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孩子过招 智慧的家长如何应对

2016年12月05日10:57   教育专栏  作者:周成刚在路上  

  编者的话: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对很多家长[微博]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甚至有点斗智斗勇的感觉。进入叛逆阶段往往意味着孩子开始走向成熟和独立,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而在这个阶段是否能顺畅沟通也为日后的亲子关系奠定基调。面对逐渐自闭、爱顶嘴、易起冲突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本文中,来自耶鲁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多位心理学家给出了建议。

  辩论中最可怕的对手莫过于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了。十几岁的孩子踏入所谓的叛逆期,与家长的战争开始“打响”。他们变得更加独立,自我意识也更强烈,容易冲动,喜欢刺激,并对外界评价非常敏感。这种混乱的局面往往会让家长措手不及,因为这和青春期到来前那种温和的局面大不相同。

  对父母来说,有效地与十几岁或是二十几岁的孩子的争论,是一门必修课。从屏幕时间的控制、是否能在外过夜这样的具体问题,到有关性、酒精等青春期面临的大问题,都可能是争论的焦点。

  孩子会争辩是好现象

  孩子总爱争论、不听话,这会是一件好事?治疗专家给出了一种观点:孩子喜欢争论,正是一种健康的表现,他们在学着如何处理不同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成人后必备的技能。这个阶段的开始,意味着孩子开始真正脱离父母,追求更加独立的自我。

  “如果在家庭中,压根没有出现过争论,这反而令人担忧。”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市家庭心理师布拉德·萨克斯(Brad Sachs)说:“而对于那些性格更温顺的孩子来说,他们也许并不需要经过非常激烈的叛逆期,就能过渡到成人阶段。”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卡尔·皮克哈特(Carl Pickhardt)还提到,孩子在争辩中提出的那些论点,正是给家长们提供了解孩子的渠道,你会知道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什么对孩子才是重要的。他说:“你肯定不想要一个什么都不说,一直很神秘的孩子。” 

  与孩子争论需要方法

  当孩子又发起争论,家长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呢?心理学家总结了一些关键策略。

  1. 适当让步

  首先,家长应该明确自己在什么事情上是能妥协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和儿童精神病学教授阿兰·凯兹丁(Alan Kazdin)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这样想来做决定——这件事真的会影响到十年后吗?然后,在那些只是暂时性的事情上做出妥协(比如化哥特妆和满屋子的脏衣服),但在那些长久性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比如纹身)。

  凯兹丁说:“父母常错误地持有一种悲观的想法——如果我在这件事上让步了,一切都会搞砸的。但毫不让步往往会产生更多的隔阂,因为父母越是严格不留情面,孩子更有可能和他们对着干。”凯兹丁建议,家长们在拒绝孩子的请求时,应该同时提供替代方案,供孩子选择。

  2. 设置底线 

  对于孩子无礼、不尊重人等言行,家长决不能容忍,可以提出警告,如果继续这样说话,对话将无法进行。但是,在孩子表现得体的时候,给予他们表扬也很重要,鼓励的方式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更有效。

  3. 保持冷静

  尽管有时候,我们的确会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是冲着孩子吼叫确实没有一点好处。孩子会感觉受到威胁或是压制,在这样的情绪下,他们很可能并不会注意听父母在讲什么。而这种怒吼式的教育法也许还会对孩子性格和心理造成影响,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出现问题。

  重视同龄人的影响力

  家庭教育专家说,家长需要拿捏好度,对孩子不能太仁慈也不能太严厉,太仁慈树立不起权威,太严厉则孩子太压抑。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瑟夫·艾伦(Joseph Allen)提到,在父母与孩子交流不那么顺畅时,同龄人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创造有利于成长的交友圈和生活环境。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斯考尼克夫妇有一双儿子,在家里,他们会给予13岁的科尔宾和11岁的凯充分的自主性,比如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可以自己玩或是找朋友。同时,两位家长也有不容动摇的准则,他们坚决不允许两个男孩子和吸毒、喝酒的孩子混在一起,并且两个孩子要参与重要的家庭活动,比如互相为对方参加的体育比赛助威。

  当科尔宾想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去见朋友,而不想跟父母一起去给弟弟的功夫锦标赛加油助威时,斯考尼克夫妇并没有让步。八年级的科尔宾据理力争:“我真的是支持他的,但是我不认为去现场看着他就是支持他。”争论一直持续,直到斯考尼克夫妇跟科尔宾说他必须要一起去,否则不能使用手机和电脑。这招奏效了。而这次的争论,不仅让科尔宾明白了父母的要求,也让弟弟凯耳濡目染,从而节省了家庭的教育成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青春期 孩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