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归心路纪实:留学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2017年04月01日10:3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这是我曾经为《国际航空报》(国航机上刊物)做海归系列访谈专题的一篇,真人真事。采访、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阅读不同的人和事对我而言是幸运的经历。留学使我的身份、视角、感受都已经多元化了,这样更容易捕捉到海归的心路历程,理解他们的彷徨、纠结、奋起与执着。

  纽约第五大道。

  在H眼里,真正的纽约只是曼哈顿。

  一个不大的半岛集中了世界上40%的摩天大厦,遮天蔽日,步入其间,才明白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现代。街道狭小,簇拥着各色人流。

  华尔街是什么?是象征牛市的铜牛,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是行色匆匆的白领,是穿梭往来的“林肯”(轿车),是一掷千金的豪迈,是万念俱灰的萧索……

  他摘下变色镜,里程碑似地吐出了在纽约的最后一个烟圈儿,丢下了在纽约的最后一个烟头。他喜欢纽约百老汇的《剧院幽灵》,他喜欢纽约长滩的皑皑冬雪,他喜欢纽约曼哈顿横街竖道的城市格局。

  两年前,他在这里踌躇满志地开始了某著名国企外派美国的工作;两年后,他心力交瘁地递交了辞呈,同样踌躇满志地奔赴美国西岸读书。

  与欧洲名都不同,纽约抛开了历史的厚重,甚至连自然的绿色也无处寻觅,她天马行空地培植起钢筋水泥的森林,在诅咒与仰慕中高耸入云,飘飘然独占“人文世界屋脊”。H同样是天马行空,他的“毅然”选择开始了一段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活。

  洛杉矶郊区。

  对H而言,他在成千上万的留美学生中是幸运的。

  阅历丰富、且有美国工作经历的他,很轻松地拿到了学生签证。本来他可以安稳地在国企的驻外办事处中体面而风光地工作,但两年的驻外经历竟让他在31岁时做出了留学的选择。

  是近水楼台的诱惑吗?“不,我只是想读书。”喜欢玩的H并不游戏人生,当时已有七年工作经验的他,决定开始蓄积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际上,留学对我来说就是知识与经验的归纳总结。”H在洛杉矶落脚的一刻一片释然,加州的风和日丽让他的心情也随之清朗。

  身处硅谷的发源地,萦绕在“美国梦” (American Dream) 跃跃欲试的召唤中,他选择进修信息科学硕士学位 (MIS)。

  H对美国信息技术的推崇深入到了衣食住行。  

  一次他开车在限速70迈的公路上行驶,夜幕和寂静让他放开了胆子,想追求一下德国高速公路上自由飙车的感觉。但油门刚刚加到80迈,警车却不期而至了。

  H觉得奇怪,向警察索要证据,警察报出的车速精确到了小数点后,H仰天长叹的当口,却发现空中游弋的直升机,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学习总是比开车更复杂。IT业内的浮躁氛围使H对课程的设置有了新的感想,他担心自己所学的东西也会想泡沫一样膨胀、破裂,于是在进修MIS的同时,他又盯上了MT (Master of Telecommunication)。  

  双硕士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钱,但对H来说,这并不像好莱坞影片那样一定需要“先抑后扬”的铺垫,故事从一开始,就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传奇。

  在依靠大众消费存活的美国经济社会中,信用卡就像街头的小广告——随便发。H身上近十张信用卡解决了教育融资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H的第一份打工简历也发出了,而且不到一星期就有了答复,他快人快语的秉性收获了美国社会的第一个工作机会——当地一家美国电讯公司。

  H的顽皮与认真赢得了美国老板的青睐,三年的学习与工作一直贯穿着这个中国留学生的生活。

  他在学习上义无反顾,工作的忠诚度也是超常的,这是他在美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工作,脱离了从中餐馆到实验室的老套路,这个洒脱的青年人一步到位,不断丰富着自己学以致用的人生经历,像美国的高速公路一样笔直、平坦、宽阔。

