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儿子的性格特别像女孩儿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6日 11:32   新浪教育

 

心理专家杨凤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
心理专家杨凤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殷智贤: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好像一般小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就抗拒跟父母身体有过多的接触?

  杨凤池:大概是4、5岁到学龄初期到8岁左右达到了顶点,到了青春期就不是抗拒了而是反感了。所以你要注意到要跟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一定要在4岁以前,你抱着他、背着他,这样以后你跟他身体亲近这样会比较自然。一个明显的例子假如说这个孩子生出来你休了产假之后,你因为工作忙就把孩子送到姥姥家,然后6岁上小学了回到了北京,你抱抱她试试?因为他的皮肤缺少跟你亲近的经验,但是他姥姥抱他很自然。

  主持人殷智贤:有网友说我儿子今年5岁,不让我亲他,我想尽一切办法他都把我推开。他说有一天跟儿子说你别亲我,结果儿子反倒过来亲他一下。像您说小时候孩子跟父母接触不是特别多,孩子身体上的亲密感记忆不深刻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弥补?

  杨凤池:循序渐进逐渐的接触,而不是要太快的接触,一下子太强的身体亲近会让他更加害怕。刚才这个案例如果是母亲的话,孩子在5岁的时候正好是心理学上特别敏感的时期,他心理上会有很强的恋父、恋母的情结。在这个阶段他可能心里面亲近你的想法很强,但是如果有一些沟通不顺畅的情况,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反向的行为。所以这个时候要好好地审视一下跟孩子的沟通,尤其是5岁以前的沟通是不是顺畅。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网友问,说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作为父母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其实可能只有一次机会,他问的是他的儿子,他说我的儿子现在性格特别像女孩,我们不知道怎么样来纠正这件事情?他看来对于儿子女性化的倾向比较焦虑,而且想尽快改变这种现实。首先我想请教您,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怎么样界定他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他这么小能界定出来性别的取向特征吗?

  杨凤池:孩子大约在4、5岁的时候自己就要认同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性别,是小男孩你给他裙子穿他就要拒绝了,是女孩你让她玩男孩子的游戏她就要拒绝了。但是有一些家庭抚养的情况,会让小男孩有点女性化,或者是小女孩有点男性化。比如说一个单亲家庭爸爸抚养女儿,爸爸聚会的时候都带着女孩,这个女孩就有一些男孩的特征。另外相反的情况,比如说一个单亲的母亲带着一个男孩,单亲的母亲家里还有姥姥、姨,或者是有的家庭还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家庭里面姐妹几个都离婚了,就是说这个家庭里面是纯女性群体。或者是没有离婚,但是有两个姨夫都不在家,然后单亲的妈妈带着小男孩,他每天接触的人都是女的。小孩一个是互动、一个是模仿,他老看到女的行为就模仿女的行为,他都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男孩应该是什么样的行为特点。但是双亲的家庭也不见得就没有男孩女性化的情况,中国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长时间是缺位的,男孩跟妈妈一直很近,所以也有一些女性化的行为。所以不是说怎么教育他,而是环境的渲染和示范很重要。

  主持人殷智贤: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就是很恋母,她走到哪每天都要给儿子打电话,要不然儿子就不开心。然后这个男孩会比较容易哭,他的父亲就觉得自己儿子不太男子汉,觉得女性一些。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一些特征来判断,说这个男孩有女性化倾向吗?

  杨凤池:或者准确的说就是模仿或者是习得了比较多的女性行为,但是他是不是以后就会成为同性恋的倾向这倒不一定。但是就是他的女性的内敛、阴柔的东西多。

  主持人殷智贤:这些父母谈男孩女性化的倾向不是担心他的性取向,而是担心自己的儿子不够阳刚,不够男子汉。通常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性别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够阳刚、够温柔,作出这种判断的时候大家还是比较感性的经验,这种经验可靠吗?家长要不要担心这个男孩长大了会比较面?

