愈加疏远,愈加模糊。

  追求大师任重道远,反对学术不端亦然如此。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时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