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彰显大学治理进步

2014年04月24日10:21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日前,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开2013年度各自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详细信息,教育部组织其所属全部高校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是首次。此举表明大学在以学生为本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传递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积极态度,更是大学治理的明显进步。

  大学办得怎么样,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重要“表征”之一。当然,促进学生就业需要社会多方配合,而不是大学、甚至也不是教育系统一家能够左右的。但是,毕业生就业不景气,很难说这个大学办学质量高。因此,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高校高度关注。

  以往,一般是大学自己笼统地向社会说自己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是多少,具体情况比如直接参加工作的多少、读研[微博]究生的多少、出国的多少等等,多语焉不详。而且,由于部分大学通过强迫毕业生拿回就业证明才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损招儿”,给就业率“掺水”,以至于其就业率曾经广受社会诟病。

  这次,75所高校全部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详情,说明教育部和高校是有勇气的。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如何,不能只是自己说了算,特别需要接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听听教育界之外的声音。本次举动,是对社会公众的尊重,也显示高校接受监督的谦虚心态和以此改进办学的态度。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13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等。其中部分高校还结合实际和学校特色发布了分层次、分学科、分院系、分专业、分地域的就业状况,并从就业状况、劳动报酬、就业满意度等维度初步构建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如果真正重视并正确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该说,对于学校安排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及调整、人才培养改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当然,这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还有需要完善之处。比如,报告中提到用人单位评价的仅36所高校,提到公众关心的月收入、就业签约及现状满意度、专业对口即相关度、违约率等关于就业质量指标的仅48所高校。另外,一些高校的就业率统计口径和截止时间不尽一致。报告不够完善,非常正常,新生事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相信随着以后逐年公布,报告的质量会更高,得到社会的认可度也会更高。

  大家知道,教育部所属高校基本上是我国最顶级的大学,它们联袂向社会公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其余的两千多所高校做出了表率。但愿75所高校的行动,能够成为促进大学加快改革、提高质量的一个契机。董洪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