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期末考试一张卷,喜怒哀乐全凭它。”这是四年级小学生果果的签名,表达了他的些许不满。
当孩子和家长对如此期末考试已经习以为常时,大东区和睦路小学却进行了一场“另类”考试。
考试内容一:表演《花木兰》
7月14日,记者走进五年六班教室时,课本剧《花木兰》正在上演。虽然学生们的表演略显青涩,但看得出,他们都特别认真。班主任在旁边记录,并为每个小演员打分。最高是三颗星,最低是一颗星。表达是否有感情,语速是否恰当,声音是否洪亮都在考察之列。当表演结束后,学生们依次走到老师面前,领取了自己的“语文素养测评卡”,这就是他们期末语文考试的“答卷”。
考试内容二:听、玩、拨、背、说
一年级学生的考试更像在“玩”。考试像流水线一样,每个孩子要依次经过五个考点,接受“听一听”、“玩一玩”、“拨一拨”、“背一背”和“说一说”的测试。
“玩一玩”环节其实就是“跳房子”游戏,只不过每个格子里都有和体育相关的拼音,孩子跳到哪个格子里就要迅速拼读出来;“拨一拨”更有趣,老师随口说个时间,孩子得把钟拨到这个时间,然后讲出这个时间自己一般在干什么;而“说一说”,则是孩子现场抽取一张图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说出图画的意思。
一年一班班主任张红梅说:“这次考试,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既要让孩子感到有趣,又得真正考察他们的进步。比如‘说一说’,选的都是二三年级课文的插图,这等于是让孩子对未来所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改革需要家长认同
和睦路小学此次对一、三、五年级的语文科期末考试进行了改革。校长陈雷说:“以往的语文考试重知识、轻能力。我觉得应该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角度去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我们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语文分析试题,找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评价形式。”
“关注素质培养,实行等级式评价正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大东区教育局初教科科长朱晓春表示:“我们对于教学改革是有很多新思路的,但目前只能在小学里实施。初高中因为升学压力,盯的就是分数,要搞改革,家长首先就不同意,认为学校‘不务正业’,这种观念也是困扰教育改革的原因之一。”(记者:张膺浩、见习记者:谭茵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