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密室逃脱游戏 谈创业拼智慧更拼勤奋

2013年01月31日08:52  中国青年报    

  大门紧闭的“密室”里,散落着凌乱的扑克牌和碎酒瓶,翻得乱七八糟的家具和书籍,若干个需要解析密码的保险箱,昏黄的灯光和奇幻的音乐……不久前,一款名为“名侦探”的真人版“密室逃脱”游戏在重庆大学[微博]城登陆,这种考验团队合作、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实践性极强的游戏一经推出,便赢得学生和白领的钟爱。

  这个新潮的创业项目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禹化普和重庆师范大学的龙坤联手创办。因为共同热爱侦探电影和小说,他们在一栋居民楼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现实侦探世界,研究密码破译、设计侦破现场、还原藏宝路径……凭借对于新鲜事物的敏锐嗅觉和执着的坚持,成功地将“密室逃脱”推向市场。

  密室逃脱 团队和个人都要给力

  随着“密室逃脱”在重庆的走俏,这个创业项目受到市民和媒体的关注,禹化普和龙坤接受过各类媒体的采访。他们邀请中国青年报记者与4名来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大一男生,一起参与名为“凶案现场”的主题游戏。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突然被困在一间房间里,周围有一群跟你一样遭遇的“人质”。这是一个发生了凶杀案的现场,现场有许多线索和机关,需要靠你们出色的团队合作,利用各种道具去找出线索,最后找到打开这间大门的房门的钥匙,才能逃出密室。

  随着龙坤对参与者讲述故事背景,现场响起了悬疑的音乐,连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内的6名“人质”被一把大锁锁在“密室”里。

  之前素不相识的6个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快速形成一个团队,进行区域分工,分头开始寻找可能出现的线索。

  蒙娜丽莎微笑的油画、散落在地上的扑克牌、挂在墙上的镜子、藏在盒子里的红外激光灯、凌乱的书柜和沙发……从“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诗词提示,到物理“折射原理”的告知,再到数学题目的刻意为难……每找到一个线索都需要用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逻辑分析,才能够找到与之环环相扣的下一个线索。

  游戏过程让人感觉紧张而兴奋,时间不知不觉快速过去,55分钟后,现场响起了倒计时。这时,“密室”内的团队只需要解开巨大的保险箱就可以拿出钥匙开门离开,可是密码是什么?

  通过对现场的再次地毯式搜索和缜密的推理,6人团队先后探讨出3组密码,一一试验后,却以失败告终,未能逃出密室。

  虽然未能成功逃脱,但参与者都表示,在这一个小时内,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感受到思考所产生的魔力,虽然失败了,过程非常有意思,而且事后仍值得回味。一名戴眼镜的胖男生甚至对记者开玩笑说:虽然只完成了95%,也足够说明我的智商很不错,这可比宅在寝室打游戏强太多了!

  龙坤也对记者总结道,这种游戏的通过率很低,个人和团队都要非常给力才行。

  据悉,前来挑战者多为成群结伴的朋友和公司的团队,前者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后者则达到培训团队精神的目的。目前,“密室逃脱”也是许多公司组织机构首选的团队培训课程之一。

  90后创业 拼智慧更拼勤奋

  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创业项目,两名90后大学生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作为外地人,要在重庆扎根,需要非常努力才行!”龙坤感叹说。

  四川人龙坤和山东人禹化普都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家庭的不富足让他们在大学期间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禹化普一年前刚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曾干过许多兼职工作,此外,热衷于推理悬疑侦探小说的他,花了很多时间看推理小说、研究密码、做数独游戏、关注一些解密的最新资讯。从读大二开始,禹化普就开始在学校租门面实践创业,也正是那个时候,他认识了现在的合伙人——21岁的龙坤。作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龙坤大学4年先后发过传单,当过校园代理,在酒吧驻唱过,在琴行教过课……

  两人都是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青山刚昌的超级粉丝,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只要聚在一起,就会讨论《柯南》中常见的杀人手法、小说布局、写作手法、密码破译、凶手特征之类的话题。

  两人靠着各种兼职,攒下了3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又基于对侦探小说的热爱,他们不谋而合地发现一个商机:真人版“密室逃脱”虽然在沿海大城市火爆异常,却在重庆本土市场上有所空缺。两人萌生了创办真人版“密室逃脱”的念头,并取名为“名侦探”。他们租下富力城一套五室两厅的清水房,月租1300元, “名侦探密室逃脱”正式现身。

  一个月赚回本钱,两个月稳定经营,三个月有人加盟……当中国青年报记者问起他们的“生意经”时,龙坤笑道,我们拼智慧更拼勤奋。每一个游戏环节的设计,都需要花费一两周时间,设计推敲、制作道具、邀请朋友试玩、反复修改后才会真正推出。

  说起品牌推广,龙坤百感交集。为了让外界知晓和熟悉这个新鲜的项目,两人花了很多工夫进行推广,2012年11月创业初期,每天5点起床前往大学城各大高校的教学楼分发宣传单,他们选在学生上课之前,偷偷地去每一间教室,将宣传单放在课桌内,希望被学生发现并阅读。后来,他们开始尝试与高校的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合作,进行宣传。

  媒体的关注、玩家的口口相传,加上两人对各种可能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尝试,让这个项目的前景越来越乐观。

  “如果不是能吃苦,‘密室逃脱’今天也不会有如此好的收益。”在他们看来,任何创业都必须肯吃苦肯思考,想要成功,会思考和能吃苦缺一不可。虽然还只是首次尝试密室设计,在布置上也略显简陋,许多小道具如保险箱、电筒、激光笔之类都是在小店铺或是网上淘来的,但禹化普说,他们对自己设置的谜题可一点都不含糊。接下来,还会添加诸如液压门之类的机关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张冉雨 本报记者 田文生)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