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篇鸡汤教会我的25件事

2016年05月12日09:34   教育专栏  作者:LinkedIn  

  上高中的时候,老爸为了暗示我好好学习,买了一套当年很火的《等你在北大/清华[微博]/复旦[微博]…》系列图书。草草翻完,觉得人家的故事本人完全不可复制。最终他们也没有在任何一所名校等我。等我后来读研[微博]到北大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就又跑到哥大哈佛普林斯坦等我,追不上了。不过对类似成功案例的分享自此没有留下好印象。

  所以当2015年我开始在 LinkedIn 担任小编之后,我发现我做的文章被大家冠以“鸡汤”的名号,一开始我是拒绝的。LinkedIn的鸡汤,能叫鸡汤么?什么 career advice,什么 personal development 之类。引得同事都哄笑起来,小编的桌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算下来,2015年我大概写了看了3000篇所谓的鸡汤文,不管你怎么说,这些文章确实打动了我。而且,我们用这些鸡汤灌溉出了一个百万+的大号。对不起,高尚的人们,鸡汤确实是第一生产力。

  此外,还有不少是我在这间世界上最懂职场的公司学到的其他mindset。我把其中的25点抄了下来,贴在我写字台前面的墙上。

  1.我们为什么焦虑?

  据说35岁以下的中国人几乎人人焦虑。但“焦虑”这个词太模糊了,我们只能感受到它,却不能辨明它。

  如果焦虑是一种能量,2014年我工作第二年,当时的焦虑值恐怕可以给整个大望路地区供电。直到后来我见到了如下有关焦虑的阐述。

  这个图的纵坐标代表了我们所承受的挑战的强度(Challenges)。横轴代表了我们的能力水平(Skills)。

  我们可以看到标出了A1,A2,A3, A4四个点。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我们职场上的四个状态。

  ·   A1:自身能力比较低,承担工作责任小

  ·   A2:自身能力比较强,承担工作责任小

  ·   A3:自身能力比较低,承担工作责任大

  ·   A4:自身能力比较强,承担工作责任大

  当我们面对的工作挑战超过我们的能力时,我们所处的就是图片左上方的区域A3(anxiety),我们会感到焦虑。反之,当我们的能力大于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时,我们就处于右下方A2(boredom),这时我们会感到很无聊。

  当我们的能力和所面临的挑战相匹配时,就会处在心理学家所说的“最佳状态”——既不感到过分无聊也不感到过分焦虑。

  发明这个模型的人名叫 MihalyCsiksgentmihalyi。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也以为打错了,查了下才知道人是著名匈牙利裔心理学家,Flow这个概念的缔造者。不知道怎么念?来,Follow me:Me-High Chick-Sent-Me-High。

  下次如果还有人和说他很焦虑,不妨让他再想想:你到底是无聊,还是焦虑?

  全文:比起职场焦虑,沙尘暴根本不算什么 

  2. 没人会在意,真的

  后来我终于换了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惶恐。好友 Amanda对我的分析是,每次换一个环境,我大概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才能不那么紧张。我觉得很正常:刚到一个新的公司,你是不是也总觉得所有人都在看着你?你谨小慎微,所以连去趟厕所都觉得是不是太频繁了?

  真的,不要觉得大家都在关注你。没人会在意的。

  即便是你今天入职明天就走了,也没人会在意的,即便你在这个地方打拼了20年,也没人会在意的。

  即便有人在背后讨论你,那又如何呢?每个人都且在自己的道路上狂奔呢,他们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不是你。所以,不妨自在点吧!

