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成功三要素
提到高考[微博],大家相对最关注的还是考试,而不是学习和教育,对不对?我不是说这是个问题,相反倒认为这触及一个"真理",那就是考试不完全等于学习,学习好也不完全等于考试好——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崇尚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能力,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但它的内涵非常非常多,不可用考试来简单的概括,免得有人用“考得好,人生也没怎么样”来贬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反过来,考试也不是只需要学习好,我看到过很多小朋友,平常学得很多很苦考试却不见起色,或者平常做题灵光一到考场却歇菜,然后逐渐丧失对考试、对学习的信心——我很心疼他们,因为考试不是那样的,考试不是那样“学”的。
考试是个综合能力。回想我的考试之路,有三个重要的成功因素,学习底子不差,考试有谋、有勇。
人言说“有勇有谋”,为什么我把"有谋"放前面?因为考试最重要的是谋略得当,知己知彼之后制定最适合的战略,谋略缺失,即使具备考试需要的一切素质(冷静、合理分配时间、敢攻肯舍等)也是白瞎。更何况,谋略是平日里学习时应做的,但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点。
二、考试中的“谋略”
或许你要问了,我在高考时的“谋”是什么?拿我的数学考试来举例吧。我是个数学好的文科生,好到语、数、外三门主课的成绩考成了等差数列,130、135、140。135的分数在数学天才和理科状元看来不算什么,但这足够让我上清华[微博]。而且我考得很轻松,因为我有足够的时间来答题和检查,让我考到135——什么叫足够的时间,大家的考试时间不都一样?不,因为我直接放弃了最后一道大题,看都没看,这样我就比别人多了一道答题的时间来检查。
这就是我考数学的“谋略”,因为一般的好学生不会这么干。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谋略?因为我的数学底子不差,除了特别难和刁钻的,一般题不会丢分,这是“知己”。那数学考试的考卷是什么?一道题一道分,不同题的难度不同,可分值却是平等的,最难题的10分和几道简单题的10分是平等的,对不对?这是“知彼”。所以在数学模考稳定在120分之后,我重新思考了考试中每道题对我的意义。我想拿高分,但我不是天才,我不是每道题都会做,我也不是语数外文综样样都行,那我该怎么考?平时又该怎么复习?权衡下来,数学的boss大题只有10分,花费考场上宝贵的5-10分钟去死啃未必得到的那几分,却失去了保住前面简单题的机会,划不来。而大题不做,但前面都对,也有140,也很不错了,是不是?那好,谋略制定,考数学时放弃难题,守住基本面;平时复习不再主攻数学的高难部分,留更多的时间给我的弱项学科,去补齐水桶的短板。
没错,这里面存在一个思想是:在高考中,分数是平等的,数学大[微博]题的分和小题的分是平等的,英语的分和数学的分也是平等的,单科学得再强,在凭借总分论胜负的高考中,也不能决定胜局——这是高考的规则。考试其实是一个游戏,有明确的规则,那么按照规则来玩耍,便是考生最恰当的选择。别钻牛角尖,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学科,都有学得好的学科,当然也都有不喜欢的、没天赋的学科,可是越喜欢的越去学,越学不好的越不喜欢就越不去学,那这样的“学习”,在考试面前,实则是个“伪概念”。
或许你会想,我这样的谋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轻松松考到120分,所以制定谋略,对考不到120分的人根本没用。但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人总有擅长和不擅长,当这种不平衡遇到高考这样明确的规则时,我只希望,制定谋略能减少因不会学习、不会考试而导致分数不好的痛苦。
谋略不仅仅上面说的那一种,比如首先要了解你自己,每个学科那些学不懂、经常错的题目是什么(当年我给每个学科整理的错题本,现在想来就是大数据啊亲!),不喜欢的学科里面哪些是稍稍用力不太头疼就可以得分的,擅长的学科里面哪些部分是明明会但考试却丢分的,等等;其次要了解考试和考场上人的状态,每个学科考卷的结构、风格、容量,答题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节奏,在每道题花费多久时间,既能保证正确率、又不至纠缠太久,等等。待“知己知彼”的工作完成,再push自己有针对的去学习、去练考,就相对容易了。并且这种方法很容易是成绩和学习看到起色。我最心痛听到的消息,是有同学在考卷的某道题上卡了壳,或某些题出的稍微难一点,就导致发挥失常而满盘皆输的,这样的失误,太不值得。
三、高考是一场历练
我一直认为,高考是一场历练,是在踏入成人社会之前遇到的第一个真正要对自己负责的事情。其实,今后的人生和生活,到处都要面对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常常要同时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时时都要面对自己的短板。那么从高考开始,学会制定恰当的谋略,获得相对最佳的结果,减少自己不必要的痛苦,人生会变得快乐很多。
现在回想,那时18岁的我,能制定这样的谋略,而且的确有勇气照着谋略去做,我蛮佩服自己。而最后能取得还不错的效果,或许是对这份清醒认识的奖励吧。
希望与你们共勉。加油哦!(《教育面对面[微博]》栏目向清华学霸张小熊约稿)
推荐:
专家一对一报志愿服务高考志愿填报很大程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和人生走向,面对错综复杂的志愿迷局,盲目瞎报容易“损分折业”。
新浪教育[微博]频道特推出“高考志愿通平台”http://zhiyuan.edu.sina.com.cn/,提供专家一对一服务:具有多年志愿填报指导专家(包括2015十大“新浪五星金牌高考志愿咨询师”),依托强大的高考数据系统,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特点、家庭状况及报考倾向等,一对一制定一份最具实用性的个性化报考方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