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与傻子:王林现象的心理解读

2017年02月14日11:10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几天前,曾经红极一时的“气功大师”王林死了,留下的是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的“王林现象”,只不过现象的主角可能会换成“李林”或者“王木”之类,而现象的本质也可能不会是“骗子+傻子”那么简单。虽然王林之流是真的骗子,我也不大相信那些拜访王林、与王林合影的政商娱各界名流都是真的傻子。

  我们不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王林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造神,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

  或者说,王林(们)也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而有意无意地造出的“神”。

  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父亲带我去见一位佛教长老长乐和尚。长乐和尚当时是我故乡的一座名山——三楚第一山:东方山——的住持长老,因为父亲曾经为东方山上 的主庙修过几尊菩萨而与长乐和尚成了朋友。见到长老的时候,长老从菩萨前的供案上取了一些点心给我,对我说:“吃吧,这是开过光的,是佛给你的”。我当时 的心里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神圣感。虽然点心的味道没什么异样,但感觉却有些不同。每当父亲很真诚地祭拜他自己雕出的菩萨时,我也曾笑话父亲:“明明是你用 泥土和木头雕出的东西,你怎么还那样膜拜它们呢?”父亲却说:“没雕之前只是一般的泥土和木头,但雕出来以后就是菩萨了”。父亲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但他 的虔诚却留在了我的心里。

  是的,有时候,一样东西,明明很平常,说不定那里都可以(买)得到,但你却很珍视它,甚至当成无价之宝(比如定情信物),或者,你明明知道是假的,但你也 会把它当成真的去信、甚至去膜拜,比如泥(木)雕的菩萨。你所珍视与膜拜的已经不是这样东西本身,而是它所包含的深情与神佛的象征了。至于这些“东西”或 有形或无形,或物体或人身,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的心理需要或寄托的满足。当若干个“你”有这种求神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恰恰能够被王林(们)以 不同程度甚至虚拟地满足时,具有“神功”的大师——王林(们)——就会来到“你”的面前,准确的说,“你”就会被这些“神人”吸引过去,吸引的“你”越 多,这些“神人”的能量就越强、光芒就越是耀眼,然后呢,自然又会吸引更多的“你”,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恶性循环中,一个一个的“神”也因此形 成。或许,这些“神人”最初只是想通过一些江湖骗术混口饭吃,而后来的结果,说不定连他们自己都根本不曾预料、甚至挡都挡不住就被推上了神坛,他们在开始 的惶恐与窃喜中逐渐适应、进而膨胀,到后来甚至都不用再行任何骗术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到无数的“你”了。

  这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如果是正常的、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加以满足,那么,像王林一样的“神人”就不会有市场,更不会发生由“神人”演变成“神” 的过程。关键是,有些人的需要已经偏离常态了(与王林关系密切的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需求是“一辈子不倒”),这种非现实的需要也就只能通过“神”来满足了。在现实的条件下,具有这种非现实的或者说变态的心理需要的人实在太多,因此,王林现象的反复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2、从众效应与群体思维:与智商无关

  在与王林合影的众多名流中,有官员、有商人、有明星,如果说这些人都是智商很低的脑残,显然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因为官员中有中外政要,官阶之 高,高到不能再高(外国总统、中国的多名部长以及正国级领导人);有商界精英,拥有的物资财富多到不能再多;有影视明星,名气之大也大到不能再大。这些名 流的智商不仅不低,而且显然远远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为什么这么多见过大世面的各界名流,在有意无意间就成为将王林推上神坛的帮凶了呢?难道他们真的辨 别不了王林的那些连普通人一眼也能分辨的骗人的小把戏?

