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中考提前批分数线多处反常 数据奥秘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 10: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广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提前批)
2010年广州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提前批)

  广州中考提前批录取分数线多处反常 记者多方采访解读“异常”数据奥秘

  名牌高中择校生分数线远超公费生、外区最低分数线纷纷“超越”本校最低分数线、新开的路途遥远的大学城校区分数线竟比地处老城区的校本部还要高?广州中考提前批录取分数线昨日公布,其中的“异常”数据令不少考生和家长一脑门子的“问号”。记者多方采访,详细解读其中原因,提供来年考生报考参考信息。

  名牌高中公费择校“分数倒挂”加剧

  按通常的理解,择校生的录取分数应该低于公费生。但记者发现,昨日提前批录取中,省市及八区26所示范性高中里有16所高中是择校分高过公费分,比去年的11所明显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倒挂”幅度最高达44分,超过去年27分的最高倒挂差距。这表明广州名牌高中的公费、择校“分数倒挂”状况已经在进一步加剧。

  据了解,去年“倒挂”幅度较大的协和中学、86中今年都在招生计划中增加了择校生的名额,但依然“倒挂”。“倒挂”最厉害的是四十七中,该校公费线为654分,择校线698分;广州市第86中学去年“倒挂”幅度最大,今年则排第二,今年公费生生源不足要降分录取。

  分析:非户籍考生+择校保底

  多名高中学校负责人表示,今年“分数倒挂”进一步加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非户籍学生抬高了择校线。“倒挂”特别厉害的,多数是相对偏一点或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共同的特点是择校成功的非户籍学生占大部分。

  但今年还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倒挂”也出现在老三区的老牌高中,令人感到意外。

  “这个情况前一两年也有端倪,只是今年特别明显。”执信中学副校长陈民说,有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择校线必然低于公费线,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会在A学校往年分数高于B学校的基础上,把A学校的公费作为第一志愿、B学校的择校作为第二志愿,反而造成了这类学校择校线的“扎堆”。 

  为此,不少高中负责人建议,考生填报志愿最好还是想读哪所学校就把该校的公费、择校依次选作第一、第二志愿。

  外区分数线攀高 主因其实是报考人少

  自从去年开始,广州中招录取就明确规定,区属的15所示范性高中在提前批的录取计划当中,面对外区的招生不得超过提前批计划的25%。

  有鉴于此,这些学校录取的时候最多可以出现六条分数线,公费和择校线当中另外又增加了外区最低录取分数线。

  记者从录取榜单上看到,15所区属的示范性高中,都会有“外区最低分数”以及“外区最低分数末位统分序号”一栏,仔细一看,在13所学校的19个分数线当中,外区最低分数线都比本校最低分数线要高。

  家长王先生有点糊涂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外区尖子生蜂拥到老三区,想跨区报读好学校,竞争变得十分激烈呢?”

  分析:并非更激烈只是少人报

  对此,市招办负责人解释,家长们看到的“外区最低分数”高于“本校最低分数”情况,主要是因为外区报考的人数很少,又多是尖子,所以外区最后一名往往要比本校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线要高。

  今年,大部分区属学校的外区生源都没有超过限定的25%的额度,只有1中和86中这两所学校真正是由于外区尖子大量填报而顶爆25%额度。新四区考生想跨区进入老三区学校,其实没有太大的障碍。 

  广附大学城“热”过校本部令人大跌眼镜

  “要是报校本部我就进了广大附中了,可是报了大学城,眼看高分落选,哭都没眼泪!”今年又一怪象,就是广大附中大学城新校区以690分反超校本部,落得满地“眼镜碎片”。

  此前,不少家长都认为,大学城新校区第一年开,交通又不及黄华路校本部方便,肯定很少人报大学城校区的。这个想法也得到广大附中校长邓云洲的肯定,他就多次提到大学城的分数线肯定比校本部要低,甚至低出20分。

  实际录取结果是,黄华路校区公费是682分、择校是703分;大学城校区公费是690分、择校是704分。结果与预测大相径庭,为什么?

  释疑:扎堆报考推高分数线

  邓云洲昨日受访时说,“其实这没有什么好疑惑的”,报考之前,大家都有这个倾向,认为大学城新校区录取分数线会比较低,考生为“保险”多数报了大学城校区。学校也十分鼓励本校考生填报大学城校区,如此一来,导致报大学城校区的人数增高,推高了录取分数线。市招办有关负责人说,这是报考的结果决定的,家长不知道,学校不知道,很难提前预测。

  高分线有用吗?

