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在美国大学教书来,我开办“薛涌留美预科”、一对一地教中国青少年英语,无疑丰富了我当父母的经验。
我自己有个十五岁半的女儿,在国内教的学生也基本在这个年纪上下,大家面临共同的成长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并非仅仅知识传授,经常很快就碰到了孩子的心理问题、成长问题、甚至和父母的关系问题。这使我频频和父母沟通,深入学生的家庭。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人很聪明,父母属于“高知阶层”,如工程师、医生、经理、甚至教授等等。他们都相当专注于孩子的教育。但是,孩子的学习却出了问题。有些父母是因为读了我的书才特别把“问题孩子”送来的。
按说,这些孩子应该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教育背景好,本人也很聪明、见多识广。为什么会出现学习的问题?以我的观察,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和父母的关系上障碍,越来越反叛,越反叛父母就越操心、越要管,而越管就越反叛……最终双方形成拉锯战,走入恶性循环。如果父母把“青春期的反叛”视为“正常”,就更不会反省自己的问题,可能把事情越弄越糟。
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当然都不一样。但是,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的实际表现不合。一旦不合,父母就开始怪罪孩子。孩子不堪忍受,自然开始反抗,越说越不听话……
以我的观察,这些父母本人在教育上都比较成功,是一路自己奋斗上来的。所以,他们对教育的价值特别看重。另外,他们走到现在,靠的是从小就开始的自律和努力,自然觉得孩子也应该这样。但是,这些父母往往忘了:自己小时候,大多没有被父母管教得这么严。虽然大体都是非常自律和努力,但至少在青春期阶段,也往往有起伏,有时(至少以他们现在的标准衡量)也会相对松懈。所不同的是,那时松懈一下,父母未必察觉。即使察觉了,也未必立即“管教”。这种“放任自流”的结果,使他们自己慢慢调整过来,最后反而相当成功。
这样的过程也比较符合成长的规律。心理学家、教育家、儿科医生等各方面的权威,基本都有这样的共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起伏很大,有时可能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形体都会非常快地变化,有所谓“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再加上荷尔蒙分泌等等因素,使他们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自我”在迅速成长。在这方面,每个孩子又都不一样。很难总结出什么一定之规。比如,孩子突然想自己关起门来哭一场。即使很健康、幸福的孩子也有可能经历这样的时刻。家长[微博]此时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让孩子自己呆在屋里放松一下,也许是所能作的最好的事情。如果此时你依旧大声呵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孩子会作何感想?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家们一再强调: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足够的、不受打扰的空间和时间。有了这样的空间和时间,孩子自己可以调整过来。
问题是,过分的教育竞争,把孩子所应拥有的这种空间和时间全挤没了。望子成龙的家长,更是火上浇油。如果孩子正好进入成长曲线的低谷,有那么一年成绩低垂,家长就惶惶不可终日,好象孩子要自暴自弃,接下来一系列强制、惩罚的措施出笼,还责怪孩子不体谅父母的苦心。殊不知,这一切也许正好是在孩子感情最为脆弱的时候的重击,会造成深刻的心理创伤。而且,这样自始至终的“全场紧逼”,使这种创伤没有机会自我愈合。
当然,还有更为日常的问题。我小时候就常被家长说干事没常性,“三分钟热气儿”。“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的教训,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我至今仍然承认自己确实有没常性的毛病。但是,想想自己博士读了九年、体育锻炼坚持了三十多年、五十三岁一周跑上百公里等等,我没常性的毛病似乎也不是那么吓人吧。其实,心理学的常识是: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就是短。“常立志”比“不立志”要好得多。当孩子下定决心去奋斗、过几天马上有点坚持不下来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12岁的身体不适合跑马拉松,犯不上用“人生就是马拉松”的话来训斥。如果孩子“常立志”,家长就“常鼓励”,而非“常挖苦”。即使孩子立志一百次都无法兑现诺言,也许101次时就变成“立志长”了。
那些高压型的家长,往往自己从一生的奋斗中发展出一个非常强大的“自我认同”。在他们的记忆里,自己从来是自律的、刻苦的。青春期时的松懈时期、成长曲线低谷中的自我调整时期,往往在他们的记忆中淡出。于是,他们把这种经过“净化”或“过滤”的自我,投射在自己的孩子的身上,过分地要求,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调整的空间,形成了两代人之间旷日持久、两败俱伤的拉锯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