  3. Feelings are not facts

  Feelings 是个神奇的错觉。我们总是被自己的感受牵着鼻子走,但请时刻提醒自己,你现在感受到的不过是你的感受,它不是事实。A fact is a piece of data subject to objective, independent, and sometimes scientificverification. A feeling doesn’t have to meet any of these tests。

  事实,它是存在于我们的感官之外的。

  4.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这句话是 team 里一位前投行大美女每天挂在嘴边的话。细想起来很有意思,虽然工作上的细节要抠要讲究,但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亲爹亲妈,哪件事哪个人也经不起你太过推敲。对,和目标无关的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5. 生活就是苦苦挣扎

  据说这话来自马克思。

  去年开始,老板要求我们每周交读书笔记。第一周我读的就是 Ben·Horowitz 的这本《创业维艰》。

  当时的我正挣扎于每日的文章是否能10w+的焦虑道路上。常常每天晚上惊醒五六次,头上长满了包。有一天从1点到6点,基本每个整点都醒来查看前一天晚上的文章阅读数。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几乎流下泪来:

  “生活就是苦苦挣扎。”

  “挣扎是人们问你为什么不退出,你却不知怎么回答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食之无味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在和别人谈话却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时的状态,因为你一直在挣扎。

  挣扎是你想结束痛苦时的状态。挣扎就是痛苦。

  挣扎是你去度假,想放松心情却使心情更差时的状态。”

  “从史蒂夫·乔布斯到马克·扎克伯格,所有出色的企业家都会经历挣扎,而且是苦苦挣扎,因此,人人都会挣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挣扎成功。你也许会挺不过去,这就是挣扎的恼人之处。挣扎是成就伟大的竞技场。” 

  看完上面这两段,我释然了。在读书笔记里我记的是:“生活就是挣扎,只要坚持下去就有转机。太tm正能量了。”

  6. 世间胜负,主要看能不能挺

  不过有关“挣扎”的这段阐述很容易就让我联想起了多年前看的《曾国藩》,唐浩明写到曾国藩告诫李鸿章时说他:世间事谁胜谁负,有时就看能挺不能挺。

  一样的道理。

  7. Exponential Growth

  对很多人来说,指数型成长不是个新词,但对我这么老土的人来说一定是。据说有这种感受的人都不太好过,但你不觉得很羡慕吗?

  8.接受别人和你是不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

  这句话来自彼得·格鲁克,出处是那篇经典的《Managing oneself》。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有自己的长处、做事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你要对你的人际关系负责。

  原文:你的职场上限究竟在哪里? | 《哈佛商业评论》史上最佳文章

  9. Two Kinds of Judgements

  这个有趣但极其关键的观察来自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这篇文章刷新我三观的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篇某思想某代表某发展观。

  他发现,当人们对你我进行评判时,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评判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精确和公正,而另一种并非如此。

  第一种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要对你进行精确的判断,这种类型的评估包括法庭裁决、课堂上的成绩,以及大多数竞赛性质的东西。我们小时候受到的评估(那些考试)几乎都属于这一类;而也正因此,我们在便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所有的评估都是“为了”对我们进行“精确的判断”。

  而当我们成年后,巨大多数的评估都是这第二种:有评判,但它 judge 的过程是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这种评估并非要对你进行“精确的判断”,它只是人们为达成其它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类型的评估简直包罗万象,包括招人、谈恋爱、投资决策。这类评估即使有所谓的“打分”,但也不能反映你的真实特质。

  简言之,99%的评估都是第二种。而我们却执拗地认为还有分数这回事。那个没选择你的HR,那个没买你东西的顾客,那个没让你升职的老板,他们不是在心里给你打了59分,他们的目的不是“公平评估”,千万不要再坚持受害者心态:实际情况是,那个没录取你的HR只是想尽快为这个职位招到人,完成TA今天提前下班的KPI。

  The judgement is not really about you。

  有点绕。

  原文:为什么期待“公平”只会让你在职场受挫?

  10. 每个人都希望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然后呢?

