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12月5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此次改革涵盖七大举措,包括拟对外语考试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不再统一高考[微博]时举行;报考高职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九年一贯制等。
依据此方案,各省市自治区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营,推广实施。力争在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点评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民众最关切的问题。在此次教育部透露的七大改革举措中,英语推行社会化一年多考备受关注。中国高考长久以来形成的“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备受诟病,高考率先从英语学科进行突破,无疑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
高考是各种教育矛盾与社会矛盾的结合点,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在努力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打破应试教育的壁垒,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此次考试招生方案的出台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实现高考改革目标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有待探索的问题依然很多。
8
英语四六级改革后首考
事件回顾:12月14日,改革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首次亮相。这是继2005年四、六级考试进行改革后,时隔8年之后题型的再次大变动。
调整后的四、六级考试取消了原有的完形填空和快速阅读,增加阅读理解匹配题,复合式听写改为单词和词组听写,句子翻译改为短文的汉译英,同一考场采取多题多卷的方式,考试时间从原来的120分钟增加至130分钟,但听力考试时间缩短了五分钟。
点评
四、六级英语测试因为其标准化的弊端历来被人们诟病,这次进行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了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
早在8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就释放出改革的信号,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等。但作为一项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考试,仅在考试中增加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就大肆宣扬这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未免有点言过其实。
9
史上最大海归潮到来
事件回顾: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微博]人员达39.96万人,归国留学生达27.29万人,“留学热”强劲升温,留学生归国参与国家建设的脚步也越走越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拐点。
点评
与过去多年“留学即变游子”的局面不同,最近两年归国人数突飞猛进。一方面,是出国人数的逐年递增,另一方面,学成回国的人数也屡创新高。今年截至11月,我国归国人数比去年全年增长了近50%。据调查,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无疑是吸引“海归”回潮的主要原因。
10
学生学籍终身“一人一号”
事件回顾:9月1日,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微博]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至此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全国统一编码,终身使用。教育部指出,学生学籍号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终身不变。
点评
学籍一人一号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一入学就将拥有一个学籍号,该学籍号将跟随学生上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直到完成学业为止。近年来,随着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升学的现象也随着增多。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就会出现一个学生有两个以上学籍现象的发生。实现全国学生学籍“一人一号”后,将有效杜绝这些问题,对于目前愈演愈烈的中小学择校之风也将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教育顽疾仍需狠治
TOP2013教育 黑榜
1
李某某强奸案贯穿全年
事件回顾:2月19日,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被轮奸。因为“星二代”的特殊身份,“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从年初到年末仍在持续发酵。
从“要求律师发公告称李某某没有参与涉嫌强奸案”到“做无罪辩护”,从“称轮奸陪酒女无罪”到“申请公开审理”,从“控告酒吧涉嫌介绍卖淫和敲诈勒索”到“上访、申诉”,“李某某事件”伴随着不断更换的律师,也不断翻新着“剧情”。11月27日二审宣判结果,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
点评
这个案件让人们意识到,家庭教育责任的缺失,毫无约束、毫无边界的爱,会将孩子推向命运的深渊。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应该形成合力。每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背后,都有责任的漏洞。堵住这些漏洞,家庭、社会、学校、司法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2
高校悲剧折射心理教育缺位
事件回顾: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微博]保卫处报案:该校枫林校区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自4月1日起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
警方调查发现,黄洋同宿舍同学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之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博]一大学生因琐事被室友刺死,中国两所著名高校出现“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让人震惊。
点评
校园杀人案的动机往往因琐事而起,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拒绝做一个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加强学生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管齐下,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同时,高校内部、科研机构都必须全力监管危险物,丢失要问责。
3
幼女性侵事件频现
事件回顾: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一当地小学校长和房管局工作人员带6名小学女生开房,5月15日,万宁市检察院以涉嫌猥亵儿童罪批准逮捕两名犯罪嫌疑人。
然而,校园“性侵”事件却远没有停止。就在六一儿童节之前的5月,全国20天至少发生8起校园猥亵性侵幼女案。多起校长、老师性侵幼女事件,引发社会各界一致声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省各地教育部门要立即组织中小学校,从教育、管理等方面,全面预防少儿性侵案的发生。
点评
“性侵”事件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在人们义愤填膺声讨罪犯的同时,是否能清醒地意识到,未成年幼女在性教育方面的缺失。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但对于孩子的性启蒙教育还很不完善。
4
毕业生迎“最难就业季”
事件回顾: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上述数据,为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签。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有22.9万毕业生,也比去年增加了9000人。可2013年市属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8万个,同比减少了1.6万个。一增一减,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点评
“市场需要的是蛋糕,学校送出的却是包子。”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5
重庆女童摔婴事件
事件回顾:11月25日,重庆长寿区10多岁女童摔打婴儿事件震惊社会。警方根据电梯监控视频调查表示,肇事女孩在某小区电梯里将受害人原原摔到地上后猛踢,后将受害人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再次实施殴打,又将受害人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导致受害人从楼上坠落。
在整个施暴过程中,女童表现相当镇定,表情木然,无丝毫慌张,让人惊悸。由于女童李某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案侦查,无法追究女童的刑事责任;但在民事方面,女童的父母对赔偿并不积极,事发后,肇事女童被母亲第一时间带往新疆。
点评
10多岁女童对男婴施暴的畸形行为映射出,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必然存有巨大缺失。
专家指出,除了教育手段外,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健全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以及对未成年人自身的法律规制也是相关法律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6
高校自主招生腐败
事件回顾:11月底,一则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查”的消息现身网络,称蔡荣生持假护照从深圳闯关,欲赴加拿大被截获,其已交代招生等问题涉案金额达数亿元。此消息一经发出,即引来热议,不久后微博被删除。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发言人确认,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名校”“招生”“被查”等关键词,引发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
点评
高校试点自主招生的初衷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有的已经异变成为权力和金钱交易的“点招”。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