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避免单亲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 14:31   新浪教育
心理专家李子勋做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
心理专家李子勋做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

  殷智贤:这是他内心适应外界的表现。

  李子勋:不见得是一个问题。

  殷智贤:有网友问孩子跟爸爸多一些时间好,还是跟妈妈多一些时间好?父母这两个角色在塑造孩子性别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李子勋:心理学一直在探讨,心理学不见得是适合于东方文化的,心理学是来自于西方理性文化的产物,它没有涵盖东方文化的背景。西方文化认为2岁以前主要是妈妈,主要是因为孩子是从妈妈身体里面分离出来的,所以他2岁以前主要和妈妈建立信赖、安全的关系,所以2岁以前妈妈为主导,建议妈妈不要工作。但是3岁-5岁这个阶段,是爸爸进驻妈妈和孩子之间最佳的时期,如果晚了,孩子和爸爸的连接不会很深,如果早了也不行。3-5岁是爸爸要进入的时间。2岁以前妈妈对孩子就是爱、安全感、尊严、自尊、自信,这些都会跟孩子建立起来。爸爸要引导孩子朝向外部的兴趣,游戏、接受挑战、创新,包括和妈妈分离,在和妈妈分离过程中孩子会把兴趣转向外部,是由爸爸来引导他,爸爸要跟孩子游戏才会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因为对妈妈来讲是全能,但是爸爸不是全能,如果爸爸强行进入妈妈和孩子之间管理孩子,孩子就会对权威害怕,包括以后他会分离出两种心理来,所以2岁以前爸爸应该以讨好母亲的方式引导孩子出来。

  殷智贤:前一段时间我们和谐家庭基金跟人大一起做了一个亲子交流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父亲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大概会是母亲跟孩子在一起时间的1/5甚至1/6。这样一个相处时间,即使是您所说的关键时期,他错过了这个时期,没有把孩子从跟母亲的二人世界当中带出来,还有补救的机会吗?

  李子勋:当然有。男孩在小学的时期接触男性老师是比较少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爸爸妈妈给他带来的本身内在印象会瓦解,会重建一个心理性别,大概是11-14岁,14岁就基本定型的。那个时候他崇拜的人会在他的心理留下很强的烙印,为什么美国社会把乔丹,还有我们有刘翔、姚明,很多男孩子虽然没有爸爸的教育,但是会让这些精英分子成为内心的父亲,他也会成为那样的人。其实生命都是在变化流动的,虽然心理学有一些合理的时间,是在说那个时候建立比较容易,但是以后也可以补偿。

  殷智贤:现在还有网友问单亲家庭怎么办,注定要有一个角色缺失?

  李子勋:其实是我们媒体对单亲家庭的弊端谈的太多,其实单亲家庭教育孩子并不一定就不好。一般单亲家庭如果妈妈不隔绝孩子跟父亲的来往,或者不让孩子觉得父亲是不负责任的,就不影响孩子建立良好的父亲形象。真实的父亲不重要,是孩子大了以后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重要的是我们建立的父亲和母亲的心理形象,如果我们从小跟孩子建立的是爸爸是爱他的、关心他的,虽然他不在你身边,但是一有机会就会来陪伴你的,孩子的心理父亲形象是完美的,这样他的心理是健全的。关键是妈妈在孩子面前攻击爸爸,孩子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分裂过程,这样对单亲家庭的培养是不利的。还有一些是单亲家庭妈妈有一些偏正,没有爸爸的纠正,但是如果妈妈是一个善良的、温暖的、理性一些的,她能非常恰如其分的养育他的孩子,可能比有一个糟糕的父亲在身边更好。虽然比不上完美的家庭,但是比分裂的家庭带孩子要容易的多,分裂家庭天天打架,这样的孩子发展起来还不如单亲妈妈用一个教育理念来灌输,让社会来缓冲妈妈的教育。 

  殷智贤:现在还有一个网友在问,现在的女性普遍缺乏温柔的一面,怎么样通过家庭教育来弥补?我们这个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第一期待其实还是温柔。

  李子勋:实际上我们要考虑到中国文化里面的女性色彩,虽然我们看起来是父权,但是管理家庭的还是女人,看看《红楼梦》就知道的,因为女性比较感性,在管理方面是比较有能力的。男性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里面长大,多多少少女性显得更有责任感,更喜欢管理,尤其是女孩子,我们读书都叫同庚在一块读书,在大学当然男性自立起来了,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同庚读书,都会显得女性比较强。再加上在60年的新中国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男女平等,我们不强调女性要听男性的或者是三从四德,而且我们在批判这个文化的时候,反方向推动了女性的内在男性化。

