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要把学生变成干巴巴的制造业产品?

2015年02月13日10:13   教育专栏  作者:方帆  

  最近,在方老师的朋友圈里面疯传一篇文章,以一个中国人想象出来的所谓“瑞士钟表匠”塔布克(不是沙特阿拉伯的一个省会么?)“预言”金字塔并非奴隶,而是一批“自由人”建造的故事,来说明中国基础教育缺乏的是“自由”。作者甚至干脆加入直接攻击中国教育的行列里:“我们已经把水灵灵的教育业,弄成了干巴巴的制造业。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外貌不同,行为相似的产品。”

  想让基础教育“自由”,是美国教育界的左倾自由放纵派一直在推崇的东西。早在2006年就被彻底推翻的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说”指导下的教学法,就是把这种“自由”发挥到极致的东西。到了现在,在美国不少地方,“以学生为中心”的阴影仍然徘徊不去,顽固地通过当年的教师执照课程学生,当今的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在影响着不少公立学校的教学。

  这种“自由”思想,无论在中美教育界,都是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征是:

  1、用历史虚无主义,攻击目前或者过去的教育制度方针教学法等,认为“老”的教育方法是彻底的失败,需要改革了。比如昨天我参加的一个会议,主持人一开始就说美国当前的教育需要改革,因为从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失败的,培养出来的人全是垃圾废物。我忍不住举手问:“您说美国教育彻底失败,那么请问波音,苹果,微软,谷歌,英特尔……等等等等影响了全球的公司,都在中国,还是全都是印度人创造出来的?”

  2、认为“坏”的教育是以“应试”为主,不给学生自由,好像制造业一样,扼杀学生创造力的魔鬼。提倡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决定学习什么,同时,一切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不想学的东西绝不强迫。“快乐学习”是一个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是另外一个目标。

  无可讳言,中国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应试唯一教育,学生负担重,学生缺乏创造力……等等。然而,“自由”绝对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灵丹妙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靠攻击或改革教育就能实现的,因为教育根本就是社会需求的反映。

  对美国教育盲目崇拜的人,很喜欢简单地移植美国教育的作法。比如学分制;大学自主招生;小学教育以玩为主;还有“建构学说”;还有自己想象出来的“素质教育”等等。但是,这些简单移植引进美国教育方式的决策人们,都忘记了一点:美国之所以存在这些教育方式,根本就是由美国的社会现实需求决定的。比如,美国的高中实行学分制,那是因为学生的程度参差,不可能让小学程度的学生跟大学程度的学生在一起上课;美国有“建构学说”,“以学生为中心”,那是因为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无法上课,学生太捣乱了,只好编造些理由来骗自己骗校长,让学生在所谓的“小组协作探究”活动里面合法地谈天说地聊天说闲话,不必安静听老师讲课。大学自主招生,是因为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学生们根本就不需要挤到一两所超一流的大学才有前途,即使高中毕业,不上大学,也能过体面的生活,有房有车根本就不是什么很奢侈的事情。

  为什么中国教育必须“应试唯一”?为什么中国教育要把学生变成干巴巴的制造业产品?因为这完全是由中国的社会需求决定的。中国的超名牌大学比起美国本来就少太多了,而进不了重本和一本大学的人,前途就已经堪忧了,哪家学校敢告诉学生和家长[微博]:我们全面学习美式做法,不考试,以学生为中心,自由读书,彻底减负?君不见有些学校宣称寒假没作业,不补课,已经受到家长强烈质疑和抗议了!而中国的“专家”和公知们,却一边不遗余力地攻击中国教育“应试”的不人道和残酷,一边自己就把孩子送到最应试最严格的学校去读书,除非那些早就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的人以外。这种矛盾的做法,其实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在资源缺乏,竞争严重的中国,目前教育的那一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假如不通过严格考试训练的应试作法,还有什么更公平竞争选拔方式?

  因此,中国基础教育在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的情形下,把学生弄成干巴巴的机械产品,只会应试,是精确反映了社会需求的最好办法。假如取消了应试,改为给予学生完全的自由的话,只会有两个后果:要么就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弟霸占所有资源,中产和底层人民的子弟没有任何机会。(因为不必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了,大家都拼爹)要么就是培训班生意火爆,没有钱补习的学生还是没有机会。(因为考试还是那么严格,老师上课却没有任何针对考试的训练和补习)

  所谓“失去自由,教育恐惧终将束缚教育前进的步伐”这个论调是完全错误的,让学生失去“教育自由”的,并不是教育,而是社会的现实需求。假如中国也像美国那样,在社区大学读两年,也能拿一个“飞机维修技工”或者“X光技术员”的证书,一毕业出来就年薪超过十万美元的话,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挤破头都要去挤985,211学校或者非北大清华[微博]不去了。只要中国仍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以制造而不是研发为主的话,“失去自由”的“教育恐惧”将一直存在,这是不管人民怎么不满,怎么希望改革教育,都无法改变的。

  (本博文仅供新浪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以内,不得转载。杂志转载请联系付稿费事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美国 中国教育 出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