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性别认识模糊时应该如何纠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 14:31   新浪教育
心理专家李子勋与主持人殷智贤畅谈性别教育
心理专家李子勋与主持人殷智贤畅谈性别教育

  殷智贤:我们现在对小孩进行性别教育的时候还有一个取向,对女孩在穿衣打扮上有很多女性特征,家长认为通过这些符号可以塑造女孩的性别意识,男孩则会选择更趋于男性的色彩。性别教育里,颜色对塑造性别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子勋: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穿什么衣服是自我认同的标志,所以在服装上从小注意到穿着跟他性别匹配的服装是有意义的。如果她小时候剪短头发,穿男孩的衣服,尽管她并不想成为男孩,尤其是小孩子5岁以后寻找自我感,而妈妈没有恰如其分的打扮孩子的话,有可能会有延迟。哪怕是一个男性的女孩子,但是她男朋友是很阳刚的,她很快就会柔和下来,会穿女孩子的衣服。

  殷智贤:比如说父亲有打女儿行为的话,可能会造成这个女孩长大以后对异性的安全感是有挫败的,父亲对女儿身体上的暴力严重到什么程度会真的影响到女孩?

  李子勋:对女性来说有一个问题就是衣服遮盖的地方不能碰,包括她的父亲。

  殷智贤:在几岁之前?

  李子勋:5岁之前,从2岁到5岁这个阶段爸爸妈妈要尊重她的身体,不能乱打了,小时候脱裤子打屁股这个事情对女孩子是不能做的。因为在创伤理论我们知道,很多儿时的某些部位遭受父母责打,尤其是父亲责打,在长大到青春期以后有性意识以后,她就会认为小时候是没有尊严的,她会觉得那个时候很丢人。因为创伤有时候是青春期以后有了性意识,回忆起早期父亲对她身体有侵害,会产生很难受的感受,就是性创伤。所以我们不主张父亲拍打女孩子的身体,当然暴露部分,打手是可以的,最好不是对有遮挡部位的责打。如果一个女孩子小时候被父母责打,尤其是被爸爸责打甚至是被哥哥责打,爸爸和哥哥责打是爱她,如果在婚姻中被丈夫责打的话,就会认为爱她的人才会打她。

  这样会与她的自尊形成冲突,早年她是通过认同美化她的爸爸来控制他、她的悲伤感,她在婚姻中也会用这种方式把丈夫打她认为是为她好,这样会导致她的性格退化。如果她没有儿时的处理这雷问题的经验,她反抗也没有办法,因为小时候没有处理好,所以她面对一个男人打她,她就掌握不好关键说STOP,无法阻止这个行为会在她身上发生。被打过的孩子小时候是屈从,不仅是挨打了还要说自己错了,在她挨打的时候内心的记忆会出来,所以她就会造成被挨打。当她丈夫跟她争吵的时候,她不会使用正常家庭的方式,如果爸爸妈妈之间没有暴力的话,她就会熟悉解决冲突的方式。当她结婚以后,她会把丈夫的关系放到可解决的方式里面解决,不至于发展到暴力。这就是小时候爸爸妈妈的态度,不打她造成的她的心里能力。

  殷智贤:还有一种行为是爸爸妈妈没有打孩子但是指责孩子,比如说真倒霉生了你这个女孩,或者说你这个孩子很难看,这种会在孩子性别发育中留下什么影响?

  李子勋:如果父母老用贬低的、伤害式的语言,会形成孩子对自己的不尊重,就是低自尊。低自尊的孩子容易在人际关系里面存在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就是让人生气,或者是退出,因为他没有自信,这样反而会促进暴力的发生。有尊严的女孩子会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低自尊的孩子会选择一些不好的方式生活,因为她本身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很好的人,这个时候她就会愿意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被诱惑做一些糟糕的事情。因为她内心没有冲突,因为她内心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人,所以她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内心冲突没有自信的人那么强。

  殷智贤:还有家长问,他觉得孩子性别取向有一些模糊的状况,是尽力纠正还是顺其自然?

  李子勋:我觉得最好不要提醒,提醒是最不好的方式,比如说妈妈说儿子你不像男孩子,这样提醒的话会造成他不像的地方会增多。如果他像的时候你可以说儿子你好男子气,但是他娘娘腔的时候你可以装着没听见,这样的强化相对安全。

  殷智贤: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您,因为现在就一个孩子,家长会担心男孩子到青春期的时候包括女孩到青春期的时候,为了鼓励他对自己的认同放手一些,甚至不怕他犯一些错误,家长说我输不起啊,这个分寸怎么把握?

