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变味的“捐资助学”该查禁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 08:44   中国教育报

  招生季节,想上学,先交费,某种流行的“捐资助学”怪象,又成社会热议。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某公办中学小升初招生,要求部分家长必须以“单位”名义捐资助学。先电话通知:公开价码2万元现金,不刷卡;然后到校填写自愿捐资助学协议,表格不能留真名,不能带走;更令人惊讶的是,收据上公然盖的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大印。俨然是政府行为,更应当质疑。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按照规定范围、收费标准,严格执行“一费制”政策,禁止收取任何规定外费用。然而,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却利用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诉求,巧立名目,以假乱真,钻政策的空子,谋小团体之私利。对这样的变违法为“合法”的做法,不能见怪不怪。

  “捐资助学”,原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事,是依靠社会力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办法;但它的前提是不应该有功利的直接的交换条件,说通俗一点,那就是“不能和入学挂钩”;否则,这造福子孙的“好经”,就会给歪嘴和尚念坏了。

  然而,偏偏有人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既是个人自愿捐助,为何却硬要填写单位又不能留真名?既是“不和入学挂钩”,为何捐助者都是新生的家长?其实,这活儿的底细,校方知,家长知,恐怕有的主管部门也知,只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想堵人口舌罢了。

  真相总是无法掩盖的。家长敢怒不敢言,也许是因为孩子的入学指标捏在人家手里,还情有可原;校长勉为其难,据说是因为上面有压力,下面有围追,大家都在变戏法,我们不做就两头不讨好,这就有悖情理;而如果主管部门熟视无睹,那就近乎荒唐了。

  笔者以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进度与老百姓需求优质教育的热度相比,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更积极的改革,必须更努力地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改革需要老百姓的理解和配合,但关键还是办学者的自强和坚守,决不能让此类失真的“捐资助学”怪象一路风行。否则,看似满足了一部分群众的眼前需要,牺牲的却是更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丧失的则是教育长远的清白和诚信。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时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