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学好古诗文的“五步曲”

2015年08月20日13:17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从课堂教学的对象看,教师讲解多,学生阅读少。从学诗过程来看,往往是分析多欣赏少。从能力培养看,往往侧重于理解能力的训练,而忽视表达能力的培养。三多三少的现象,使古诗教学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缺乏:即缺乏以想像联想为形式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以感悟和体验为手段的鉴赏能力的培养,缺乏以学习方法为内容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当摈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古诗五步学习法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如图:

  知诗   说诗   想诗  悟诗   品诗    学习过程

  知内容 说诗意  想意境   情 感    品特色  ………训练过程

  理解力+表达力+ 思维力+  感悟力+ 鉴赏力 = 自学能力

  按照学生学习语文规律和古诗特色把每一首诗的学习大致分为渐进的五步,即依次为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和品诗,每一步都有一个训练重点,都侧重于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最终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诗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解诗歌的训练。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如诗的类型(古体诗还是近体诗)、句式、句数、音韵、对仗、平仄、描写景物及景物特点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教师要设计好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如杜甫《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的是晚秋长江边的景色,理解诗歌时可围绕“秋”字来连续设问,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理解:“风急天高”说明了什么?“猿啸”为何“哀”?“渚”为何是“清”的?“沙”为何是白色的?鸟为何“飞回”?通过问题启发让学生懂得这首诗描写的是长江岸边的晚秋景色。正因为晚秋,所以天虽高西北风却刮得又猛又快;正因为是晚秋,猿猴已感觉到冬天将要到来,它们又要面临饥寒交迫的考验,因而发出凄厉的长啸;正因为是晚秋,长江边的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间凝结成霜,给岸边沙土蒙上了一层白霜,而使得空间变得非常清晰;也正是因为“风急”,连鸟也一直盘旋不能高飞。寥寥十四字,将一个晚秋写得淋漓尽致,而诗句中并未有一个“秋”字,字字是秋,处处写秋,却不见“秋”,真乃神来之笔。

  说诗说诗就是说诗意。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另一方面为教师进一步教学提供依据。说诗的形式要力求多样化。可详说也可概说,可直说也可泛说,可以个人说也可以分组讨论选代表说等等。

  想诗在知诗、说诗的基础上,通过听诗而想诗,边听边想,想像诗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幽意,为悟诗奠定良好的基础。想诗训练一方面要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另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想像和联想的方法。如王维《山居秋瞑》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中晚秋美景图画,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极富想像的空间,单就“竹喧归浣女”可设计这样的想像:先从竹子想起,一根、两根……一片竹林,然后想一群浣女,洗完衣裳,边走边说,边嬉戏边打闹地向竹林走来,最后再在竹林上面叠加一轮明月。这样一群洗衣少女边说边笑地走进了月光斑驳的竹林,竹林一下子热闹起来……

  悟诗学生在知-说-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如前所述《山居秋瞑》,学生通过“知诗”了解了诗的内容,通过“想诗”进一步理解了作者描绘的充满闲适和自得的山居生活,学生就会觉得王维笔下的“山”并不是“空山”而是充满了惬意,令人乐此忘返,留恋不舍。就连那些深受“王孙兮山中不可久留”影响的人见了也不得不改变看法。因而作者在最后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由景生情直抒胸臆。再联系王维的生平和思想,学生不难悟出王维向往闲适田园生活,对大自然情有独钟的思想感情,也不难看出他对人生和社会不是积极进取,而是有意逃避的消极思想倾向。在这里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效果很好。悟诗是学诗的关键和重点,教学时要做到:一是在想诗的基础上找好突破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悟诗阶段;二是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帮助学生感悟;三是抓准时机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使文道有机地统一起来。

  品诗学生在对诗歌经过一系列训练,整体熟悉诗歌后就会自觉地去感受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带着感情,设身处地地像作者一样吟诵诗歌,抒发情感,受到启迪。同时,也会积极地总结自己学诗中的成功经验为以后学诗提供方法,并逐渐形成自学能力。

来源:中考[微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中考语文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