  去年夏天,纽约时报和亚马逊的撕逼仍然历历在目。NYT潜入亚马逊内部报道称:“走出会议室,你会看到一个成年人掩面而泣。几乎每一个我共事过的人,我都曾看过他们桌上的泪痕。”

  一个名叫张丹的硅谷耿直Girl随后发表了一篇《在 Amazon 被骂成狗》,写了她在亚马逊挨骂但飞速成长的经历:“每个人都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但是没有冲突,没有不满,没有人告诉你你其实很一般,很多时候我们就只会温柔滴待在原地,很多年。”

  温柔相待有时候真的只是迷幻药吧。

  后来我们转载了张丹这篇文章,并和她成了好朋友。前两天她回国,还一起拍照蛤蛤留念。

  原文:职场上,有一种“挨骂”叫成长

  11. 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

  这个提示仍然来自彼得·格鲁克,出处还是长文 Managing Oneself。

  原文是这么说的:

  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运动的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会产生摩擦,这是一条自然规律。

  无论对人类而言,还是对无生命的物体而言,都是如此。

  礼貌,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说声“请”或“谢谢”,记住某个人的姓名或者问候其家人——这样的小事能够让两个人共事,无论他们是否彼此喜欢。

  聪明的人,尤其是聪明的年轻人,经常不明白这一点。

  如果回馈分析显示,在需要与人合作时,某个原本工作出色的人会屡屡失败,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得体——也就是说,没有礼貌。 

  人类一边要安慰自己被骂成狗是 okay 的,另一边又要礼貌待人。没错,这世界就是这么惨无人道。

  12. Think Outside the Box

  我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没有创造力的人,直到认识了 Quora 和知乎。

  Quora 上有人问,所有人都在说,我们应该 thinkoutside the box,那么到底什么才是outside the box 呢?

  有人以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真实案例做了回答,简单说起来就是:

  “当遇到问题时,先找出看起来最明显的解决方法,然后将它排除掉。好,现在可以开始思考其他的解决方式了。”

  被排除掉的那个解决方案是看似最简单易行的。但如果你想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妨将这个排除掉,看看别的路子。

  用这个办法,我排除掉了那些看起来显而易见的标题,起出了更好的。

  原文的案例很有趣,在这里:如何用1块钱赚到100块?斯坦福大学是这么教的

  13. Sweet Spot

  原谅我无法把这个词翻译为“甜点”,真难听。

  如何判断你是否走在人生的正确轨道上?这应该是我创造的第一篇10w+文章,答案来自Tara Hagan。如今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当时却有醍醐灌顶之感。

  判断你的人生轨道,无非是找到你的 SweetSpot(当时译作“最佳领域”)。所谓的 SweetSpot,就是你热爱的、你擅长的、以及社会价值所看重的内容恰好所重叠的领域。

  继续摸索。

  14. 我们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穿的却是不同的鞋

  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穿的却是各自的鞋。

  我们住在同一栋楼里,看到的却是不同的风景。

  ——德里克《云端之上》

  迟早有一天你会知道,即便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一样,他们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

  15. 你周边的人以无数难以察觉的方式改变着你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当你人生完全浸入到另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中去事,那个人对你的影响就变得非常关键,而且这种影响将绵延持续。

  最重要的是:你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那个人,会通过一种你可能想不到、甚至不易察觉的方式,慢慢地改变你。

  The people you spend the most time with will change you in ways you cannot anticipate or ever fully understand after the fact。

  谨慎选择你的朋友。

  16. 从你的时间消耗判断你的重心

  有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看重什么,问自己?也没有答案。此时不妨从你的时间消耗上来体验。你看重什么,你就会在其上面投入精力。反过来,哪些事情与你息息相关,你自己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投入程度。

  如何区分你对每件事的投入程度?

  我司老板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小伙伴 Ben Casnocha 在总结自己从Reid身上学到的16件事时提到,如果将你的每一件事都比作是一个项目,你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差别可就大了去了。这儿有区别项目投入程度的方法:

  主导——你在主导整个进程。你有控球权。董事会——你可能是个投资家。和主导此事的人经常会面。即使没有被要求,你还是会思考这个项目。投资人——你是个这个项目的支持者(经济上或时间上),但你在项目中并不活跃。你只是和主导者偶尔见面。如果你被要求做某事,你能够帮上忙,但你并不用时刻跟进。朋友。你可以和这事儿的主导者偶尔聊聊。但离开了,你就不用再想着这个项目了。当然,最低程度的参与就是,这事儿和你完全没关系。

  下一次你参与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任何事)的时候,考虑一下:这件事和你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