(从众效应:阿希实验)(从众效应:阿希实验)

  不全是,或不一定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特定的压力情境下(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的排他的小群体中),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从而选择与群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的行为,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从众效应,而根源就在于群体思维的一致性要求所导致的一致性行为,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不一致的行为所导致的群体内压力。试想一 下:大家都认为皇帝穿着好看的新衣服,如果你认为皇帝根本就没穿衣服,你就得承受来自大家的指责和嘲笑这样的群体压力,因为只有你是异类,或者,你的眼光 和水平与小孩子无异。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揭穿皇帝的新衣骗局的会是一个小孩了。

  因此,当同属于一个群体(名人圈、朋友圈)的几个人相邀去看看 传说中的“气功大师”,你不去就会显得另类,去了以后,大家都跟“大师”合影了,就你一个人不跟他合影,同样也会承受没必要的压力。更何况,如同交际花一 般的王林还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人脉,让你的圈子变大,让你的收益更多,你又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让王林引以为豪的与众多名流的合影,谁知道有多少是他单方面 精心策划的结果呢?合影不合影,对于双方的意义显然不一样,否则,王林“大师”就不会那样把合影当宝贝,不仅弄几间屋子专门展览他和名人的合影,而且还三 次出版他和名人合影的写真集。可见,与名人合影也是王林扬名“大师”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还有一个基本的关于压力的心理学常识需要普及一下:在高 的压力状态下人们的智商通常会暂时性的急剧下降(甚至为零: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有过紧张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的体验?)。在这些与王林合影的众多名流中,与 他关系不一般的也不乏其人,我们可以想象,他们该是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才让他们的智商降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竟然与王林为伍!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找 到了王林“大师”这样的救命稻草试图缓解自身的压力以后,又将自己名流圈内的资源送给了王林“大师”,让王林的“神”性瞬间扩大了。

  因此,我虽然不相信这些各界名流是真的傻子,但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中的部分人智商暂时下降而成为临时傻子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注意,这与他们本身的智商无关,而与特定的情景——圈子——有关。我这样说如果还有点模糊不清的话,请大家回顾一下伊拉克虐囚事件:那些原本正常的美国大兵,为何会有那样变态的行为?或者,看一部电影《死亡实验》,该影片的原型来自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斯坦福模拟监狱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王林圈子里的聪明人看起来又那么傻。

  3、事后聪明偏差与事外聪明偏差

  人们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偏见,就是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预测能力。这种偏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事后聪明偏差”,通俗地说,就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对于已经有了定论的王林现象,我们常常会说“我早知道会是这样的”“他明摆着是骗人的”诸如此类的话。可实际上,事前这样想或者这样说的人其实并不多。

  其实,还有一种与事后聪明偏差相类似的但却是更普遍的偏见,我把它叫做“事外聪明偏差”:一个人通常会过高估计自己作为当事人的能力或聪明程度。在王林事件的众多名流中,我们总以为如果换成“我”,“我”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弱智,仿佛“我”一定比他们聪明。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是当局者,说不定“我”比他们还要迷得多呢!

  我记得大概在86、87年前后,也是气功热热遍全国的时候,当时的我正在中国农科院读研,听说院里(官方)邀请“气功大师”张宏堡(当年全国 闻名的“气功大师”之一)来中国农科院做一场“中华养生益智功一步功”的大型讲座,于是就和导师以及几位同事、同学一起也去听了那次讲座。在可容纳近千人 的礼堂里,不仅是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场面之火爆难以想象!起码比纯学术的讲座要火爆很多。现场听讲座的人都是以教授、研究生为主体的高级知 识分子,而同一时期在中国科学院、北京高校的类似讲座也是一样的火爆。有一个细节我清楚地记得:张“大师”让现场的每个人举起右手,将手掌张开对着讲台, 做好准备,接受他发功,大约几分钟后,再让大家伸出左手,左右手手掌合拢,看是不是右手的手指头比左手手指头明显长了?我身边的一位老师在比较双手后惊呼 不已:“咦!真的长了许多呢!”有这种发现和感觉的人显然不在少数,我的右手指只是略略地比左手指长了一点点,但情绪上也明显地受到身边听众的影响和感 染。在音乐声中,张“大师”证明他发的功被大家收到了,因此接功的右手手指头变长了!言外之意,如果你的手指头没有变长,证明你接功的能力不强,而与他的 发功能力无关。在这样强大的心理暗示(实际上就是催眠) 下,谁又会说自己没有接到大师发来的功呢?这样的小把戏,事后想来你会觉得十分滑稽,因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将一只手举起来并用力张开手掌几分钟后,你 的手指头都肯定会比放松的另外一只手的手指头要长(不信你现在就可以试试,如果你的手指头变长了,可千万别以为是我现在通过网络给你发功的结果,哈 哈!),而这样的结果与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为什么当时人人都像傻子,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出这一点呢?依然是群体思维在作怪。回想文革十年,不也像一场全国性的长期的政治催眠吗?在这种强大的催眠气场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对抗群体思维而说出或做出与主流的群体思维不一样的言行呢?

