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链接】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
一、数字推理,即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6,9,7,10,8,( )
A.11 B.12 C.13 D.14
【京佳解析】这是一个隔次数列,即排项的奇数是一个数列,排项的偶数又是一个数列。此道题的第一个数、第三个数与第五个数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值是1。而此道题的第二个数,第四个数,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等差值也是1,括号位于整个排项的第六位,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是11,故选A。
【备考策略】
首先,备考时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列和各种排列规律,并深刻理解各种“变式”的特点。
其次,在平时练习时,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突破点,要善于总结规律。数字推理题的解题关键就在于找规律,它的计算量不大,找到规律后很快就能得出答案。题目给出的是数列,就是一些数字的排列,含有的规律,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从“数”上去总结,就是数字本身或数字之间含有某些规律。如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排在一起,呈现为奇偶数、质数规律等,还可以根据数的运算关系来排列,呈现为加减法、乘除和乘方等规律。
二是从“列”上去着眼,按照数列的性质,呈现出等差、等比等规律。还可以根据数列的排列形式,呈现出双重交替、分组等。
具体规律名称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熟知能用。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之后,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发挥你的想象力,思考一下这些基本题型还可以有哪些变化形式,你能够变化引申的越多,你的胜算就越大。
第三,要熟练运用规律。做题目时,我们能够在一秒之内做出的判断,就是一个数列项数的多少和数字变化幅度的大小,包括备选答案的数字的大小。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基本知道这个数列含有某种规律。比如,给出的数列项数较多,一般就可以首先考虑运用交替、分组等规律。如果项数少,一般只能用乘方和组合拼凑。如果数字之间变化幅度比较大,呈几何级增长,多半要用到乘法、二级等比和乘方规律。剩下的可以考虑用加减法、等差及变式和质数规律。平时要注意加强自己这方面的练习。
最后,了解上述规律后,就是大量的练习了,应该特别注重真题的练习,当遇见一个数列类数字推理题时,脑中应迅速的闪过各类数列并找到规律。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
一、数学运算,即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若1米远栽一棵树,问842米可栽多少颗树? ( )
A.842 B.843 C.844 D.845
【京佳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栽树问题,这样的题目看似简单,1米远栽一棵树,有多少米远栽多少棵树的理由似乎很充足,由此得出正确答案是A的话,那你就错了。究竟要栽多少棵树呢?可以拿起笔在纸上画一下,但要全部画起来,恐怕整场考试时间也不够用。可以假设问2米远可栽多少棵树,接着图示一下,需栽3棵树,依此类推,有多远应该栽上多远的距离数加上起点那一棵,所以842米应栽843棵数,故选B。
【备考策略】
首先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新题型,掌握应对新题型的基本知识,如工程、路程、排列组合、年龄、数值和集合等问题。同时,报考者应加强思维训练,尽量不采用方程法来解题,以节约解题时间。在此基础上,考生应提高自己使用代入法和排除法来解答习题的能力。要注重分类把握,并在练习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现一个新的类型就归类分析, 直至烂熟于胸。目前这类题目有三大倾向:第一,题干表述更加抽象,语言表达趋向复杂化。第二,“老瓶装新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题目都可以找到其“原型”。第三,干扰项的干扰力度越来越大,题目难度加大。备考时重点是加强练习,仔细思考。如果你感觉时间紧张,模拟题目可以不做,认真研究往年的真题完全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