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辣评:“重奖式招生” 把教育带向何方(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10:15   解放日报
“重奖式招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
“重奖式招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

  眼下,高考招生进入白热化阶段。为抢夺优秀生源,有些高校以巨额奖金吸引高分考生,有的院校甚至开出12万元的价码,出手阔绰实属罕见。

  用“重金”掐尖,论证的就是“唯分数论”的奖励导向。在这样的招生指挥棒下,再大声疾呼素质教育都显得苍白、无力。而靠一掷千金“招兵买马”的方法能迅速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吗?

  “重奖式招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将把大学教育带向何方?

  以眼前利益为重的功利化行为

  王传涛

  重奖式招生,表征着各大学抢夺优秀生源的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只是,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各省的状元如果都去了北大、清华,他们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吗?2009年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对于这份结果,我们当然有理由说,这些高考状元可能到了大学之后不努力了,抑或是高考成绩不能等同于社会能力。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名牌大学都把状元们培养到哪里去了?

  显然,只管进不管出的大学培养模式,早已在“看谁的状元多”的空洞比较中丧失了真正的大学精神。殊不知,大学教育的品质,不是比看谁的状元多,而是看谁培养的社会人才多。哈佛也不是将各大州的状元都揽到自己门下才成为第一名校的,相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纳入进来,因材施教,努力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将高考状元揽入门下,更是意味着多了一份关心和责任。如果大学不能给予这些状元以足够的关怀和培养,那就请不要再继续挥霍我们的高考状元了。

  重奖式招生,说白了,是以眼前利益为重心的功利化行为。剔除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在尊重考生自愿报志愿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状元们设计出成才的环境,体现出对他们的一种关心和呵护,才能不负社会重望,让高考状元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一掷千金未必能提升高校素质

  曹文清

  人说考场如战场,年年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殊不知这背后还有另一场战争。各大高校抢夺“高分考生”的竞赛愈演愈烈,已经成了一场“军备竞赛”。

  高校“重金式招生”的目的不难理解,无非是希望在学生择校时增加砝码,争取到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大学求才若渴,往往是“状元”刚一曝光,就接到五六个电话,还有轮番的登门拜访,进行游说,开出各种诱人的条件。

  如此一掷千金地招兵买马真能迅速提升学校素质吗?我觉得并不一定。从大学的角度而言,如何挑选适合的学生不应由分数说了算。高考成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况且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分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创造力与沟通力。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不同,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发展,创新研究,而高考考查的只是学生在过去一个阶段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况且每所大学的学科侧重、人文素养不尽相同,一律采取只以高分论英雄的标准显得过于僵硬,缺乏弹性。

  而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这笔巨额利益也存在隐患。12年的应试教育一定程度上已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填报高考志愿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体验 “我的青春我做主”,初出茅庐的中学生开始认真地思考,自己想要怎样的未来。最近网上热议的复旦大学完美女生王拉芝就说,大学给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而这一涨再涨的金钱砝码,或许会让并不成熟的年轻人产生迷茫,无所适从。高分奖学金应当适可而止,给教育添加太多的物质因素,太不正常。

  高考本质上是学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吸纳具备一定基础、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进行培养,而学生则选择符合自己未来发展预期的平台,在相互挑选中,实现自我定位。“择生”与“择校”,要形成双赢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重在“合适”二字,两相适应当然一拍即合,否则强扭的瓜总是不甜。重奖之下才产生的勇夫,对于双方都是一种悲哀。

  事实上,不少高分考生都表示,左右自己选择的还是学校和专业是否适应自身的未来发展,钱不是最重要的。想要吸引人才,高校还是应该注重办学,懂得因材施教,作更加长远的考虑,而不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重奖式招生”。

  过度奖励误导学子价值取向

  韩玉玲

  近几年,重奖高考状元已非鲜闻,每到高考之后,一些学校便着手制定奖励措施,学校奖、政府奖、企业奖,相互攀比,形成了“刮风”之势。奖励的价码也越来越高,个别地方甚至把奖励的金额提高到50万元的惊人数字。

  给高分考生一定的物质奖励,确实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奖得令人瞠目,不但不可取,甚至让人堪忧。其弊端显而易见,过度奖励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助长了名校的“掐尖”风气,导致高分生源分配不均和高校教育教学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这种重奖也形成了对其他大学的冲击与贬低,更挫伤了一般考生的自尊心,觉得没考取名牌大学是一件丢人的事,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重奖高考状元看似是对高分考生的鼓励,实际上是某些地方和学校的“面子工程”。他们借以制造影响、吸引生源,以得到更多的有形无形的利益。这种做法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其实,重奖几名高考状元也挣不来面子,树不起形象。一所学校能培养出多少高考状元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努力,并不是金钱奖出来的。寄望“重奖效应”,最终只能适得其反。