  17. 勇气也是锻炼出来的

  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去采访,在人门口犹豫了20分钟,愣是没敢进去。想让对方配合我说句什么话都不好意思。到2年后我已经脸皮厚到随便在什么地方冲上去拉住一个人就开始问,脸皮都是磨出来的,勇气都是练出来的。

  去年在team里做了两次分享,每次都紧张得不行。前辈不动声色地和我说:没事,多练两次就好了。

  于是我就把这句也贴上去了。

  18. It’s Only Too Late If You Decide It Is

  有个叫句子迷的网站,还有几个专门发电影台词截图的微信公众号,做 LinkedIn 中国微信的时候,我没事就会去看看翻翻,收藏几张图,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很多话如果你我说出来,甚至写在白纸上,可能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如果配合电影的故事和画面,总会让人心潮澎湃。

  比如这个豆瓣 Top 250 电影多年排行第一位的《肖申克的救赎》。

  It's only too late if you decide it is.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19. Give it five minutes

  这是 37Signal 创始人 Jason Fried 多年前发表在自家公司博客上的小文,当年便很受欢迎。后来 Medium 走红,他又搬到了过去。

  和“三思而后行”不同的是,这里的是“等五分钟”,是指我们总是面对这样的一种冲动。当别人提出一个观点或想法的时候,我们本能地就容易 say no。

  Jason Fried 写道:A few years ago I used to be a hothead. Whenever anyone said anything, I’d think of a way to disagree. I’d push back hard if something didn’t fit my world-view。

  直到某天,他遇到了一位改变他的 Richard Saul Wurman,他又像往常一样不假思索地各种大发疑问。

  Richard 告诉他:It’s fine to disagree, it’s fine to push back, it’s great to have strong opinions and beliefs, but give my ideas some time to set in before you’re sure you want to argue against them. “Five minutes” represented “think”, not react。

  这世界上有两件事完全不需要任何技巧:第一是花别人的钱,Spending other people’s money;第二是驳回一个想法,Dismissing an idea。

  所以我也反复提示自己,当小朋友和我说想法的时候,一定要憋住、憋住,不要直接质疑,不要直接否决。

  原文在这里:https://signalvnoise.com/posts/3124-give-it-five-minutes

  20. 轻·重·缓·急

  和生活一样,我们工作的一项核心能力是排列优先级的能力。

  下面这个图人人都见过,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这样想清楚了呢?

  春节回家时和表哥讨论,他将这件事简化为汉字中的“轻重缓急”。

  四个字,对应这四个象限。非常奇妙。

  21. Efficiency vs Effectiveness

  看了前面两点,你肯定能猜到:我曾经是个狂热的“效率”爱好者,每天我都会竖起耳朵收集各种与提高效率有关的讨论。

  “Pocket!! IFTTT!! Evernote!! Wunderlist!! "(当然这几个软件确实我现在每天离不开的)

  然而我直到后来才认识到,真的会有“瞎忙”这件事存在。

  无论你用多少力气将做事的速率加快,如果你不去思考到底哪些事情会对你的工作更有价值,你永远都只能是个执行者。按照李笑来的话:“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我才开始认识到 Effectiveness 和 Efficiency 的区别。

  Effectiveness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Efficiency is doing things right。

  Effectiveness is goal orientation. This is picking something to do. This is doing right things—picking a goal and doing that goal. Efficiency is doing things in an economical way, process-oriented. When you realize those two things are different, it becomes an extremely powerful tool that you can use。

  22. Automatic Your Work

  这一点告诉我的是,少做重复的事情。

  “每当我做的东西反复超过5遍时,我就会反思,是否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程序来为我做。”

  比如,每周都要发一封格式相同、只是数据不同的data review?或者,你已经和我一样曾经Ctrl+C/V按坏了笔记本键盘?

  如果你不会编程,最好和我一起去请教我们的数据科学家萍萍;如果你不认识萍萍,那么你最好花钱去认识一下他。

  这个建议来自这一篇文章:你一直以来很努力,但都用错了力气

  23. 如何真正管理你自己

  彼得·格鲁克的经典之作《Managing Oneself》教会我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框架:如果你要良好地管理自己,你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

  他给出的框架是:

  What are my strengths?