  杨凤池:我觉得一般情况下,如果自己儿子爱哭母亲不会太担心,如果特别爱哭母亲就会担心。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常态看到的情况,但是一般提出这种苦恼的人有可能他的孩子跟常态不太一样,就是比较多、比较密集地出现这种反应,确实也值得注意。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还有一位网友问,他说小孩子不定性,怎么才能知道他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不能随着他的兴趣天天变。我们也注意到比如说有的小孩说学钢琴,说好,但是学了三个月不学了,说不喜欢钢琴要学小提琴,但是学了小提琴过了三个月又不学了。所以现在就存在孩子不定性的,压制的话就是暴力问题,可是不压制的话又太散漫了。

  杨凤池:我们大人还有这样的情况呢,学一阵就不学了,比如说健身、学太极练一练就不想练了,人的本能就是这样,这才是小孩,就是没常性不定性,如果定性就不是孩子了。如果是完全听大人的话,可能是某些神经症状的孩子才会这样,就是不听大人的有兴趣又没了才是大人。

  主持人殷智贤:我听到很多家长说不能由着他,由着他孩子长大了以后没有定力。

  杨凤池:我们小时候没有很好的成长,失去了很多机会,这不是由于我们造成的,是由于体制框架和学校的混乱造成的,不是说我们一直不想学习一直想玩,是学校都不开了。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的家长毕竟只有一个孩子,他总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才,成才总是有一个成果标志,如果什么都学三个月,三年之后可能什么都没学会,家长就说孩子没成才。

  杨凤池: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比如说这个孩子钢琴、小提琴、游泳、跳舞都学了三个月,将来这个孩子看见钢琴能弹、小提琴能拉,下水会有用,开舞会会跳舞,这是没成才吗?我孩子小时候学了很多东西,我不说你应该学什么,他说爸爸我小朋友都学画画我也要学,就给他报了一个班。他妈妈就说要坚持下去,但是两个月说不想学了,说要学弹琴,后来又学游泳、舞蹈、唱歌,现在这些都会一些,你喜欢做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还有很多爱好、特长都是很好的。难道我们的孩子一学钢琴就要八级、九级,以后要成郎朗吗?

  主持人殷智贤:对,很多家长现在都拿郎朗做案例,说郎朗一开始也不愿意学,他的父亲强迫他学,后来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

  杨凤池:那得问问郎朗是不是你爸爸强迫出来的?因为可以强迫孩子,但是强迫到一定程度要看这个孩子有没有兴趣,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的话,不仅不会出来郎朗,还要出来一个心理受创伤的孩子。

  主持人殷智贤:我们再谈一下父母婚姻质量对孩子的影响,有很多研究都在说如果父母婚姻质量比较差对孩子的人格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有一些人会说,与其这样的话不如父母离婚,这样孩子会在一个沟通状态更健康的家庭里面成长,这个结论您是什么看法?

  杨凤池:我觉得不需要研究就能得出刚才的结论。你想想一个孩子要想健康成长,他得有一个健康的家庭,一对恩爱的父母,这是基本条件。假如说两个人感情不好,想让孩子心理健康就比较难。

  主持人殷智贤:但是我们谈到了单亲家庭是少了一个角色,沟通有缺陷。

  杨凤池:谁也没说单亲家庭好。

  主持人殷智贤:就是都不好。但是现在我们也在探索这件事情,就是说父母的婚姻质量不是很好,有没有可能坚持坚持、努力努力就有可能改善。因为单亲家庭天然就是缺陷,我们做什么样的努力,?尤其是过去传统的家庭经验是说孩子可以成为修复婚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杨凤池: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主持人殷智贤:我听到的观念,他说的道理是为了孩子忍忍。像这种观念,他对于孩子成长,对于改善婚姻质量,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杨凤池:为了孩子忍忍是可以接受的,让孩子挽救危机、破碎的家庭是错误的。

  主持人殷智贤:为什么?

