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给不获录取的“状元”一个说法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14:12   东方早报

  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胡烨亮报名参加了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他报考的是国家海洋局。他的笔试成绩在48名报考该职位的考生中名列第三,入围面试。面试结束后,他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与第二名一起进入“差额考察”,起初,胡烨亮认为自己被录取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最终录用的却是总成绩排在自己之后的另一名考生。他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想要一个说法,但至今未收到任何答复。(8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上述考了第一却不被录取的事,是颇令笔者意外的。至少在我了解的高校中,招生录取必须严格按照“笔试+面试”后的排序进行,因为这就代表了对考生综合考察的结果。而这起事件中,“笔试+面试”第一者未被录取,是因为录用实行的是“笔试+面试+差额考察”方式,由于有了“差额考察”,所以第一者未被录取。从录取规则来说,也是正常的。

  但这种录取方式在严密的人才考察体系中并不正常。严格说来,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差额考察属“二次面试”范畴。也就是说,考生根据笔试成绩,进入第一轮面试,再根据“笔试+第一次面试”成绩进入第二轮面试,三次成绩的总和(或最后一轮面试的表现)决定其是否被录用。这种招录规则,在企业招聘中,十分常见。如果考试组织者事先明确告诉考生这样的招录程序,第一轮面试结束领先者,显然不会认为自己已“十拿九稳”。

  作为第二轮面试的“差额考察”,也必须公开透明,而不能神神秘秘。而据胡烨亮说,2010年3月31日,国家海洋局的两位工作人员来到胡烨亮所在公司对其进行考察,还察看了胡的档案。这其实就是“差额考察”,但传递给胡的信息,却是要办录用手续了。

  考试组织者还有另一方面问题,就是对每个评价、考核环节,都应有清晰的标准,以回应考生和社会的质疑。一般而言,考生和公众对笔试成绩是比较相信的,因为“白纸黑字”而较少受人为因素影响,但对面试却颇怀疑,认为其人情因素比较大;就连面试考察中获得最好成绩的胡烨亮,也对“差额考察”存有怀疑,要讨说法。这是社会普遍质疑“笔试+面试”方式公正性的原因。

  不少人认为面试很难有公正性,其实不然。在维护面试考察公正性方面,国外大学和企业早已积累经验。美国大学也实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综合评价并没有引起社会广泛质疑,其操作方式是,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设立若干项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十分明晰的打分标准,考生完全可以复查。如果我国大学、用人单位也有这样的评价体系,面对考生的质疑,只要把评价打分拿出来,不是很有说服力吗?给考生一个说法,会很难吗?

  上海 熊丙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公务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