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深度解析北京中考未来试题方向

2015年09月22日10:57  京华时报     收藏本文     

  开学后,新初三学生开启毕业班模式。两个月前的中考[微博]试题对这届毕业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标本参考意义。2015年的中考试题创新不断,试题的变化折射出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向。京华时报邀请专家一一分析今年的中考试题变化,帮助家长[微博]和学生发现命题的“秘密”,找到未来学习的方向。从各科试题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实践活动已经全方面融入考题中。

  □语文

  传统文化将成为未来学习热点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内容被窄化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老师和学生围绕几道考题练习,直接导致语文考题所涉内容偏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视域;机械训练使得学生讨厌本应该生动有味的语文课程;学生思维被固化,学生学习不是发展自己,而是套牢自己。在对学生的相关调查中,语文课程一度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就是高利害考试的单一评价,考试内容的过分集中,考试与课改脱节。在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微写作、书法作品、连环画等纷纷出现在考题中,折射出未来语文学习的新变化。

  >>变化

  不光考“智”还要考“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专家朱传世认为,2015年的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体现了课改的成果。

  朱传世说,以前命题有一种成见,认为“做人”“情感”“态度”“价值”等是考不出来的。因此,出题人更多是琢磨“智”的考查,而忽略了“德”的渗透。今年北京市中考命题打破了这些论断,各科都加入了“德”的元素,既旗帜鲜明,又与“智育”的考查相得益彰。

  同时,在2015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涉及书法、匾额、对联、兵法、连环画、京剧、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学名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门类,明显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这些问题是窄化课程的集中反映。这些问题在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方向性的引导,不难看出,未来将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方向。今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加大了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红色经典的考查力度。从数量看,考查涉及到鲁迅的相关作品、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等,共18种之多,题材和体裁各异。这也给未来阅读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阅读书目的制定、阅读素养的提升等提出了新的命题。

  微作文“写”以致用将成方向

  “作文已死”,“语文三怕”,无不道出了写作课程遭遇的尴尬:学生不愿写,教师不愿教,食之无味,弃之不让。这种局面被中高考[微博]的“微写作”打破了。

  《北京市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明确指出“用’微写作’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便是“写”以致用。记者了解到,在学生的写作中,很少教师引导学生为“用”而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极少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的,绝大多数都是为教师打分数而写的。“写”和“用”基本没有关联。

  但是,今年中考两道供考生选择的微写作题,一道是读后感,一道是观后感,强调经验和参与后的写作,主张发展有冲动或需求的写作。这和此前过分强调结构和文辞的写作模式相比有更大的吸引力,也符合写作发生学的基本规律。朱传世认为,未来的写作课程,要更多关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用写作,同时还要关注所有学科的写作,而不仅仅是语文课程里的写作。

  此外,语文与多学科整合也成为趋势。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历史课程、军事课程、博物馆参观、京剧课程、地理课程、科学课程等加强了整合。

  >>未来方向

  重视隐性评价不做“书呆子”

  今年北京市中考“大变脸”,变的主轴就是通过考试支持正确的课程方向。这在语文课程的考试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朱传世表示,以往对情意价值的考查大都是就知识考查知识,干巴巴的。今年则增加语境,还原知识的原发地,使知识考查鲜活起来,如语音、笔顺、标点符号、词语释义等的考查;增加情感色彩,让考题具有教育功能,如革命传统教育、现代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等诸多方面。

  过去,语文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课程是不考的,因为大家都认为不好考,考了不好评分。今年这类考查也一一实现了。评分方面,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也被纳入了标准,如作文评分,思想性和表达的规范性、表述的文学性同等重要。

  此外,他也提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以前只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中考中基本没有体现。今年中考,将以地方课程课时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进来,要求学生写参观博物馆后的观后感,如果学生没有真实参与,或者参与过程中只是“到此一游”,会影响微写作分数。按照北京市考试改革的方向,未来中考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重要逐年地体现在试卷中。朱传世认为,学生损失最大的还是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体验与感受,连锁反应的结果便是学生或者缺少思想和观点,或者缺少支撑思想和观点的材料,或者漠然于情感、态度和价值,变成逐分的书呆子。

  □数学

  没有偏题怪题但注重创新能力

  数学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疼的学科,在今年中考数学题中,取消了往年压轴的0.2难度系数题目,让考生们觉得轻松不少。第一次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及开放性的答案也令数学考试增加了区分度,避免了“齐步走”和“一刀切”。对于今年的新初三学生来说,注重创新,重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也成为学习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的内容。

  >>变化

  重视基础增设开放性试题

  2015年的北京中考数学试题没有偏题、怪题,重视基础,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应知必会的内容,没有偏题、怪题,取消了往年压轴的0.2难度系数题目,命题形式略有变化。题目由往年的25题拓展为29题,数学素材选取的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如故宫、北京交通等。试题注重数学应用,还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的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开放性试题是今年中考数学的一大特色。专家表示,考试中安排开放性试题,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发展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

  比如今年的试题中让学生预测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直观表示数据信息;写出探究思路不用计算结果等,都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正确的解题策略,题目的开放不仅带来的是答案不唯一,最重要的是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多样化思考方式提供了开放空间。只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言之有据就符合答题的要求,这样的考题减少了运算量,也加强了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的区分。

