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略的“奇葩”蓝翔技校

2014年09月12日10:04   教育专栏  作者:线教平  

  近年来,蓝翔技校名声大噪。“你有蓝翔技校颁发的美容美发证吗?”三年前,电影《失恋33天》里的一段对白令人捧腹大笑。近日,网络视频中,更有几个自称是蓝翔技校学生的男子向北大清华[微博]发起了冰桶挑战——用挖掘机浇冰水。

  不得不说,这一奇葩技校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符号。近日,有媒体记者暗访此校,其军事化监控管理、破旧的校园环境,让不少网友瞪大了双眼——这不是活脱脱的技术加工厂,高职中的“衡水中学”?

  “就业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曾是蓝翔技校使用多年的宣传语。校长荣兰祥对此并不觉尴尬。他认为,学校本身一个工厂,生产产品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将来进入社会,别人对你的认可度。的确,蓝翔技校精准的办学定位拿出过硬的成绩。除了100%就业率,更有从这里毕业的百余济南农民凭电焊手艺拿到澳洲绿卡。这些足实惊呆了围观的小伙伴们。

  然而,职业教育就能把学生当成“产品”吗?成为“产品”的学生能否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和价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尊重、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看看媒体暗访中蓝翔技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无形中被打上严苛、冰冷的监管式教育烙印:周一至周六禁止外出、监控摄像头无处不在、宿舍走廊里有明显厕所臭味、地下超市几乎是学生喜欢欢聚的最后场所……这不禁令人反思,当校园失去温度变成技术加工厂,培养出的学生是否也会成为冰冷的个体?也难怪,几年前就有“蓝翔后悔书”的打油诗在蓝翔的各个qq群里传播,吐槽学校伙食不佳、实习辛苦等一系列问题。

  蓝翔技校的外围砌有一条3米宽的护城河,为防学生翻墙溜走,这成为将学校与外界隔开的一道界限。事实上,不少地区的职业学校位置偏远,远离城区。相比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职业素养教育方面多有缺失。一直以来,在“唯学历”的环境下,职业教育几乎沦为“兜底”的选择。在过度的功利导向下,重技术轻素养,甚至为管住学生而实施军事化管理,长此以往,学校文化建设将严重滞后,必然制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6月,职业教育的发展被提上国家层面的改革议程,摆在了愈加重要的位置。国务院指出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顶层设计已经出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质量更该有所保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其中尤其迫切的是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这关系到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长,能否转化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

  试想,如果仅仅是把学生看做技术加工厂上的“零件”,失去温度的职业教育又如何适应国家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只有当学生建立对自我的认同,技术过硬且满怀信心的走上工作岗位,高职学校才算完成其基本的教育目标,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职业教育 蓝翔 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