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尴尬:青春期烦恼引出问题一串
从小学五年级就开设性知识的内容,是否过早?一些家长对此有些担心。“到底还只是11岁左右的小学生,这么早就在课堂上学这些敏感知识,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反作用?”
“从小学五年级开设性知识内容,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并不算早。”郑州市一所小学的校长说,目前学生发育过快过早,尤其是女生,到五年级时基本都会发生生理变化。一些孩子因为没有正确的青春期知识来源,对自身发生的生理变化会感到恐慌。
这位校长说,学校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名女生因胸部发育较早,被班上女生嘲笑。“为了避免被人嘲笑,这孩子夏天不敢穿单衣,把自己裹得非常厚,几次在学校晕倒。经了解,老师才知道原因,但也只能对这名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的简单讲解,因为没有这样的课程,老师对于其他学生的整体教育仍旧较为尴尬。”
一位小学班主任介绍,现在的孩子过于早熟,学校和家长在这方面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造成学生从网络、电视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后,再自行理解。“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今见面互称靓妹、帅哥。小男孩上课摸小女孩的辫子,说要娶她。低年级的小孩间也流传某某喜欢某某的话。类似这种现象足以令教育工作者重视,青春期的性知识该早一些让孩子从正确的渠道获知。”
实践:科技馆将“性教育”搬上台面
一位中学老师说,她在为初中女生讲一些自我防范常识时,没想到学生竟对她说“老师,这太小儿科了”。
这位老师说,这证明即使老师不去讲,学生也已经自己获得了许多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对还是错,老师则无法再深入了解。很多话题很敏感,孩子敢大胆说出来,老师却会觉得脸红。
不好说出口的性知识能不能用另一种形式表现?
“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个人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一个受精卵细胞如何发育成胚胎?胚胎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长大成为人形?”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学生胸前挂着重达十多斤的书包,挨个儿从一个长4米、高2米、宽2米的“生命通道”穿过,在通道内,近百只长20厘米左右的红色蝌蚪状精子模型悬挂在上部,4米高的模拟巨型子宫、卵巢、输卵管一应俱全。
这是郑州中学近日在郑州市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区上的一节生物课。老师要求学生在书包里放上重达十多斤的多本字典,挂在胸前,从“基因之门”穿过,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历程的同时,了解人形成的过程。
据了解,针对如何向青少年讲“性”这一难题,2007年2月,郑州市科技馆推出了生命科学展区,展区内的“基因之门”由子宫、性爱剖面雕塑模型、一至十月不同大小的胚胎标本等组成。“推出这一展区的目的就是想将家长羞于启齿告诉孩子的问题,通过展板、照片、音像等资料,从遗传和发育、人生之旅、旅途终点、无尽的生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郑州市科技馆科技活动部唐观红部长说。
生命科学展区推出之后,一些市民认为生命科学展区过于超前,一些不健康的性爱雕塑未必会对青少年起到积极作用。但即便如此,在一片争论声中,一些中学仍旧将生物课中的性教育课程开到了科技馆的生命科学展区,课程的开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郑州中学生物老师余洁说,从上学期起,学校逐步带各年级学生到这里上生物课,并让学生体验怀孕过程,体验过程接近3个小时,学生会感受到身体极不方便,也由此了解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这是一节由生理课延伸的感恩教育课,课后家长反映不错。“并没有出现成年人担心的因为展品赤裸裸而使学生不好意思上课的现象。”
尽管这样的课程效果不错,由于交通等多种因素,并不是所有年级的这门课都能和科技馆相结合。唐观红说,如今到科技馆来上生理课的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小学组织学生到生命科学展区上过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