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男孩危机--北大教授建议男女错龄入学续

2012年10月10日09:07  解放日报    

  化解“男孩危机”要改变评价机制

  日前,北京大学[微博]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通过建议男女“错龄入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过,不少沪上教育专家认为,所谓的“男孩危机”根源于评价和考核机制,“错龄入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男孩并不普遍落后

  吴必虎提出“错龄入学”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由于男孩子发育相对晚,学习跟不上,在小学阶段不受老师重视,心理压力大;二是这种女强男弱的“惯性”会一直影响到大学,导致很多专业包括传统的男性优势专业中,男生被女生反超。“我带的20个在读硕士、博士中,只有3名男生。不是我们不想招男生——笔试、面试都是女生好,男生竞争不过。”

  通过“错龄入学”帮助男孩“突围”?这个观点引来热议。在一所高校工作的左先生,去年儿子7岁时才送去读小学,比同龄孩子推迟了一年。他说:“在幼儿园时,女孩讲故事、与同学交流等都得心应手,而我儿子语言表达、吃饭午睡自理等很多方面相对晚熟。长大一年后,他心智成熟度高了,很多方面已经不输于班上女孩,还有机会当了班干部。”但工程师吉先生则提出,儿子学数学、英语,悟性很好,今秋读小学一年级十分轻松,“很多男孩很聪明,如果晚一年读书,既没必要,又白浪费时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男孩并不落后于女孩。”杨浦区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透露,小男孩相对调皮,小女孩相对乖巧,在少先队大队长、班长等岗位上,女孩子由于自律性强可能略占优势。但在课堂表现和班级学业成绩上,全校基本是男女生平分秋色,“不少班级男孩子很出挑,男孩普遍落后于女孩的情况并不存在,因此晚一年读书并无必要。”

  应试把“差异”演变成“优劣”

  “破解男孩的学业落后问题,根本问题不在于入学早晚,而在于评价机制的改进。”

  多数小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男女生在小学阶段并无明显高下差异。但不少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感叹,近年来招生女生比例不断提高,部分学校男生不足四成甚至三成,处于相对弱势。而且,很多男孩在社团活动、班级管理方面也不如女生。同样趋势延续到了大学:很多理工科专业女生比例反超男生。部分高校为了专业需要,只能对男生采取降分录取政策,以提高男生比例。

  “女强男弱”时代真的来了吗?市教委教研室日前首次公布上海中小学生学业“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语文和英语的优秀率,四年级和九年级的女生所占比例均高于男生;但数学科目,四年级时女生优秀率高于男生,到了九年级时优秀率男女比例已相当;科学科目,四年级和九年级男生优秀率均高于女生。专家分析,男女生在学业方面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差异,而只是在不同年龄段擅长领域不同。

  “目前中考[微博]、高考[微博],偏重于测试语、数、外、理、化等科目,人文学科比重大,女生占优;理化、科学和动手实践等男生擅长的内容所占比例不高,甚至不纳入考评,导致男生‘考不出’。”新川中学校长黄爱娟说,化解“女强男弱”根源在于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导向。据了解,部分高中已经开始探索在自主招生环节增加动手实践、科学探究等内容,让男生能有更多机会展示优势。

  不宜过度强调“男女有别”

  “男女生差异,不应成为评价高下的标杆和入学年龄的依据,反而可以开发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校长陈珏玉透露,男孩天然爱探索,女孩则相对文静。很多小男孩在玩汽车模型、观察气象等方面拥有优势,因此在她的科学与技术课上,经常邀请男生上台讲,很多女生听得津津有味。而女孩喜欢观察,在了解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方面,则会更多地与男孩分享。“优势互补,有助于孩子成长。”

  “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产生影响,但不宜过度强调并且简单地‘一刀切’处理。”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认为,每个孩子的差异都是个别化的——学校建校之初,曾破格招收两位5岁的孩子读一年级,这一男一女后来都毕业于名牌大学;该校每年都有优秀的初中男孩超前到高中部 “进修”,也有部分孩子延长学程推迟毕业。“最好的办法是因人而异,鼓励孩子各展所长、多元成才,这样就不会导致‘男女有别’了。”(记者:李爱铭)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