  李子勋:我想要更大的视觉看儿童发展是有整体系统的,就像一个孩子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过去多子女家庭每一个排序都决定了孩子的心理行为包括情绪方式。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他的排位受到幼儿园、学校的影响。父母们要想一想,我们谁都不能决定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孩子的天赋和才能会决定他在社会中的位置,父母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教导他,但是不强调他应该怎么样,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而且要学会欣赏。现在我们觉得心理健康的人是可以选择自己、呈现自己,但是还有一点是愿意欣赏别人、欣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式。爸爸妈妈也要想,我们都朝向第一去培养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但是实际上不可能,这个社会不允许。所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内心要有一个想法,就是我的孩子将来他在社会上的位置是他来决定的,不是我。

  所以小时候鼓励他按照儿童自然的方式发展,而不是在理性上强调,因为学校太强调知识,而造成孩子的行为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不够。所以越希望孩子在未来可以适应,就越不要在学习上比对太多,让孩子处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保持自己的爱好,这样孩子会更加贴近社会。因为毕竟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真实的社会教育,还是比较静态的教育方式,而且是一种只适合某一类孩子模式的教育,不是个性化的。所以我觉得家长要朝向未来,比如说你的孩子现在8岁,当30年以后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我们要预想一下。这样我们朝向未来去教育孩子,就不至于我们总是拿过去的经验教育我们的孩子。比如说(生于)六七十年代的妈妈,都会把自己的成长经验传递给孩子,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永远不会再来了,那30年适应不等于未来30年也适应。所以我们爸爸妈妈要注意不要把过去过分地强加给孩子,因为孩子是生活在未来的社会里面不是生活在过去。

  殷智贤:我在博客里面有怎么样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文章,有些父母说你这是生活在真空社会里面,我们孩子就是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小生初啊,上名校啊,他今天不努力争取这些机会,明天就要输的,你说今天不要被这些东西束缚,那我孩子的未来怎么有保障?

  李子勋:孩子都会有他的位置,并不是读名校就好。心理医生喜欢从家族本身找到问题的回答,比如说这个家族里面并没有杰出的人士,所以他要培养孩子成为杰出人士可能要很多代,从现在起跑很难说可以在这一代就实现。这个想法是对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中最好的精英分子,或者是朝向艺术、或者是朝向科学,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孩子能培养到什么程度要有平常心,这样妈妈才不会有失落感。

  我经常是这样劝妈妈的,我说人都有30年的运,这个运走早了就是小时候一切都顺以后一切都不顺,因为人最长就是30年的运所以不可能一辈子都走运。所以有些时候孩子如果发展得不那么好就可以这么想,前30年走运拿到的是分数,而后30年拿到的是是钱、地位。我们准备以最好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最终孩子怎么样还是要以平常心来看。心理学强调书本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帮助不是太大,而是创造性的能力、独立能力是不是发展。像我们大学里面,前三名的学生现在也就是科主任,但是有些后面的是发展的很好,有些做了省部级干部,有些创立了大企业。中国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培养天才的方式,而是培养中不流的,我们的教育是不关心最好的人也不关心最差的人,而是关心中间的人。

  殷智贤:这跟中国的文官制度有关,中国现在培养的是官吏而不是真正的管理者。现在如果真的适应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过去制度里面的吏,连官都不一定。

  李子勋:就是执行者。

  殷智贤: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很焦虑。

  李子勋:这可能是家长们现实中的短视,因为他强调现在的利益,儿童的成长是马拉松,我们都知道马拉松最开始10公里跑在前面的人基本上都不行,到中程出来的人才可以,才会跑到最后,因为他们开始都有节制不会跑得很快,会让自己的身体逐步调整,适应这个过程。

  殷智贤:这个其实从中医上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女孩子到28岁就完成了身体全部的条件,男孩子要到32岁,在这之前都不决定这个人的高度。今天非常感谢李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很多经验,更重要的是李老师的观点很多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性别问题应该说是和生命本能有直接联系的一个问题,但是它在人类社会文明里面又不简单是生物学的话题,还包含了非常多社会学的含义。非常感谢李老师今天下午作客我们和谐家庭基金公益大讲堂,下周因为是中秋节我们公益大讲堂暂停一周,再下一周再与大家见面,感谢您的关注!和谐家庭基金倡导抵制家庭软暴力共建和谐家庭关系,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