  杨凤池:为了孩子忍忍,是当事人对爱人有一些不满,但是为了孩子我愿意做一些改变,让我们俩人更紧密、家庭更好,忍成为了让夫妻更加恩爱、家庭更加和谐的因素。但是如果为了孩子我们维持一个空壳的婚姻家庭,这是最可怕的,所以现在也一些小孩出现的恐婚症,就是多次谈恋爱、多次同居,但是就是不结婚。如果你深度访谈几个恐婚症的孩子,就问他一个问题,你小时候你爸爸妈妈的感情怎么样,你的家庭氛围怎么样?如果他说我的家庭氛围特别好,你可以把他带到我这儿来。

  主持人殷智贤:正好有网友问,他说我太太总是当着孩子面跟我吵,我觉得这个不好,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应该跟孩子解释,还是跟太太沟通?看到这种现象,我觉得他跟太太沟通不成功。

  杨凤池:我觉得他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太太要当着孩子面的吵,因为一般的太太都明白,夫妻有矛盾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这说明你们俩私下沟通质量不好,如果沟通质量好,你太太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家人的面吵。从提问来看好像是太太有问题,但是以专业的眼光我不这么看,如果先生能够在私下的场合跟太太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而且告诉她咱们俩在孩子面前要一致,因为夫妻双方要一致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如果我们俩分歧摆在孩子面前的话,孩子就会朝着不太理想的方向走。

  主持人殷智贤:其实我注意到,有些女性当着孩子面跟老公吵,她有点把孩子当成背后的支持者。

  杨凤池:是这样的,为什么太太不把老公当靠山而是把孩子当靠山,本质问题还是夫妻交流有问题,才把孩子拉进来。

  主持人殷智贤:是不是太太觉得自己的意愿长时间得不到老公的尊重,才要找一个撑腰的,她会不会存在一个潜意识的推理,就是我当着孩子的面跟你吵,如果孩子同意我的观点你就得让步?

  杨凤池:有这样的可能,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于教育一个健康的孩子特别不利。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一个网友说从上中学开始女儿就不跟我说,常常跟同伴在一起聊很多话题,我特别着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杨凤池:千万别着急,还应该高兴,说明女儿长大了,青春期的孩子都这样。

  主持人殷智贤: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两个女孩子可以站在马路边上聊一个小时,就是很愿意聊天,那个时候我们父母挺好的,不问,我们也度过这个时期,也没有因为这个跟父母争吵。

  杨凤池:另外就是他们有经验,你有哥哥姐姐,都经过这个时候,知道就是这样,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孩子所以特别紧张。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小孩不用父母教什么都可以从网上搜到,家长就很困扰,孩子在网络上有社交群可能他的情感表达从那个出口就出去了,反而跟家长很难找到沟通的话题,这是家长的一个无奈。另外一个就是孩子接触很多媒体,无法控制所谓的信息源,小孩经常会有一些理念冒出来,家长会担心对孩子形成误导,所以家长会跟孩子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家长跟孩子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年龄段有没有规律?

  杨凤池:有规律,小的时候孩子会主动问我们,比如说看电影的时候会问爸爸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

  主持人殷智贤:大概什么时候?

  杨凤池:学龄初期或者是小学低年级。再小的时候也会问我们,他问我们的时候正好建立一个法律的边界、道德伦理的边界,到了小学低年级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强化他的道德边界,好的品行和不好的边界。反而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再做这样的训诫,不但无效还会得到反结果。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人比较开放,表达感情比较丰富,情侣之间、夫妻之间都会有亲密的表达,那在小孩面前这种表达有没有分寸?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的时候,有没有分寸?

  杨凤池: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就是自然,只要自然了就没有问题,就怕不自然。如果你随意地在孩子面前亲昵,而且亲昵得特别过分,就不自然了。如果你在孩子面前从未有夫妻之间的亲昵也不自然,因为孩子会怀疑爸爸爱妈妈吗?妈妈爱爸爸吗?心理学讲究适度,过犹不及。

  主持人殷智贤:现在多子女的家庭不多了,但是有些家庭还是多子女,有些是双胞胎,有些是少数民族,还有一些是外国的家庭,这一类家庭的父母,怎么样每个孩子都被爱?因为我生活在多子女家庭,我小时候就会比,说爸爸妈妈更爱弟弟、妹妹。这个父母就是这样的,我有两个女儿,姐姐总是觉得我爱妹妹更多一些,我怎么样不让大女儿产生这种失落感?

  杨凤池:妹妹会觉得父母更爱姐姐多一点,至于她们怎么想不是我们要顾虑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爱这两个孩子。有些时候你可能通过言语或者是非言语,或者是因为两个孩子性格的差异,外向的可能你看一他一眼他就觉得你爱他,内向的你不光要看他可能还要抚摸他,所以你要看他自身的差别。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