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学弟:希望你也可以做独立真实的自己。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常常提起的 “别人家的孩子” 吗?
他们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好,见到长辈会礼貌地打招呼,性格外向开朗,走到任何地方,都会瞬间成为焦点…… 他们是其他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 “榜样”,是同龄孩子产生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的源头。
很不幸,我也曾是 “别人家孩子” 中的一员。
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成为 “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并不容易。
有些 “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不懂得拒绝、不懂得表达愤怒、不懂得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在意自己在他人眼里的 “好人” 形象,他们不想产生冲突、不想让他人对自己失望、担心给他人添麻烦。
小时候,有个玩伴儿,年龄比我大半岁,我每次跟他站在长辈面前,总有种 “红花被绿叶衬” 的感觉。不好意思,因为托了年龄小的福,我成了那朵 “红花”。
玩伴儿小时候很乖,长辈每次都要求他多照顾我一点,也因此,我在长辈面前 “炫耀” 时,他总会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从不发言。
他在大人眼里是个特别懂礼节的孩子,在我眼里,也是 “别人家孩子” 协会中的一员。当时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照顾他的感受,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后来,玩伴儿长大了。有一次见面,我们无意中谈到了小时候的事情。他说,从小到大,因为有太多礼节上的顾虑,在与别人相处时,似乎总有什么东西堵住自己的嘴巴。这种几乎成为生理习惯的思维方式,不仅让他错过了许多机会,也让周围的人很少知道他真实的想法。
玩伴儿做了很长时间的 “好人”,也做了相当长时间的 “绿叶”,自卑郁闷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伪装。
因为碍于情面、礼节,害怕尴尬、冲突,不去拒绝他人,不会表达愤怒,不向他人表达真实的想法,这种 “好人” 的友善,更像是一种无底线的自我牺牲。
当然,这里的 “好人” 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正直、善良、真诚的人,而是指因为避免产生冲突、负面评价,违背自己真实意愿,无原则、无底线地做出让步、妥协、自我牺牲,达到取悦他人或群体的目的的人,这里谈到的 “好人” 更倾向于俗称的 “烂好人”。
不过,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适时恰当地不拒绝,有时也是一种 “自我保护”,所以,希望你可以拿捏好这个度。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做一个 “好人” 呢?
1。 可能出于对他人控制的渴望
心理学家 Beck 认为,“好人” 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他人,所以,他们会从他人对自己的依靠中满足对于控制的渴望。当他人反复求助自己时,“好人”会有种不可或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从而产生他人离不开自己的想法。
这一点,其实也与下文提到的自我价值感类似。他们的价值感来源于外界他人的评价或者依赖,而非自身。
2。 可能是出于讨好他人
2001 年布莱柯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The Disease to Please –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中提到,“好人” 因为自我价值感缺失,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对方因被自己拒绝而否定自己,害怕他人对自己做出不好的评价。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无底洞”,需要他人不断地肯定进行弥补,如果遭遇他人的负面评价,会产生内疚、怀疑的情绪,甚至是自我否定。
不过,选择做 “好人” 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做 “好人” 需要承担怎样的潜在成本:
1。 选择做一个 “好人”,可能会错失一些宝贵的品质。
有个心理学名词,叫作 “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形容 “心流”,是一种个人保持高度专注力时的感觉,它可以让人产生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我第一次知道 “心流” 的存在,是因为一个发小。
发小高三时,曾跟我提到过这段比较 “拉仇恨” 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班里即使异常吵闹喧哗,外界的声音都可以在他耳边成为一道可以忽略不计的声波。当每次 “心流” 结束,发小合上课本,抬起头,心里总会有种充实的幸福感。
虽然这段体验,让我既羡慕,又嫉妒,但还是为他感到开心。
但意外的是,半年之后,发小成绩却莫名其妙地开始下滑,原来有希望进入重点大学的发小,最终只考进了一所普通院校。后来,我才知道,有人曾当面指责他“自私”、“冷漠”、“不合群”,并有意排挤、孤立他,原因竟是因为他太过专注,忽略了那些“朋友”。颇为惋惜的是,因为在意他人的感受、评价,发小开始怀疑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对专注的感觉变得警惕,并下意识进行阻止,很快,发小对那段体验便完全”失忆“了。
2。 选择做一个 “好人”,可能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
“好人” 可能会让双方陷入一种依赖共生的关系 —— 两人都不会拒绝彼此,把给予、索取看作理所当然,这样的彼此双方,很难真正实现独立。
还记得一部电影,名字叫作《狗牙》。父母将三兄妹 “圈养” 在家中,与外界隔绝,连三兄妹使用的语言都经过父母的精心改编。
父亲负责出门工作,给孩子带去生活必需品,母亲负责在家照看已经成年的孩子。三兄妹在父母身边,扮演着 “好人” 的角色。父母安排什么,他们照做什么,没有冲突,没有反抗,没有异议。
三兄妹与父母之间,便是依赖共生的关系,他们即使已经成年,也无法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性格、想法,皆由父母安排,他们更像是父母的附属物。
而打破这种畸形关系的,正是因外人的闯入,对外界产生向往的大女儿。
故事的结尾,大女儿猛力打碎 “狗牙”(父母欺骗他们,只有打碎自己的牙齿,才可以出门),流着血爬进父亲的汽车后备箱,等待她的,将是各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但是,只有勇敢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一个人才可能真正走向独立。正因为不确定,所以,独立的人往往需要承担比依赖更多的恐惧、失望。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宁可选择抱怨自己依赖的人,或事物,却不愿做出任何改变。因为,比起依赖带来的成本,他们更畏惧独立带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会失去原来依赖的资本,但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只有学会承担失去,才可能收获成长的喜悦。
那么,如何尽可能减少 “好人” 情结带给自己的不利影响呢?
1。 给自己多点时间
想要摆脱 “烂好人” 情结,需要一定的时间。你需要花时间审视一下内心世界,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要知道,如果在他人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那么花在自己身上有意义的时间便可能越少。
而且,一个人从 “好人” 过渡到真实阶段时,反馈并不会都是正面的,你可能会犹豫、会恐惧、会沮丧,甚至可能会崩溃,给自己多点成长的时间,有时候,慢即是快。
2。 接受人际关系的真相
有些人,上一秒对你评价很好,下一秒可能便会 180 度逆转。有时,他人的评价就像情绪一样,可能会喜怒无常。所以,不要过度依赖他人的评价,你的价值感需要自己确立,而不是依赖外在。仔细想想的话,活在他人不确定评价中的 “好人”,其实也挺辛苦的。
3。 从长远来看
当处理一段人际关系时,试着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拒绝对方,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
如果你觉得关系会变得糟糕,再问一下自己:“长期来看,我可以从这段关系中获得对我重要且有意义的事物吗?”
即使,你的言行让他人感到开心,让他人给你积极的肯定,但也并不意味着,这对你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我们短期会觉得特别棒,但却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
如何选择,关键还是看自己。任何选择都会有得有失,你选择做一个 “好人”,还是做真实的自己?
校订:吴巍、姚色丰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