  你的长处是什么?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

  How do I perform?

  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可能比“我的长处是什么?”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就像人们从事自己最拿手的工作容易做出成绩一样,他们要是采取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方式也容易取得成就。通常,几个常见的个性特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方式。 比如,你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

  How do I learn?

  我如何学习?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你的工作方式。另外,不要从事你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工作。 "Do not try to change yourself—you are unlikely to succeed. Work to improve the way you perform."

  What are my values?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备感沮丧,工作效力低下。价值观是并且应该是最终的试金石。

  Where do I belong?

  我属于何处?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大多数人,尤其是很有天赋的人,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他们将身属何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What should I contribute?

  我该做出什么贡献?我们不能走回头路,让别人来吩咐、安排自己要干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必须考虑三个不同的因素:当前形势的要求是什么?鉴于我的长处、我的工作方式以及我的价值观,我怎样才能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出最大贡献?最后,必须取得什么结果才能产生重要影响?

  24. THIS IS WATER

  This is water,这是水。

  这是已故美国作家 David Foster Wallace 2005年在Kenyon college毕业典礼上做的毕业演讲中,开篇使用的一个比喻。Wallace 以两条正在水中的小鱼开场,一条老鱼游过来问他们:"Morning, boys, how's the water?"

  两条小鱼非常费解:"What the hell is water?"

  我们就是那两条生活在水中,却丝毫感知不到“水”之存在的小鱼。而我们所受的一切教育、读的一切书、做的各种思考,无非都是在帮助我们理解了如何去思考,让我们掌控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有意识(Self-awareness),知道什么对你是重要的,学会控制你的想法。你需要时刻保持有意识的状态:This is water。而其反面,正是无意识,是默认设置,是汲汲营营,是争斗,是一切想法都依照动物本能。

  作为文学家的 Wallace,演讲全文几乎就像写作那样流畅自然。难怪后来有人直接用他的现场演讲录音,配成了一个真人版This is water,在Youtube上名噪一时,这个演讲,自然也成为了各大榜单上史上最受欢迎的美国大学毕业演讲。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看过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场演讲。在我最低落的生活阶段,每天在健身房我都要听上两遍 Wallace 声音:It is about simple awareness - awareness of what is so real and essential, so hidden in plain sight all around us, that we have to keep reminding ourselves, over and over: "This is water, this is water."

  这篇文章后来在LinkedIn中国的账号上得到了200万的阅读,很开心它影响了200万人。

  25. 2015年的两大收获

  在2015年年底的时候我问自己,这一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了想,有两件事:

  Emotion could be controlResult driven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总是有很多不开心的时间,这些时间里又有80%的时间是 Self pity。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曾经有过很多年轻的时光都浪费在了怀念过去迎风流泪上了?仿佛每过一段时间就得有一个这样的情绪释放。

  我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情绪不可放任。情绪的可控性比你想的还要简单。如果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处在下坡的边缘,我往往会去健身房大跑6KM,出来的时候,天高云淡、浑身清爽,负面情绪也早就不知道去哪了。

  而 Result driven 则是纠正我以前做事的坏习惯,很多时候我们是做了“别人让我们做的事情”,对结果毫不关注。这样的日子过得轻松,然而很快你会发现一个月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了,到最后,不追求结果的做事方式贻害的只是自己。

  原本只是想列下25个 Bullet Points,没想到最后写成了年度总结,而且啰里啰嗦讲了这么多。

  曾有这样的说法:市场上有两种买家,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

  头一种买家,因为考虑到自己缺乏知识,不明白价格与质量存在的可见联系暗示着什么,有时能够限制自己的损失。

  生活中应该也有两种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我的目标就是从后一种变成前一种。

  虽然我所能理解的,都是简单的道理和常识。然而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我所能理解的,都是简单的道理和常识。然而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本文为LinkedIn领英原创,作者许骏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白领 心灵鸡汤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