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公文与写作必备知识点(15)

2013年10月08日14:43  京佳公务员 微博   

  要维护文件的连续性应注意在撰写新文件的过程中,广泛收集、查阅有关文件,认真分析对照,如确需以新规定取代既有规定时应在文中明确对有关文件的废止。

  7.尊重不同文种的特殊性

  不同文种有特殊的撰写要求,在写作公文时应注意文体的特殊性。

  真题·多选

  撰写规范性公文应遵循(   )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严密性

  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

  ——2009年江苏省农信社考试真题

  【答案】ABCD

  【解析】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要求:1.维护文件的高度一致性;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3.维护文件的条理性;4.维护文件的简明性;5.维护文件的稳定性;6.维护文件的连续性。

  故选ABCD。

  四、法定公文的撰写

  1. 命令(令)、决定、决议

  (1)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命令(令)”的行政机关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命令包括公布令、指挥令、任免令、嘉奖令等。

  (2)决定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指令性决定和宣告性决定。指令性决定适用于对“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宣告性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指令性决定正文的结构包括决定的依据或原因(目的)、决定事项、注意事项或实施要求三部分,重点是决定事项。宣告性决定主要用于表彰或处罚,有时也涉及机构的设立、撤并、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纪律处分等。宣告性决定的结构主要包括情况介绍、决定内容以及期望或号召三部分。

  (3)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决议的形成渠道只有一个,即法定的会议。决议最主要的特点是程序性和权威性。决议由标题、成文日期、正文三部分组成。

  2. 通告、公告

  (1)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告属行政公文,司法机关也用,但党委机关不用通告。按照通告的内容和作者分类可以把通告分为周知性通告和法规性通告两种。周知性通告是以通告的形式将某项需在一定范围内周知的事项告诉有关群众或组织;法规性通告主要由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以通告的形式发布具有约束力的法规性文件。通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印章或发文机关名称、发布日期四部分。

  (2)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告属于行政公文,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也可以用,但党委机关不用。公告的告知范围广、篇幅短小、时间性强。公告可分为两大类,即宣布重要事项的公告和宣布法定事项的公告。招标公告由标题、编号、正文三部分组成。

  3. 通知、通报

  (1)通知是指用书面语言告知有关单位和人员某些特定事项的一种文体,是现代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文种之一。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根据通知的构成要素和作用可以把它分为载体型通知和实体型通知两大类。

  (2)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信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一般情况下,通报不具有指挥性。根据通报的内容通报可分为三种:表扬性通报,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批评性通报,用于通报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理情况;情况通报,侧重于告知,一般不涉及表扬或批评。根据通报的表述方法,通报可分为两种,即直述式和转述式。通报正文的写作有四个要素,即倾向性导语、通报的事实(事件)、对事实(事件)的认定和分析、处理意见和注意事项等。注意事项不是必选项,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4. 报告、请示

  (1)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所用的一种陈述性公文。报告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调查报告和报送报告。报告正文由报告导语、报告内容、报告结束语三部分构成。报告写作时材料要全面、可靠;观点要明确;文字要简练。

  (2)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一个文种。请示分为三种: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审批的请示。请示正文由请求原因、请示事项、结束语三部分组成。请示写作时要注意:不滥用请示,应坚持一文一事的原则,请示的目的要明确,请示的理由要充分,不要多头主送。

  5. 批复、意见

  (1)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它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下行文,只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而不针对其他的文种。常用的批复有以下两种:只主送某一个下级机关的批复和大量抄送各有关机关的批复。批复的标题与一般公文标题的写法相同,即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批复的正文一般由批复引语、批复内容、结尾用语三部分构成。拟写批复时要注意:一事一批,批复要及时,态度要明确,批复要有依据,针对性要强,篇幅要短小,措词要准确。

  (2)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根据行文方向,意见可分为以下三种:要求下级遵照执行或参照执行的意见、要求上级批转的意见和供平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参考的意见。作为下行文的意见,其正文主要有理由(目的、原因、背景)、见解(办法、措施)两大部分。作为上行文的意见,主要用于业务主管部门向政府机关或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求上级批转;也可由政府授意,由一个或几个业务主管部门起草或代拟稿后交政府批转。

  6. 议案、会议纪要、函

  (1)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议案的内容务求事实准确、案由合理、建议具体。议案的写作格式:标题要有“提请审议”的字样、主送机关比较固定、正文简要说明待审议事项的意义或原因、落款要以政府首长的名义。提出议案时要注意:向大会提出议案,应用会议印发的专用纸。为便于审议,应一事一案,案由明确,理由清楚,提出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具体、议案需在会议主席团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出并送交会议议案办理机构、少数民族代表用本民族文字写的议案应译成汉字附送。

  (2)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根据这一定义可以把会议纪要分为以下三类:记载型会议纪要、传达贯彻型会议纪要和综合型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全面反映会议内容、表现形式可灵活多变、行文方向不固定。会议纪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和指导作用、上报和沟通作用、制约和查考作用。会议纪要常见的格式有以下两种:“文件”式会议纪要和“简报”式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正文的写法有:分类标项式、新闻报道式、记录摘要式和指挥命令式。

  (3)函是平行文,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函的使用范围较广,凡是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平级的党政机关之间,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的军事机关、群众团体及其部门之间均可用函,不受系统、部门、行业、地域的限制。函可分为商洽函、回复函、请准(审批)函三种。

  五、常用公文的撰写

上一页12...12131415161718...2223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