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讲坛第十二期: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2日 11:25   新浪教育
新民讲坛第十二期: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2)
新民教育讲坛活动现场

  再一个,学习新知识,必须依赖已有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不断被心理学证实的也是从常识中得来的。我们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从小没做过面食的人,和一个从小会做馒头的人,当他们学习做烙饼的时候,谁学习的更快?一个人没有做烙饼,我做过很多次面食了,和从来没有做过面食的人是不一样的。他在学习做烙饼的时候可定更容易。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当我们具有某方面的相关的知识背景的时候,再进入这方面的学习就会容易得多。知识经常呈一个网络状的,我们在这边学习的知识,通过语言的媒介会通到其它的地方。我们可以从生活中观察一些人,是不是那些平常有大量阅读的人,他们在分析一些问题,在陈述一些问题,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方面,往往比从不去读书和学习的人一定会快得多。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告诉我们说,我们的母语为我们创建了主要的理智分类,这是思维活动有效的资本,离开语言就没有思维,阅读真的可以被形容为是智慧的水份和阳光。它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能力的一个助推器,我们想要让我们的孩子聪明,是决然不可以离开阅读的。

  关于阅读我有几点需要强调一下:第一点,一个孩子的阅读一定要开始的越早越好,有很多家长误认为阅读是上学以后的事情。阅读一定要从孩子最小的时候开始,哪怕这个孩子刚几个月,我们在哄孩子玩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读一些儿歌。我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当我一边拍着她睡觉的,会念念有词的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她这个时候可能听不懂,但是你的这个声音会刺激她语言中枢的发育,到了她开始能懂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讲故事,这些对儿童的智力启蒙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开始的越早越好。很年轻的妈妈们,当你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可以跟她说话:“宝宝妈妈给你换尿布了,宝宝你撒尿了,宝宝你该穿衣服了”这都是儿童对语言最初的接触,也相当于阅读。

  再一点,阅读的内容可以非常的广泛。现在很多家长孩子可能上学了。光是酷爱读历史和小说,家长就觉得光读这边没读那些内容,非得强行让孩子读另外的东西,这用不着,我们尽可能把丰富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孩子,至于孩子选择什么,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决定。阅读的内容不要忘了另外一块,“经典背诵”。我们提到阅读,就知道拿到一本书读,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东西,非常的丰富,非常的优秀。这些东西是我们人类传承的最宝贵的财富,一定不要把这部分东西丢掉,一定要关注孩子从小的经典背诵,背诵一方面可以使孩子记忆力得到一个锻炼,宋词也可以使他的语言中枢得到很好的发育。在经典背诵方面,现在有些家长会疑惑,到底背什么?经典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背诵。唐诗、宋词、论语、大学、中庸等等都可以背。从我个人的爱好来说,比较幼小的孩子,背诗歌是比较好的。因为诗歌是琅琅上口的东西,节奏和旋律感非常好,容易引起孩子的爱好之情,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拉着他背《大学》、《中庸》,孩子会觉得很枯燥,不利于让他产生兴趣。

  很多家长担忧,阅读,我孩子不识字,我得教他认字,认够足够多的字再教他读书,这个顺序是错的,表面上听起来是对的,但是不符合一个人类的认知顺序,在阅读中,应该是先有阅读,才有认字,或者应当让孩子认字要在阅读中进行。我书上有篇文章,叫《让孩子识字不难》。我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天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拿回来之后,打开书可以从头读到尾,基本上没什么生字。很多人看到这个细节,都认为你的孩子是神童,怎么会认那么多字,是不是前面花了很多时间教他认字。我必须强调一点,我没有特意教他认过一个字,没有给他做过一张认字卡。我的做法非常的简单,让孩子在生活中认字。比如说我抱着她到外面,看到包子铺,我会告诉她那是包子铺,看电视打出新闻联播4个字,我会告诉她那是新闻联播。平时给她讲故事的时候,我会指着书上的字,用书面语读。孩子慢慢就知道,这些东西叫文字,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内容的,她从这儿看到一次,从那儿看到一次,慢慢就学会了。开始我不知道她从什么时候认了多少字,她上小学前,5、6岁,突然间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童话书都不再需要妈妈讲了。在认字方面,家长不要专门做一个刻意的过程,今天认识10个,每天认识20个,这样的启蒙教育是很差的。

