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最震撼的主旋律影片吗?

2017年04月14日10:19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看过诸如《独立日》、《世贸大楼》等美国主旋律影片,很有穿透力。咱们国内其实也有高质量的主流价值观影视作品。不在于创作的地点,而在于体制。市场并非我们想象的,靠无厘头的娱乐、咯吱人的搞笑、无关痛痒的吐槽就可以摆平观众了。有品质的、活生生的现实主义,永远有生命力。

  近来《人民的名义》成为媒体焦点,可能是很久没有相应题材的影视作品了,相比横行霸道、乌烟瘴气的古装戏、谍战剧、抗战片,也算是能贴近些现实生活了。

  细想起来,以反腐为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流行。

  《苍天在上》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据说在拍摄过程中,剧组接到了无数领导的“条子”,对该剧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为了避嫌,摄制组查阅了全国所有省级领导的姓氏,以免和剧中那位省长重姓。

  之后,类似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街头巷尾、网络上下总能听到普通百姓对时局的点评,他们的呼吁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参政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言路开放的标志。

  90年代末,根据张平的长篇小说《抉择》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生死抉择》,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影片和电视剧中,不堪重负的工人组织起来,冲击厂领导办公楼,愤怒地声讨厂党委;

  李高成(主人公)掀翻中阳纺织厂领导的餐桌,痛斥他们在“吃工人的肉,喝工人的血”;

  那首轻快、激情的《我们共产党人》(在电视剧中)被重新演绎,换成慢速调子,在沉重、低缓中诉说着民众的疾苦,弥漫着痛定思痛的反省意味……

  这些在中国影视界应该算是“大尺度”了。

  相比而言,《人民的名义》基本上是“十八大”以来重大腐败案件的情节再现,还停留在“春晚”级别的官办作品。所不同的是,突出了当前依法治国的主旨。

  其实,反腐题材也好,法治主旨也罢,其核心还是绕不开改革,而且从属于改革主题。改革才是中国近四十年来的主旋律。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最推崇《血总是热的》。

  这是一部罕见的“说人话”的电影。编剧宗福先、贺国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工人文化宫戏剧创作小组的青年工人作家,他们的生活和成长,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与新旧体制激烈碰撞息息相关。

  在平凡的劳动生产中,宗福先、贺国甫注意到,工人在改革成败的沉浮中首当其冲,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直是社会矛盾的焦点。

  纺车隆隆的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工人挣扎在织机前。他们中间的青年女工宋巧珍,为看护瘫痪的老母,多次向车间主任提出调整工时的请求,屡屡遭到蛮横拒绝,无奈下买礼物贿赂领导,又被当面羞辱。

  一片暗色调的荒芜和衰败中,挺立着纺织工人居住的低矮、破旧的平房,这就是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工人及社会底层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往往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得到“党的温暖”,比如一袋白面、一盒点心。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工方瑛,整天为拮据的生活精打细算,贤妻良母的她,经常在厂长、书记、车间主任面前为了几块钱的奖金不惜撕破脸皮地指桑骂槐。

  工人生活的困苦,还只是编剧展现的问题表象。

  花样设计师申华满怀激情创作的新产品,被纺织厂书记一句话便全盘否定,老旧的式样,明知没有销路,也要上马,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产量指标。

  唯上不唯实的体制内,国有纺织企业在市场上遭遇的经济打击,直接造成了企业效益严重下滑,而上级主管部门再也无力贴补巨大的亏空,工人的收入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少。

  《血总是热的》上映于1983年,而中国经济由政府主导的基本结构直到今天依然延续,“国进民退”的市场经济仍然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动力。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国企,仍然面临着经济效益疲软、巨额亏损的残酷现实,而国企职工仍然要承受由此产生的收入缩水的经济负担。

  编剧宗福先、贺国甫在影片中的探索,还远不止经济范畴,他们最终触及到改革困境的根本原因——旧有政治体制。

  新任厂长罗心刚遵照市场需求,将凤凰纺织厂的机器印花工艺改成了手工印花,并与外商签订了供货合同。

  然而增加的劳动强度没有换来工人应得的奖金,理由是产量未达标。显然,手工生产的产量不能与机器生产相提并论,而改革生产工艺的制度保障(如新的指标调整)是缺失的。

  不堪重负的工人组织起来,拒绝按新工艺生产。而罗心刚只得冒着违纪的风险贿赂相关领导,为工人的奖金寻找“旁门左道”的出路。

  更令人深思的是,在旧有政治体制的约束下,官方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出现了严重危机:宋巧珍面对生活上的重压身心俱疲,面对感情上的挫折心灰意冷,她走进了教堂,向上帝求助。

  她佩戴的共青团团徽与十字架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她耳边响起的,是凤凰长书记以意识形态的名义对她的批评,是车间主任为维护意识形态对她发出的咆哮。

  不关注人的生存,不关心人的发展,以党性压制人性的体制,会失去在民众中的支点!

  当工作组进驻凤凰长,要求罗心刚停职检查时,罗心刚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么力量在掣肘他实施的改革?他寻找的“对手”恰恰是旧有政治体制模式中,阻碍改革、抑制创新、脱离群众、滋生腐败的弊端和逆流!

  电影好坏,听几句台词就基本能有个判断了。影片《血总是热的》摒弃了横行中国影坛的官话、套话,以朴实的语言切入改革两难境地的核心问题。

  全剧结尾处,罗心刚来离职前的演讲振聋发聩,这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最震撼的演说词了:

  现在可怕的是人人都有了退路。工人有工人的退路,少说几句吧,得罪了领导,以后评工资要吃亏的;厂长有厂长的退路,当出头的椽子是要倒霉的,随大流吧;有的局长、部长退路就更多了,大笔一挥,扔掉国家好几个亿,却轻轻地说一句,为我们付学费吗。有的这里混不下去,换个地方,照样当他的局长、部长!

  都坐在那里等着,最好中央哪天拿出一个神奇的法宝来,一下子把中国送进四个现代化。而他们自己呢?却完全不想负任何的一点责任。

  同志们,难道你们真的看不出来吗?我们的退路已经不多了。我们搞了三十年,不理想。万一再搞二十年还不理想,中国怎么办?没有退路了。

  同志们,我们只有和党同心同德,拼出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来。否则我们这些人再被打倒,就不会有人再为我们平反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人民的名义》主旋律影片生活工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