  对高考状元的变相炒作

  秦鲁申

  往年,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常见到媒体上大肆炒作高考状元,这种做法一向为人诟病。今年,一些省市的教育部门为避免炒作,不再公布高考状元,也希望媒体多报道素质教育,引导公众理性低调对待。而此时,一些名牌大学却高调表示用重金吸引高分考生,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可以看作是对高考状元的又一变相炒作。

  根深蒂固的“状元情结”延续至今,造就了仰视状元的社会心理土壤。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回顾历年来各地的高考状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湖北省文理状元是复读生,去年河南高考文理状元也是复读生,前年,贵州、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都有许多复读生成了高考状元。这些学子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名校,呕心沥血、孤注一掷备考,其精神虽然可嘉,其中也有不少最终成为了高考独木桥上的赢家,但却摆脱不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隘视界,成为仅有“状元”光环的“知识存储器”。

  当然,高考状元中不乏优秀人才,但一次考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智力上尚未成熟,动不动就拿“状元”当枪使,满足了学校和商家的利益,但是对年轻的“状元”却无益处。目前,已经有不少关于高考状元的生存状况的报道。人们发现,多年之后,一些当年的高考状元并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优秀的业绩,有的甚至还因为被“状元”光环笼罩,长期承受着社会给予的压力,因身心始终不能回归常态而痛苦。大学以重金追捧高考状元,无疑会助长“分数崇拜”的倾向,加剧一些考生对名校、对高分的执着,扭曲考试选拔的价值,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为育人的大学,不应是人才的过滤器,而是各种人才的催化剂;更不是“高智能机器人”的生产车间,而是修身立志、吸纳化成的知识殿堂。一所大学要招揽人才、要提升水平,不是靠急功近利地“掐尖”,也不是靠迷信几个高考状元,而是要靠大学的精神、教育理念、完善的培养体制来吸引人才、提升水平。

  不必过分“妖魔化”重奖

  蒋佳妮

  北大、清华开出高达8万元的“价码”争夺高考状元,此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声讨之声不绝于耳。但在笔者看来,任何教育上的改革都非一蹴而就,社会各界在无限放大其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不必过分“妖魔化”。

  从表象看,重金招生既是对如今四面楚歌的应试教育的无奈“致敬”,也向近年社会苦心倡导的素质教育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有人指责重奖招生让理应崇高的教育充斥了铜臭,玷浊了莘莘学子勤朴务实的求学之风;而各高校的竞价攀比,在暴露了对学生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同时,更难逃借机炒作之嫌。

  凡此种种批评,非空穴来风,但笔者更希望人们也能发现这背后的进步之处及其改进空间。大学对优秀生源的追逐,既透射出当前毕业生与大学在双向选择上的改观,也是一项互惠双方的举措。

  首先,重奖招生最直接的进步意义在于帮助部分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向更多家境困难的求学者提供了公平受教育的机会。从校方角度看,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吸引优秀生源,是其行使招生自由以及行政独立的权利。

  教育学者熊丙奇先生曾说过,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应该同时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而提供经济奖励恰是属于教育服务的一种,然而在不断强调教育质量的当下,后者正是为人们所忽视的。

  放眼世界,在许多教育制度先进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力度往往是求学者择校的参考之一,也成为评判学校实力的重要标杆。通过此种方式,国内的普通院校可以缩小与一流名校的差距,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

  当然,必须承认目前各高校以“巨资”抢夺高考状元的做法仍有失偏颇。教育者应该重新审视校方的择生标准:在提倡通识教育的今天,考试中的几分之差是否真的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其潜力?而对于水涨船高的重金奖励,各高校也应予以限制:认清经济上的奖励只是帮助学生和学校的手段,而不应沦为炒作的噱头。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尝试,我们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也应以长远的目光、包容的态度,给予这类改革自我完善的时间和社会环境。

  奖励高分考生应适度

  崔刚

  一些名校“重奖”招生,反映了我国高校办学理念的变化,体现了他们对生源质量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目前许多高校忙于大兴土木、大举借债圈钱扩地的背景之下,能够拿出资金奖励优秀的学生,实属不易。

  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是国际上普遍的做法,但奖学金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而不是要学生因为高分而发财,其额度主要依据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水平来确定。

  香港的高校也通过提供入学奖学金来吸引内地学生,有的甚至超过40万港元。我们在衡量这一额度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收入和消费状况。奖金额度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实际的情况,额度过高,奖金的性质就会异化,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好钢用在刀刃上,把钱用在学生身上,应该说用对了地方。但是用量要合适,一旦过度,这个举动本身也会变味了。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不足。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给予少量学生巨额的奖金,是否会让更多的学生失去获得资助的机会?

  设立巨额奖金的根本目的在于吸引优秀的学生,提高办学的质量。但是,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高校在吸引优秀生源的同时,只有把着眼点放在教师队伍和育人环境的建设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到优秀的学生。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选择高校的依据还是在于其声誉和精神,而不是奖金的多少。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