  我有一个同事,她每天带着孩子去上班,工作地方就一个孩子,百无聊赖,妈妈怕他碰着了,只允许他坐在角落上,坐在板凳上,而角落上有一堆报纸,小孩子就开始看报纸,开始零零散散认识几个字,实在没事干,看看这些字,后来发现偶尔能将一句话看懂,对有不认识的字再问问大人,一年多下来,他一个6岁的孩子就可以读报纸了。很多人不相信,大人也没有刻意教他,别人考他,他果然能把一篇文章读下来,这就是可以证明人是在阅读中去学习认字的,而不要是在认了字以后才阅读。

  再一点,我们一定要关注孩子快乐阅读,如果孩子阅读不快乐,最后什么也实现不了。有的家长也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很重要,特别想让孩子一天读很多书。孩子有时候想去玩,家长说不行,必须读完这本书去玩。妈妈想让孩子跟他一起背唐诗,看到孩子乱动,就责骂到:妈妈教你背唐诗你怎么乱动呢?不许乱动,然后很生气。如果学习的过程弄成这样的情形的话,已经失去意义了,孩子会开始厌倦阅读,厌倦背诵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关注,在你跟孩子互动的阅读当中,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愉悦,一定要想一些方法。

  我跟我女儿从小背了很多古诗,为了不让孩子感到讨厌,每次背古诗的过程当中,都会表现出这是一件值得享受的事情。比如我会说宝宝,妈妈好几天没有时间跟你背古诗了,今天终于有时间可以背古诗了。这样让孩子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想吃肉的人,很久没有吃肉了,现在有肉吃了,感到很开心。有时候很想带着女儿背,她不愿意,我也不强迫。交流的机会总是有的,孩子天生是喜欢阅读,喜欢背诵的,只要我们不把这个事给孩子弄拧了,孩子一般是愿意接受这些东西的。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会对阅读有那样一些顾虑,我听到有的家长这样说,我就要让我的孩子快快乐乐的生活,不要让他学习什么东西,从小看书、背诗太累了,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很错误的。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难道阅读就不快乐了吗?不是的。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当他拿着书读的时候,不亚于上网、看电视的事情。我见过一对留学生夫妻,在国内经受住了严酷的高考,他就觉得学习是非常苦的事情。出了国以后,他们有两个孩子,他就认为,我要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在孩子学前什么都不教,每天就是让孩子看电视、玩。结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正当孩子需要上学的时候,他们必须要回国来工作。回国以后,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他才发现,他的孩子学习真是太吃力了,孩子前期什么阅读基础也没有,学什么都很吃力,导致孩子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厌学,这种后天再弥补的话,代价是很大的。还有人担忧,让孩子从小读那么多书,是不是束缚他的想象力或者是才能。但读图和读字,这两者是一点不矛盾的,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读一些图画书,文字是非常正常的,一个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孩子,自然会喜欢文字更精彩,文字更为多的书,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表现出来,我只爱读漫画书,可能是基于前期的阅读量积淀的不够多。如果真的有一个很好的阅读基础的话,自然会进入一个比较高端的阅读的层面的。

  还有的家长是担心,太多的阅读会不会影响孩子数理化的学习。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阅读多的孩子,文科学得比较好,数理化经常很差,这种担忧也是完全不必要的。事实上,从高考来看,每一所学校,高考成绩非常优异的孩子,一定是文理兼佳的,阅读量一定是非常好的。我女儿学校,高考前5名的孩子,我差不多都认识,我后来跟他们了解了一下,都是从小有大量的阅读。至于那些阅读非常多,文科学的很好,数理化很差的孩子,他们数理化的差绝不是阅读造成的,可能是其他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像韩寒少年成名的孩子,文科学的很好,数理化之所以不好,也许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在数理化学习的过程当中受到了某种挫伤,原因是不一样的,所幸他喜欢阅读,像他这样的孩子,如果连阅读也不喜欢,那他就一事无成的,阅读不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的。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智力启蒙、道德养成、素质的培养,以及他创新能力的发展等等都离不开阅读。阅读对教育的作用真的可以说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怎么说都不夸张,怎么想象也不过头。

  我们总是强调一句话,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我们可能会为孩子做太多的事情。但是我想说的如果你忘掉了阅读,你从起跑线上就慢了一步,肯定是这样的。

  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有这样一个公式,其实这个公式可以适用于教育任何一个细节,想让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不要一想到阅读的重要性就强迫孩子去阅读,这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把阅读这个事情做得单纯一些。像对待一个游戏一样去对待,当成共同的爱好去呵护,这样才能让孩子喜欢阅读。至于,有些太具体的问题,由于今天时间所限,这块就不多交流了。我在书中写到了很多东西,我的书和博客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回答了这些问题,怎么样选择阅读书目,要是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阅读中到底该做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我博客中也跟大家经常会有交流,书里面也谈到了很多。如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上我的博客留言。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