  三年后。洛杉矶国际机场。

  洛杉矶的海岸一片碧蓝,但并不平静。H眉宇间仿佛起了风浪,行色匆匆,丝毫看不出几天前毕业答辩后的惬意。

  “赶紧回家。”母亲生病的消息让这个性情中人流了泪,为了家人,为了事业,他都曾痛哭。

  老板的挽留并没有丝毫影响他的决定,该回家了。  

  从飞机的舷窗俯瞰美国,一切如故,气派、壮观,浮华、无聊。我后来问起他是否想继续留在美国,他仍然像当年一样坚决,“这里不错,但总不像是我自己的。”

  比起开放的北京、上海,洛杉矶和纽约不过是西方森林中封闭的小岛。

  北京长富宫饭店。

  总体来看,海归(或“海龟”)的生活并不是每天慢慢地爬,慢条斯理地享受阳光,而多半是变成了兔子,上蹿下跳地找工作。

  H休息了两个月,并未急于“出洞”。妈妈的病情已经稳定,H的心情也转晴了。

  正赶上北京长富宫饭店举办人才交流会,在家人的催促下,他也去“凑了凑热闹”。在国内一家大型电信公司的展台前,H留下了自己的简历,不多时就被公司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看上了,在经过了面试后,第三天得到了这个公司的确认:录用,主管美国市场开发,年薪……,工作地点在深圳。一切轻而易举。

  年薪的标准与H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但对大多数刚刚回国的“海归”来说,已经很丰厚了。不过H并没有把薪水放在第一位:

  H:家里需要照顾,我不能离开北京。

  问:但如果工作不好找呢?

  H:不会的,这只是暂时的。关键还是自己的想法。真正应该把自己放在市场里,看看自己值多少钱,然后再定位。

  问:你不是觉得这个公司的薪水也不多吗?

  H:那是与我的第一报价相比。实际上,这次应聘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增加了信心。说了半天“海待”,其实就是主观上的自命不凡而已,供需见面,这总是双向的。

  又过了一年。国字头……公司。

  H没有去深圳,而是与一个国有大型信息公司签了合同。同以往一样,他踌躇满志为这新的职位谋划着,像所有新加盟的团队成员一样,乐此不疲地贡献着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然而公司仅仅是把他安置在了某个办公室,而始终没有明确职责。

  问:为什么又是国企?这里的情况你应该清楚。

  H:这一家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国企,不过你说对了,机制上还是老一套。不过我能得到的工资可能是迄今为止最高的,我需要钱,学费还有一些没有还清。但挣钱遭遇的是“制度成本”,这比学费高。

  问:制度成本怎么面对呢?

  H:跳槽。我是个普通人,没有一步到位的本事和运气。

  问:跳槽并不容易呀!

  H:这也分人。市场很大,人才永远稀缺。留学让我的信心更足了,我不会让自己长时间地委曲求全。

  问: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跳槽?

  H:我感觉自己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时,我会跳槽。这往往取决于直属领导的风格和领导力,虽然我并不是为某一个人工作,但很大程度上说,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领导就是体制,领导不能认可我的能力和作用,不能给予我新的上升空间,我就必须走。

  问:没想过自己单干吗?

  H:没有,我更喜欢协助别人构建一个事业,我自己不想像私企老板一样劳累,也没有那个能力。

  问:你还会回到美国去工作、定居吗?

  H:应该不会。如果想学习一段时间、工作一段时间,美国的条件很宽松。但我一直认为,留学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回到国内,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氛围里。除了一少部分精英人物,咱们中国留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国内市场,也了解国外的理念和文化,所以可以充当中西文化、经济、贸易等领域的桥梁。

  问:你这么想回到国内,算是民族主义者吗?

  H:算不上。留学后,我更加清楚中国的好和不好,我不会吹牛说中国一定比美国强,也不会总感到望尘莫及。我还是觉得要公允,要平和,要包容。再功利一点儿,回国的机会比留在美国要多很多,这里才是我的用武之地。我刚才说过,中国留学生可以充当两种文化之间的介质,但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进入西方的主流文化里,毕竟我们是中国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留学纪实心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