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界代表,我曾应邀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职业教育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通过认真研读和学习《规划纲要》文本,我认为《规划纲要》文本中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十分科学。作为公办职业院校,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主要历史责任,勇于探索和实践,做职教改革的先行者。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提两点建议。
建议1
赋予职业院校培训功能,逐步推行学历和培训一体化,为终身教育提供服务支撑体系。
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依然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不能发挥实训资源应有的作用。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全日制学历教育,同时还担负着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人们未来终身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不足,以北京市为例,虽然现有各类培训机构3800余家,但近七成属于会议休闲或各种证书培训,技能培训机构不到三成,培训能力有限。而且在培训机构中,民营的占大多数,缺少专业的培训师资,培训质量很难保证。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也是为务工人员就业提供帮助,体现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作为公办职业学校,理应承担起这样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所以我们要转变办学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职业培训,逐步推行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逐步建立起适应职前、职中、职后培训需要的教育结构,满足社会成员多样性的终身学习需求,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建议2
加大政府协调力度,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创新管理模式,在发达地区创办实体型职教集团。
《规划纲要》文本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改革试点中作出清晰的阐述。从2007年至今,全国已经建成了200多家职教集团,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这些集团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涉及资产变更,不改变隶属关系,是合作性集团,对全国而言,不失为创举。但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职教生源的急剧下降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实现创新发展。北京的生源从2003年小高峰18.4万人降到2009年的8.4万人,校均招生规模也由2004年的700人下降到100多人,考虑到城市人口规划,不能从外地招收大量生源,造成很多职业学校资源闲置。然而,据北京市劳动部门预测,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年需要技能培训93万人,而能够接受培训的人不到四成,所以当前十分需要现有的职教资源重组。但是,合作型集团彼此缺乏共同利益,很难形成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共同利益,应该考虑在发达地区创办实体型职教集团。
我校在此之前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虽然学校之间自愿达成共识,但因为隶属于不同行业,得不到各自上级主管的认同,很难实现此目标。从2009年初我们开始独自探索,进行家政服务员培训,先后接受47家家政公司委托,培训了2400余名家政服务员,既满足了市民的需求,又使进城农民顺利进入就业岗位。此项活动顺应国计民生需求,得到了北京市人保局、商委和工会等相关部门的认同和支持。但由于受到条件制约,孤身奋战,势单力薄,很难有大的作为。
当然,这样的实体型职教集团目前在全国无需普遍开展,但发达地区现在遇到的问题,几年后其他地区也会陆续出现。所以政府应该支持帮助有实力的学校率先试验组建实体型职教集团,闯出一条具有发达地区特点的职教发展之路。为职业教育未来更加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进行探索,提供示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