  >>未来方向

  数学阅读能力需大幅提升

  语文中有阅读题,数学中同样有阅读题,且比重大幅增加。在2015北京数学中考试卷阅读量明显增大,阅读中文本形式多样,涉及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和混合文本。在总共的29题中,其中18道题试卷中都给出了图像或者表格,需要在对其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作答,间接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专家表示,在如今海量信息涌现的社会中,在这个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富媒体时代,追求快速、简洁、有效呈现、清晰表达的时代,读图、读表的时代,对学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越来越多地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以作出决策,如何快速地评估并能恰当而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人们素养技能的重要标准。统计图和统计表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常见,数学阅读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在未来,初中生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收集数据,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此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也是未来的数学发展方向。今年中考数学的28题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环境,没有思路或线索的题目,学生在之前很可能跳过,但题目中要求“可以不写出计算结果”,只要解题思路,营造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品质的环境。

  □英语

  阅读量增加浅“挖坑”重积累

  2015年中考英语试题着眼于考查学生的九年积累,注重“学以致用”。选材突出“宽”和“广”,不仅体裁多样,涵盖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且题材、话题丰富,涉及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从题目难度来看,难题的比例在降低,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变化

  阅读题简单阅读量增加

  专家认为,在英语阅读题目的设置上,多数考查的是浅层次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有所降低,不再有那些“拧巴”的题目,但是阅读量有所增加,而且在语篇材料的选择上兼顾了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所选材料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同时适合中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

  从中可以预见,“重视双基”和“浅挖坑广积粮”这两点,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考英语教、学、考的趋势所在。

  >>未来方向

  重视课外听力和阅读量

  具体而言,在初中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重点要落实的是学生的课外听力和阅读量,关注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而不是之前那种功利性的应试技巧训练。比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真情实感和生活实际的资源,从各个环节关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专家特别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接触影视作品、英文歌曲歌谣、有声读物等一系列原汁原味、地道真实的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沟通、交流、模仿、创造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注全球性发展主题

  在中考英语的考查中,应该与教和学的过程保持连贯性。比如在阅读语篇的选择上,增加时代感强的全球性发展主题,如全球经济发展、科技前沿、时事等话题内容,让学生以阅读为窗口了解世界。同时,更要注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增加统计图表、表格、图片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以及电子文本材料的学习比例。

  同时,在评价模式上也应该相应有所完善,比如丰富口语测试种类,在以往背诵课文、朗读短文、看图说话等形式的基础上,加入对平时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学生获得的最佳表演、辩论、演唱奖、歌曲比赛的获奖名次、英语参与的总时间量和参与频次等都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计入学期末英语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在英语阅读测试内容的选择和选项设置上,增加对表格、插图等材料的对比分析、阅读等题目,培养学生图表阅读、综合分析的能力。

  ■你来做做看

  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共3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1分)

  答:

  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物理

  降低运算难度突出实验探究

  今年物理试题结构和题目数量都有所调整,从结构上看增加了科普阅读新题型,从内容上降低了物理试题中的数学运算难度、更加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社会实践。调整后的试卷将对物理学科教学改进起到导向作用。

  >>变化

  重视知识探究过程

  过去的物理试题中,在考查基础知识时,往往是简单的回忆再现。今年的物理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却通过新颖的情境,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此外,除了知识和技能,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等也在中考中被重视起来。有些题是老瓶装新酒,避免高速学生结论或者机械训练。

  考试院的专家指出,以考查学生焦耳定律的探究、碘的升华实验等,知识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但考查重点则放在探究的过程上,将老内容考出了新品位,这也将引导日常教学更加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得出的探究过程,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或机械训练。同时,科普阅读题《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考查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体现出了一定的深刻性和前瞻性。

  >>未来方向

  多关注身边事儿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在今年的中考物理题中,一大特点就是博物馆。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要求科学类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今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第14题、第38题的情境均来源于中国科技馆。

  第二大特点则是考题联系了北京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例如第2题以北京不同类型的发电站为情境,第25题以天坛的声学建筑为情境。因此,身边的物理也成为初中学生在生活中需要关注的内容。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也渗透在了物理考题中,如“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要求考生对祖国的国歌十分熟悉;科普阅读题《探海神器——“蛟龙”号》的阅读材料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和科技工作者追求中国梦的豪情,这些题均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化学

  凸显科学素养考得又宽又广

  在2015年北京的中考化学试题中,有许多让老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变化,那就是试题的宽度增加,多个题目体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广度也有所增加,设置了不少新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够理解和应用,是否具备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又进行了科学素养的教育,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化

  命题活关注基本技能

  今年的化学试卷结构做了调整,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整体上保持了化学试题的稳定。

  比如,非选择题分为“生活现象解释”“科普阅读理解”等八个部分,而不同于以往按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四部分。首次使用了连环画的阅读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信息获取的信心。与往年相比,总体量适当增加的同时,每道题的分值降低,使学生的体验和思维空间更宽阔,也充分体现了分值小、命题活、题量多、情景宽的中考命题改革方向。

  >>未来方向

  不超越学生思维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乐进军表示,2015中考化学卷体现了对于育人理念的回应,一方面凸显基础知识、学科技能等科学素养的考查;另一方面联系生活、生产、社会、材料、能源、环境等方面,创新情境素材着力反映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热点问题。

  乐进军认为,试卷也回应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即针对化学及其他科学学科,加强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利用社会大课堂进行学习等方式是大力倡导的方向。比如试卷中“雯雯”走进了博物馆,泡菜被纳入考题,“亮亮”做家务时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中考化学的试题命制趋势就是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不出偏题怪题,不超越学生的思维能力范围。在如何将难题转化为更多地考查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上下功夫。要通过考查学生理解得是否清楚、思考得是否深入、解答得是否清晰来区分考生的综合能力。区分考生是否通过审题、思考、作答过程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链的能力。要让大多数考生能够落笔答题,但依据考生答案的不同层次水平给出不同的分数,从而体现试题的难易程度。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张晓鸽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北京中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