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公文与写作必备知识点(17)

2013年10月08日14:43  京佳公务员 微博   

  C. 章题                                 D. 正文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公文的写作程序一般分为:准备、撰拟、审核修改三个阶段

  B. 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应依公文性质与行文目的要求确定

  C. 会议纪要写成后应提请会议主持人审核与签发,也必须经与会者讨论认可

  D. 会议简报用于报道重要会议的情况,属临时性简报

  6.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A. 同级政府之间                         B.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部门之间     D.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A  批复不具有执行性,批复只是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故选A。

  2.【解析】C  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故选C。

  3. B【解析】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故选B。

  4. D【解析】公文的文本有正本、副本、存本、试行本、暂行本和不同文字的文本。故选D。

  5. C【解析】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有: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析】ABC  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是上行文常见的三种方式,直达行文一般用是下行文的行文方式。故选ABC。

  2.【解析】ABC  常用事务文书的制发程序,一般包括草拟、审核、定稿和公布实施等。故选ABC。

  3.【解析】BCD  试行本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试验推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暂行本也是规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暂时推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修订本规范性公文正本的另外一种特殊形式,是已发布生效的公文,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正补充后再发布的文本。故选BCD。

  4.【解析】ABCD  规范性公文从总体结构上看,一般包括标题、发布或通过批准日期、章题、正文几个部分。故选ABCD。

  5.【解析】ABD  会议纪要全面反映会议内容。因此不须经与会者讨论认可。C错误。故选ABD。

  6.【解析】ABCD 同级政府与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军事机关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党委部门、军事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之间,就某些互相有关的业务,经过会商一致后可以联合行文。故答案选择ABCD。

  第三章 公文处理

  知识结构导图

1

  考点分析

章节 知识点 考查形式 考查频率 重要程度
 

  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的特点与作用    多选   一般考点    ★
收文处理程序  单选 多选   高频考点   ★★
发文处理程序  单选、多选   高频考点  ★★★
公文整理与归档 多选、判断   高频考点   ★★

  第一节  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与制发程序

  一、公文处理概念和基本任务

  1.公文处理的概念

  公文处理是指对公文的撰写、传递与管理,它是使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际效用的全部活动,是机关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公文处理具体包括:公文的拟写、制作、处理、传递、保管、提供利用以及对公文处理的监督控制和组织管理。

  2.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地拟制、传递、处理和管理公文,以便为机关公务活动提供适用的信息,充分发挥公文的效用是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具体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拟写与制作公文。根据公务的需要和要求,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拟稿、会商、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直至用印或签署,形成正式公文。

  (2)传递公文。根据公文性质与时限要求以多种方式传递给收受公文的机关。

  (3)办理公文。对于收文经过分办、批办、拟办、传阅、承办等工作环节,进行阅读、加工,了解或解决公文内容所针对的公务,实现公文的目的要求。

  (4)处置办毕公文。根据一定标准对已办理完毕的公文采取立卷归档、清退、销毁与暂存等方法进行处置。

  (5)管理公文。指为了保证上述任务的有效完成,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公文的功效,对公文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对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与控制。

  二、公文处理的重要地位

  1.公文处理是机关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文作为办理公务的基本手段,贯穿于机关各项职能活动的始终,为公务活动的各领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公文的形成不是自动生成的,更不会自动发挥效应,而必须依赖于人的一系列活动,即公文处理。因此,公文处理使机关在发挥管理职能中所需公文得以形成并产生实效,成为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同时,它沟通机关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沟通机关与广大群众之间联系。公文处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政效率的高低。

  2.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

  档案事业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档案的重要部分主要来源于公文。今天的档案就是昨天的公文。公文的内容、格式、字迹材料以及处理程序是否规范、准确,归档公文是否齐全完整,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公文处理工作是促进国家档案事业的必要条件。

  三、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公文处理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

  要求全面立法,严格执法,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公文处理活动加以调整,规范。

  2.实事求是原则

  要求公文必须真实反映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讲求实效,克服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3.质量原则

  要求准确、严密地处理公文,追求公文处理活动的全部构成要素、全部过程与全部质量指标的优化。

  4.保密原则

  要求公文处理活动中应认真遵守国家关于保密的法律法规,树立保密观念,掌握必要的保密方法与技术,严守党和国家及团体的秘密。

上一页12...14151617181920212223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