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中国视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竞争对手,所以15岁的上海学生在国际测试中高居榜首,引起美国教育界的一阵危机感。但是,中国学生的这种优势,到了大学则烟消云散。《华尔街日报》有一篇评论比较中国、印度、和美国的高等教育,引述了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项评估,读来颇有教益。
波士顿咨询集团制定了一个教育指数,包含四项内容:教育总投资(包括来自政府的和私人的),在学人数,进入工作岗位的工程师数量,世界顶级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按这四项综合打分,美国和英国排在前两位,主要靠的是教育投入和顶尖大学的数量,以及工程师的数量。中国排在第三,印度第五,主要靠的是在学人数。德国排在第四。这里需要注意,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这个指数,衡量的是“教育总量”,并非平均教育水平。就如同GDP总量一样,人口大国会显得有些优势。
关键的是另外几个相关数字。2010年,中国的在学人数高达2.35亿,印度为2.44亿,美国仅6700万。但是,美国的教育总投入高达9800亿美元,中国则为4800亿,不及其一半,印度仅为1800亿。美国在每百万人口中,有981个工程学位,中国553个,印度197个。另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估计,美国大学的教育质量远远高出中印。以工程专业而论,美国的毕业生,81%可以马上适应工作。这个比例在中国仅为10%,甚至还不如印度高(25%)。2011-2020年,中国预计有8300万大学生毕业,印度有5410万,美国仅有2380万。但是,如果中国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无法适应工作的“次品”的话,实际真能独当一面的大学毕业生,在总量上恐怕也比美国少。
让我们回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那个对15岁学生的国际测试。如果上海15岁的学生的表现大体能反映中国大都市的教育水平的话,在这个年龄段,中国大都市学生的总体素质,特别是在数学、科学上的素质,远远比美国同龄的孩子高。这一点,在美国能够直接感受得到。许多美国孩子选择科学、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可惜在大学学上一年半载就跟不上,不得不转了专业。这已经构成了美国教育的巨大危机。但是,即使如此,美国还造就了那么多合格的工程师。中国的大学,守着众多在数理思维上相当出众的学子,却最终大量地出产“次品”。
教育投入不足当然是个问题。但是,《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北大清华[微博]等精英院校,不停地得到了政府的巨大财政支持。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常青藤工程,延揽海归人士可谓不竭余力。我最近观察了中国大学在海外的招聘,给出的待遇,都明显比美国的大学要高。更不用说,一栋栋高楼大厦在中国的大学校园拔地而起,相形之下,美国的普通院校显得寒酸不少。中国的教育投资,向少数精英大学倾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为何还是培养不出人才来?
最近十几年向少数精英大学加大财政投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是上海15岁的孩子的表现,让人惊奇得难以解释。忽视了后一点,把“中国式教育”彻头彻尾地骂倒,恐怕无助于诊断出真正的病灶。在我看来,上海的义务教育虽然主要还是依靠国家的投入,但民间介入的机会要多得多。比如,孩子住在家里,父母承担了家教的责任。我最近碰到几位八零后的母亲,本身都是大学生。她们自发组织起“母亲会”,各自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分享,共同商量对策,并且讨论一大堆国外的理论。这让我不禁惊叹:她们比我们这些六零后的家长[微博]来可称职多了。民间的这类教育的进步,恐怕还是相当快的,但多逃出了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是,孩子一上大学,这类民间介入教育的机会就基本给堵死,一切都交给了大学。大学则整天忙着挣拨款,如同官场,怎么可能有效地组织教学?难怪许多大学生抱怨,自己成了粗糙的流水线上生产的批量产品,根本没有人在他们身上花心思。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学垄断了对学生的教育。国家倾斜式的投资,则助长了这样的垄断。高等教育的改革,恐怕还应该探讨让社会和家庭参与教育的渠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