  昨天的录取中,有家长就发现,自己孩子成绩过了高分优先投档线,失手第一志愿,而第二志愿学校录取分数也比自己的孩子低,却依然未被录取,“高分保护线究竟保护了什么?是否形同虚设?”

  不是达到“高分线”

  就一定能如愿录取

  对此,市招生办主任吴强表示,“高分优先投档线”的确对大部分分数较高、志愿填报合理的考生起到“保护”作用,“但不是说凡是达到‘高分优先投档线’的考生就一定能被所填报志愿的学校录取”。

  对于这一年年都出现却难以解释清楚的“家长困惑”,吴强生动地用“两条投档线”做比喻,以实例来说明高分优先投档线的作用。“以提前批为例,高分投档线为690分,即相当于在提前批有‘690分’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两条投档线。”他说,假设广州市招考办对广铁一中进行投档,将先会在690分以上进行第一次志愿优先投档;如果690分以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报考广铁一中的学生数仍未达到该校计划数,那么广州市招考办就会对该校进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至“690分”之间的考生进行第二次志愿优先投档。

  第二志愿能否录取

  要看该校第一志愿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考到691分,第一志愿填的是A校但未达该校分数线而未被录取,这个时候,高分优先投档线就发挥了其对高分考生的‘保护’作用。”吴强进一步解释,“这名考生第二志愿填报的B学校,如果在690分以上第一志愿未满档,只要该校在第二志愿上按成绩从高至低录到该考生时仍未满额,这名考生就能被录入B学校。”

  如果考生非第一志愿的学校在690分以上就能全部录满第一志愿,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必然高于690分,这时考生即使过了“高分优先投档线”,但因为他并非第一志愿报考这所学校,所以也不能获录。

  “为什么同样的分数,他被录取了我却没有?”昨天录取工作结束后,市招办公布了各所提前批学校的分数线。记者查阅发现,615分~715分是考生相对集中的分数段,每个分数点上都有超过300名考生。也就是说,每间学校的分数线几乎肯定有超过一名“踩线”考生。

  为了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市招办公布了投档末位考生分数、末位同分序号,并且首次公布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对于明年考生的家长来说,除了分数线,各校的“末位”数据同样很有参考价值。因为很多学校都宣称“如果不在第一志愿报就很难录到”,让很多家长感到“不知道该选什么学校做第二、第三、第四志愿”。透过这份数据则可以看出各校究竟录到了第几志愿。

  “末位”透露了什么?

  关键词:“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对于首次公布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可分两种情况了解。

  一是录取分数线高于高分优先投档线(690分)的学校。末位考生志愿序号能直接显示该校最低录到了第几志愿考生。比如华附公费分数线为732分,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1,说明该校公费生在第一志愿就已经录满。记者发现,10所市属示范性高中的公费、择校均分别在第一、第二志愿录满。

  二是录取分数线低于690分的学校。说明在对690分以上、第一志愿至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都录取完毕后,该校的招生名额还没有录满。此时,才会依志愿次序录取处于批次分数线和高分优先投档线之间的考生。而在这个分数段间录取时,录取到第几志愿的考生满额了,该志愿次序就是该校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

  例如,今年1中公费分数线为650分,说明只要考生分数在690分以上,无论第一还是第四志愿报考该校公费,都可以获录取。而该校公费的末位考生志愿序号为2,意即该校在录取高分优先投档线以下、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时,录到了第二志愿的公费生。

  所以,若有两个同为650分的考生都报考1中公费生,A考生在第二志愿报考,B考生在第三志愿报考,两人都未被前面的志愿学校录取,如1中录到A考生时招满计划,则B考生不会获录取。

  关键词:“末位考生同分序号”

  “我也是650分,也是第二志愿报,为什么没有被录取?”此时,就要看末位考生同分序号。

  1中公费线的末位考生同分序号是124,也即在同为第二志愿报的同分考生中,同分序号排在124之后的考生将不会录取。考生同分序号已在中考放榜时向考生公布,排序依据是先比较有关考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之和;若再有相同,则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单科分数;若仍有相同,接着再比较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同时,如果B考生的同分序号在A考生之前,但在第三志愿才报考该校,而该校在第二志愿上就已录满了,B考生也就不会获录取。

  关键词:“末位考生分数”

  应该注意的是,末位考生分数并不等于该校的录取最低分数,因为录取时是按志愿顺序检索,所以末位考生其实是从时间上来说最后被该校录取的考生。

  如1中的公费线为650,刚好是批次分数线,则该校在650~690分考生投档时,第一志愿录取所有上批次线考生后还没录满,而在第二志愿录到657分的考生时就已经录满,录取工作到此结束。所以,该校公费录取的末位考生分数为657,末位录取考生志愿号为2。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