  殷智贤:铁姑娘。

  李子勋:对。但是中国的男人渴望的温柔女性其实也存在,就是妈妈,我们做过很多心理调查发现,当他们写出心里的期待以后更像母亲而不像妻子。东方传统的核心就是男人为大、男人为尊的东西还在,我们在理性上承认男女是平等的,但是我们骨子里认为女人应该是服从的,柔弱的,这造成中国男人总是觉得女人不怎么好,或者不温柔娴熟。

  殷智贤:实际上我们现在在教育女孩中面临的困境,就是说你到底是把你女儿塑造成未来的母亲还是未来的妻子。

  李子勋:中国不存在平等妻子的角色,要么是婆婆,要么是媳妇,媳妇是低一等的,婆婆是高一等的,中国文化里面缺失妻子的形象。

  殷智贤:家长现在在女孩的性别角色里面关注一些什么,能帮助他女儿面临男人困惑的时候好应对一些?

  李子勋:应该说中国的女性不够男性期待的温柔,可能还要来源于我们文化里面女性处在弱势里面,所以她不得不奋争。比如说招工女性要的少,像我们当初来北京就是两个男孩必须要配一个女孩否则就不招人,这样才能把女孩弄出去,这样可能也会造成女孩的群体愤怒,所以对男孩子不那么客气。再加上小时候看到家里都是妈妈掌权、掌钱,爸爸要花钱要跟妈妈讨,妈妈可以给可以不给,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国山东胶东半岛女性是在柴房吃饭的,但是那些女性是很男性化的,家里大事小事是她说了算,只是形式上接受了传统的弱,但是内心是很强的,山东的女人是特别强的,山东男人虽然是长的高大,但是都没有办法跟老婆较劲。最近有一个电影《花木兰》,我们也有很多的女性英雄形象,这都造成我们女性的男性化。中国的女子足球比男子足球强,这就表现出来女性的人格在中国现在的文化下面根本没有得到滋养,而男性也是一种缺失,中国人在传统文化消失以后,中国男人其实找不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位置了,这可能是中国现实的文化。因为世界上男女平等最好的是美国,美国女人是比较喜欢自己决定的,接下来就是中国。中国的女性其实是很解放的,很男女平等的,现在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难度更高一些,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女性解放度是很高的。

  主持人殷智贤:对。现在有一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他觉得他儿子特别像女孩,快上大学了,他很担心儿子以后找女朋友的问题,也担心他儿子出现性取向出现问题。

  李子勋:到了大学行趋向没有问题就不会有问题了。不用担心。

  主持人殷智贤:他说他儿子是看着特别像女孩,我想有些家长不一定能够察觉到自己孩子的性取向。

  李子勋:其实这样的男孩更容易交女朋友,现在愿意当姐姐的女孩子比较多。其实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那些长得乖巧的男孩往往是有女孩追的,那些显得很粗犷的男孩是去追女孩。所以不用担心,最有聪明、有能力的女孩会看上你的儿子。在性取向方面,一般来说中国男性的形象并不主张胡子拉碴的样子,都是才子佳人。所以不用担心,如果在大学你儿子还是喜欢异性的话,他不会发展为同性恋,如果他有同性倾向的话他也是一种反叛尝试,就是像自我实践一样,并不是真的性取向。比如说有些女孩之间产生的暧昧感,我们不认为这是同性恋取向而是亲密的取向。

  殷智贤:很多女孩都有闺密,但是男孩子好像一直不被鼓励发展这样的行为,这个在您的研究里面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还是说普遍都是这种表现,反对男性之间有过多的身体接触行为,而不反对女性之间的行为。

  李子勋:对的。我记得小时候女孩子在一个床上就没有问题,但是男孩子在一起就不行的。从身体上来讲男孩子会有侵入的行为,但是女孩子没有,女孩子的性征是安全的,不会造成侵入。男性跟男性之间在古代是叫做断袖之癖,而且中国有太监的文化,所以我们文化里面就有一个禁忌。西方的居住很散,一些男性由于周边没有女孩子他就会把感情投注在自己周边的女孩子身上,所以西方乱伦的禁忌是性别文化中的主要禁忌,而中国由于是密集居住的,他就容易把感情投注在邻家的女孩子身上。

  殷智贤:这是由文化带来的禁忌。

  李子勋:就像我们经常谈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初是不知道他是女性,最后才发现是女孩,这已经有断袖之癖的嫌疑了。中国文化里面由于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就很禁忌,我们就强调得很凶,不让男孩子之间接触,就像西方之间不让亲人之间发生感情一样。

  殷智贤:中国的禁忌主要是被社会塑造的,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上并没有什么必然性?

  李子勋:男子和男子之间的有意超越的话可能会发生侵入,但是女孩子超越的话只能是抚爱,所以可能跟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和有没有进入身体有关系,男孩子跟男孩子是可以发生的,但是女孩不能,这也是造成我们敏感的原因。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