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公务员行测大纲解读:判断推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17:23   万学金路公务员

  (三)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测试应试者对图形、词语概念、事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例题4:

  解答:正确答案为B。因为只有B能使两套图形具有相似性,仅仅元素不同,一个是实的曲线,一个是虚的直线,但两组图形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完全相同。

  解析:

  这部分应该指的是图形推理。由大纲和07、08的真题,我们看到图形推理没有大的变化,仍然考核的是前一组3个图,后一组2个图,根据前一组的规律,从中挑选一个答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掌握这类题型即可,我们知道图形推理的类型较多、折纸盒问题(三维图形特点的考核)、4个图形后接一个图形问题、9宫图图形……

  应对策略:

  从图形的数量、角度、旋转……

  1、图形的数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这种数量变化是笔化数目或者相同,或者存在着简单的规律性,如递增关系,递减关系,表现形式有英文字母的笔化,汉字的笔化。

  2、图形的方向、角度和重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表现为第一组图形中后面一个是第一个图形在向着某个角度旋转而形成的,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向某个角度旋转后形成的,由此可以推出变化的规律并推断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或者是给出的几个图形各不相同,但是图形的重心变化有规律,由此可以推出正确的选项。

  例题5:

  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解析:

  这部分应该指的是演绎推理。从大纲所举例题(07年国考题大纲例题)和07、08两年真题来看,题型没有较大变化。仍然是逻辑思维的考核和几大类题型的考核。

  应对策略:

  1、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应该熟练掌握。把握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理解容易常犯的逻辑错误。

  2、对题型熟练把握:

  1、直接推论型。

  2、假设前提型

  3、消弱题干型

  4、支持加强型

  5、解释说明型

  例题6: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 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 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级水平,但是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体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 小胡硕士毕业后,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自一次事故后,当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精神失常

  D. 小刘身体很好,工作非常努力,孝敬父母,但是很多同事说他古怪,不愿与其交往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解析:

  这部分应该指的是定义判断。07、08都是10道题,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定义判断本质上属于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在分析概念的内涵时,一定要把握内涵中与该事物相关的本质属性,弄清定义中主要的限制和条件有几个,然后把四个选项,分别与给出的定义相对比,把最符合或者最不符合要求的选项选出来。

  应对策略:

  1、相信所给出的定义解释。对于自己不了解或未接触的概念内涵,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臆断,而是从给出的定义中仔细分析主要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划出一个可以判断的大致范围,定出几个关键的要件,这样就从根本上找到了解决问答的方向性。

  2、抓住案例中的关键词。包括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和案例中的关键词,在对案例的叙述中,往往是一个事件或一项活动,这其中的关键词的把握非常重要,只要抓住关键的词语,舍去无用的多余的信息,就容易找出与定义解释一致的案例,选择就是正确的。

  例题7:

  (1)收集书籍 (2)购买材料

  (3)打造书架 (4)雇用木工

  (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5 D.3-2-1-4-5

  解答: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收集书籍(1)-雇用木工(4) -购买材料(2) -打造书架(3) -排列书籍(5),这一顺序相对于其他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解析:

  事件排序是北京市考核的一个特点,一般为5道题,而考核的主要是事件之间的一个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等顺序。而只知道这些并非足矣,因为考生还需要对这些逻辑关系做些补充或合理的假设。这也正是这类考题的难点。

  应对策略:

  在短时间内想要迅速做完这类题,除了对逻辑顺序有很好的把握外,还需要应用排除法和代入法还有局部肯定发,比如大纲中所举出的例子(07、08年大纲都是这道例题)你可以肯定这5个事件中2一定在3前面(因为只有有了材料才能打造书架),据此,可以否定一些答案,从而迅速得到B。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北京 公务员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