  因此,每一个高智商的人,在一定的情境下也有可能变成傻子。也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指责或者嘲笑这些与王林“大师”合影的名流弱智、脑残。

  4、不要脸加上小聪明

  小时候,常听老家的长辈们在评论某人时说这样一句话:“人无廉耻,百事可为”,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是说一个如果不顾廉耻,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

  再来看王林“大师”。别看他平时西装革履人模人样的,也不用想他在成名之前或者私底下是什么货色,只看他几乎赤身裸体(只穿着裤衩)在众人面前像跳梁小丑一样的恶心表演,你就会自叹不如,起码我做不到。至于故弄玄虚、自吹自擂、瞒天过海、睁着眼睛说瞎话等,都需要“不要脸”的胆量,这份胆量还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而这正是他们自我宣传的最有效的广告。

  仅仅不要脸还不行,还必须有点依靠小聪明学 会的能够唬人的“真本事”。王林“大师”的拿手好戏就是“空盆来蛇”“空杯来酒”,这些对于玩魔术的内行人来说根本上就算不了什么的小玩意儿,对一般人却 很管用,非常有利于增加“大师”的神秘性。如果有一次瞎猫碰上死耗子,在玩这些小把戏的时候碰巧把某人的怪病治好了,那他做广告的资本就会无限放大,本来 就可以“把无说成有”(对一般人而言,就是从0到1的突破,可以想象多么不容易!),“把有说破天”那更不是问题了。

  因此,像王林这样的“大师”之所以出名,除了外在的“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之外,他们内在的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不要脸”的胆量和小聪明学得的小把戏。

  5、明星减压,寻错了道

  对于以王林为核心的名人圈来说,这个圈子的功效肯定不限于交际,他们以为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还可以得到支持、让自己放松、甚至还期望通过“大师”来解决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我只能说他们真的走错了方向,寻错了道。

  在谈起王林现象的时候,我的一些心理同仁们常常有些愤愤不平,不平的对象当然不是王林,而是那些名人、明星,有点像鲁迅对待阿Q的感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的问题找心理咨询师不就解决了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花的钱又不多,可为什么却偏偏跑去找王林这样的江湖骗子呢?那不是饮鸩止渴吗?

  我也在思考。我觉得至少有下面两点原因吧。

  (1)讳疾忌心的偏见

  虽然这些名流走近王林的原因我不清楚,但只要是主动走近王林的,除了因为好奇心或者出于简单的交际原因外,我敢肯定的是,他们想找王林解决的问题十有八九 都是跟心理有关的。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心理学的根深蒂固的误解和偏见,很多有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人,不仅不主动求助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甚 至拒绝承认自己的心理问题,有的还意识不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在压力很大但抗压能力却相对不足的娱乐圈中,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加上他们错误的减压方式(比如迷信、酗酒、乱性、吸毒、忍受、暴饮暴食、自虐等),不仅不能有效减缓压力,还带来了更多更大更严重的循环压力,因此,娱乐圈中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屡屡发生、因为处理不好亲密关系而导致频繁离婚的也并不少见,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如果及时处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真的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2)心理现状的不足

  中国心理学的现状、尤其是应用心理学(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还不完善,有资质、有经验、有能力的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个 不足是,中国国内对于心理学的正向宣传还远远不够,而一些借用或盗用心理学的(比如成功学、传销、灵修、以及江湖术士等)却在用心理学的方法不停地误导甚 至害人,从而更增加了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误解和抵触。令人欣慰的是,由国家卫计委牵头,与中宣部、发改委、教育部等22个国家部委于2017年1月19日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性意见》,我也因此写了一篇短文《中国心理学的春天来了》(请见公众号“大家心理”2017年1月20日文章)。

  虽然中国心理学的现状正在迅速转好,但依然需要一个过程。我期待有一天,人们对于心理问题也能像对待感冒发烧一样,该防的防,该治的治。那时候,王林现象或许也就不成其为现象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心理学王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