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中文教育时 我们应该教孩子些什么?

2017年06月01日10:23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最近,有身边的好几位朋友谈起孩子教育,忧虑孩子的中文。他们的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三四年了。孩子和在公立学校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能看出来,在一些知识点上有些缺乏,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因为毕竟孩子还是中国人,而且以后很可能还在国内工作,他们都害怕对孩子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造成困扰。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很多国际学校在中文教育上分量比较少。一些国际学校,进了三四年级,中文教育只占到30%左右。这些国际学校对孩子的定位是能进行基本的阅读。在这种环境下,有的孩子在英文环境里,慢慢只喜欢读英文书,在中文阅读上显得很缺乏。

  且不说未来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孩子要工作和发展,中国是绕不开的选项,而且,以往那种海外归来“进外企,拿工薪”的模式已经过时。仅仅从文化认同上来说,作为中国人的孩子,中文教育就不可偏废。

  中文教育,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语文教育。中文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一种语言手段。更严谨更全面的叫法,应该叫语文教育。语文,包括语言、文化和文学,概括的非常全面,很好地涵盖了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

  一个人在世界上,躲不开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的终极命题,普适于每一个人。我是谁,往浅里说,问的是该如何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哪里来,问的就是文化认同,或者一个人的民族基因,到哪里去,问的是人生的追求和理想。

  而学习中文,学习中国语文,首要解决的就是文化认同问题。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文化密码。这是文化认同,孩子一定要有这个根。否则的话很麻烦,孩子长大之后,在外国人眼里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是外国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会找不到归属感,这将会给他的人生带来深刻的焦虑,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幸福感,而且,在择偶上也会遇到问题。血脉传承感是一个民族繁衍的基本依据,上一代和下一代文化截然不同,出现鸿沟,两代人沟通上也会很痛苦。

  比如王思聪,小学的时候就被父亲王健林送到国外读书,先是在新加坡,后来去了英国。回国之后,因为文化差异碰了不少壁。尤其是早期在微博上,王思聪的做事风格争议很大。估计在日常的投资创业上,和政府和同事也少不了摩擦。当然,不能说王思聪是错的,事实上,王思聪做事方式、为人处世,还是相当谦逊和优秀的。核心是因为文化错位。

  王健林在接受新京报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很后悔把孩子太早送出去,导致他对国内的人情世故、社会复杂程度缺乏认识。这背后就是文化的缺失,王思聪打小在英国长大,不了解中国人的文化,沟通上增加了很多成本。

  王健林认为,孩子在中国读完初中或者高中再出去,在国外完成大学、完成硕士研究,“可能这样更好一些”。他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在18岁之前,文化认同的教育基本上就可以完成。这个时候再去国外读书,基本的文化认同已经确立。

  那么,基本的文化认同培养,或者说语文教育,大概应该有哪些?我总结了以下几条,这是对孩子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是文字,这是侧重技术层面的,是语言教育,不需多说,认识和掌握中文是一切的根本,也是语言文化教育的第一步。只有认识中文,可以进行阅读,了解中国文化才算是有了基本的工具。

  第二个,应该是基本的、通用的文化教育。中国的文化是儒家的底子。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价值观比较多元,成为郡县制国家之后,为了统治需要,汉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从此成为中国的主流。儒家文化千百年来成为历朝历代首倡的文化。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虽然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规则才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影响到国人的行事规则,成为华夏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甚至日本韩国都深受影响。

  所以,我们仍然要了解儒家,因为这是中国人的规则密码。

  前些年国学热,也有人在网上说过,中国没有国学,所谓的国学,有很多是道德标准,数来数去,真正拿得出手的国学,也就只有孙子兵法、周易和道德经,笔者对此很认同。正如上面所说,被很多人归到国学里面的儒学,只要作为了解即可。但是,周易、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却很有哲学价值和军事价值,值得好好研读。尤其周易和道德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啊、水利万物而不争啊,这里面有很朴素的辩证法,而且,很多法则也有着我们这个民族对家庭和社会的基本理解。孙子兵法其实不仅仅是用于军事,在工作和学习中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三就是历史。了解本族本国历史的重要性,这里就不用说了。学习历史有两个好处,一是解决“我是谁,从哪里来”的问题,即文化认同问题。另一个,读史明志,也很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

  中国人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家族历史?估计能往上了解四代的都少。学历史从根本上说是找血脉的根,承前启后。历史包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制度史,很有利于孩子开阔眼界。

  另外,一些成语典故,也是从历史里来的。

  第四是中国的文学。换句话说,你得了解中国人在看什么,四大名著是基本,是这几十年中国的显性文化,电视剧、电影,翻来覆去就是这四本书,这是中国人文学审美的基本趣味。很多时候,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都是建立在这四本书上。孩子得了解。如果用人物概括,基本是关公、曹操领衔的三国时期人物,孙悟空师徒四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还有宋江一干人等,以及包公、岳飞、杨家将,还有牛郎织女、董永、吴刚、嫦娥这些人物。

  除此之外,金庸也是国人文学的一大公约数,可以看看。国内有好几个写手,比如六神磊磊,就是专用金庸的人物做架构写文章,很多人追捧。因为金庸的东西普及度太高了,影响力太大了。

  第五是中文写作,这属于纯技术问题。孩子还是要会写中文文章。基本的写作训练也是要的,尤其是在邮件沟通成为常规手段的现在,文字的锤炼显得更加重要。另外,学会写作,学会以文字抒怀,可以滋润一个人的人生。

  第六是文学艺术,无论是中国的画还是诗词,都比较讲究“意境”、神韵,让人自己去思考。这里面有很多精妙,也属于审美行列。诗词书画,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文字审美和艺术审美。这是我们文化里非常独特的地方。

  另外就是佛教,也要有点了解。中国的很多成语,佛教和周易是两大来源。比如不三不四、七上八下,这些词语都来源于周易的卦象,佛教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影响到了我们的行事准则,而且,佛教的哲学性非常强,很值得了解。

  以上说了这么多,具体落地的话,我们如何解决孩子的上述教育?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阅读和旅行来完成。这需要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其中一些内容,如佛教、中文写作、文学鉴赏,还是非常需要有专业人士作为引导。

  如果加强了上述的学习,有了这些储备,读国际学校的孩子,可以用国际的视角看中国文化,多了一种角度,更能启发思考,这个是很宝贵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中国人中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