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份工作不适合我”的都是耍流氓

2017年02月14日12:13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台湾研修半年。期间有两个人让我记忆颇深,并一度改变了我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曾经有过的某些负面的刻板印象。

  我们常喜欢说职业并无贵贱。

  但其实无论多成熟的社会,职业的确存在着贵贱优劣、层次高低之分,划分它们的则往往是从业群体本身的态度。

  1

  他是一名高雄的出租车司机。

  我们一行四人在高雄高铁站排队打车时,工作人员指引我们上了他的车。

  我对台湾出租车司机的初次印象是从韩寒多年前写的一篇叫《太平洋的风》的文章里获得的。

  他们大多敬业负责、勤勤恳恳、温柔和气,遇到车上遗落下客人的物品,会想方设法送回去。

  这位高雄的哥表现得正如我听闻的那样。

  他憨厚地笑着,麻利地帮我们安放行李。

  待上车坐定后,我们对他说:“司机先生,请送我们去高雄某高校。”

  说了两遍,仍然不知所谓。他抱歉地笑笑,指着自己的耳朵说:“我是重听患者。”

  这时我们才发现副驾驶前面贴着一行很大的提示:对不起,司机是重听。

  坐在副驾驶的同事凑到他耳边,增加了几十分贝重复一遍目的地。后座的某一位无意间说:“司机应该听到了吧,可别往相反的方向开啊。”

  就在一阵悉悉索索议论间,司机又重新停下来,拿出纸和笔递给我们,抱歉地示意我们索性把地址写下来。

  他并不是因为听到了我们的议论声才这样做,而是重听这个缺陷让他特别敏锐。他感觉出我们迟疑、迷惑的氛围,即使他已经知道目的地,但为了让我们踏实些,还是拿出了纸和笔。

  而一开始他是想凭借自己残存的听力,努力地了解客人的需要,这样客人不会觉得自己上了一个残障人士的车而心存质疑和不安。

  这真是一个充满自尊而又善意的运将。

  因为重听,车上调什么频道,播什么音乐都无关紧要。但车子一发动,他就为我们放送柔和宁静的班得瑞。还征询我们关于声音大小的意见。

  他说自己听不到,容易把音乐声调得过大或过小,客人对音量的感受是不一致的,所以每一次都还是问一问比较好。

  从上车到下车,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这位重听运将对一份普通平凡的工作倾力投入,对相遇的每一位客人体谅关怀,对自己残障的现实毫无扭捏遮羞之态,毫无敝帚自珍的怜哀。

  这一切都构成了我们美好的坐车体验,借由这份体验,我们四个都对台湾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生出敬意和好感,这份职业在我们内心瞬间变得高贵可爱。

  2、郭老师是我所在研修学校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

  她的工作态度也同样使我对图书管理员这个岗位有了全新的认知。

  我在学校呆了整整一个学期,进出图书馆是每天的日程。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极少。馆内的设置并不是常见的一层或一间一位管理员,而是偌大的五层图书馆只设一个出入口,只设轮岗的四、五位管理员。

  整座图书馆更像一个安静的咖啡间,四周环境舒适、管理理念先进、流程服务人性。这主要归功于郭老师他们的工作态度。

  郭老师们的工作态度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无事不闲聊,有事不怕忙。

  每一天从开馆到闭馆,没有一位工作人员是闲散着无所事事或看手机刷脸书的。

  他们要么在归整书籍,要么在扫灰掸尘,要么在培训义工,要么在检查规劝几个携带饮料食物、及着夹角拖(高雄气候炎热,几乎全年可以穿夹角拖)进馆的学生。

  图书馆一尘不染,每个角落都可以席地而坐,热门图书推荐与名声在外的诚品书店保持同步,简直可以把它当作小诚品。

  有一次,我同时借走了20多本书。郭老师帮我扫描登记完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大袋子为我装书。

  我看到那个抽屉里存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各种规格、各种颜色的袋子——显然袋子不是馆里统一购买的,是郭老师他们平时收集起来备读者的不时之需的。

  离台前三天,我第一次和郭老师有了一段超过三句的对话。起因是我想请郭老师发一份在台期间借阅图书清单到我的邮箱。郭老师爽快地答应了。

  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我刚入馆,郭老师就把打印好的清单交到我手上,她说:“如果这两天,你还要借书的话,我再帮你重新打印一份清单,重发一份到你的邮箱。”

  要不是亲身体会,我真想象不出原来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是可以做得这么细致深入、这么让人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的。

  3、这两个再平凡普通不过的职场人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态度决定职业贵贱的道理。

  职业本身并无优劣。

  同样是做寿司,有人只能支一个路边摊,小野二郎却可以让寿司通过米其林三星的评鉴,并且使做寿司的过程透露出禅宗文化精神;

  同样是做清洁工,有人“点到即止”,新津春子却可以成为国宝级的工匠,打扫出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

  职业贵贱说到底是由职业者本身所决定。

  职场人如何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工作,让平凡的工作发光发热?这里借鉴一个在行为经济学里面常用的“宜家效应”。

  行为经济学家艾瑞利在《不理性的力量》这本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例子:他家买了一组完全DIY的宜家书柜,结果等到搬家时,其他多贵的家具都不想带走,唯独那组廉价的宜家书柜却舍不得丢下。

  这个宜家效应的故事道出了人类的一大心理特质就是格外珍视自己付出的心力,对投入过的事情更有感情,更容易树立正面的态度。

  那么我们把这一特质复制到职场里,想要让自己重视本职,对工作抱持良好的态度将不再依靠虚无飘渺的爱心、勉为其难的毅力和敬业精神等等,而应该鼓励自己对工作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因为“宜家效应”提醒我们,对工作的付出会改变人们对工作本身的看法,付出越多,对它的认同越深,态度也越积极正面。

  在前面重听司机和郭老师的例子中,与其说是正面的态度导致他们积极勤勉地工作不如说是持续投入使他们更加喜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人并不是等到爱上工作才能投入工作,而恰恰是投入工作才能使投入者产生良好的态度,进一步热爱工作,获得成就感,使工作步入高贵的行列。

  写在最后

  良好的态度可以让你本职工作保有源源不断的热情。

  而出现紧急任务时,效率才是拉开差距的分水岭。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姚瑶。初心专栏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微信公众号姚瑶的读书笔记(id:yyddsbj)。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工作态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