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当下最具中国式智慧的一大社会怪象。譬如奥数班,多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叫停、“严禁”,然总是风声紧时暂且“潜伏”,风头一过立马又旌旗招展。据报载,现今广州的奥数班都换成了“数学兴趣班”、“思维拓展班”等马甲,虽收费昂贵,却抢手得很,报名当天即满员。专家评价:越叫停越疯狂。
其实,“奥数”本身并无原罪。作为选拔数学精英人才的一种知识技能培训,学生若完全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参与,显然应予鼓励。
然而,世间再美好的东西,一旦被功利和金钱绑架,就会扭曲而变味。奥数原本为小众范围的个人选项,却在我们的中小学普及乃至泛滥,已失去其本色并异化为徒增学生负担,甚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怪物”。而且,在林林总总的奥数班幌子下所行的敛财之实,也令义务教育的国策蒙羞。因此,无论出于呵护孩子,还是纯洁义务教育之神圣目的,叫停有关中小学生的有偿奥数班活动,大方向应该没错。
诡异之处在于,变味的奥数好似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却香。不仅广州如此,其他许多地方也大同小异。有些学校阳奉阴违,与培训机构里应外合,而一些家长[微博]也苦苦寻觅,唯恐落人之后。究其因,就在于斩不断的奥数藤蔓,根还在现行的教育母体上。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进名校优校,通行证只有一个,那便是分数。虽说明令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但学生若能在奥赛中获奖,就成了名校的VIP会员。即便拿不到奥赛名次,但只要入学考试时考个好成绩,哪怕增加几分,就可能成为幸运儿。残酷的竞争现实面前,做家长的,多花费点钱又算什么?
报道称,广州小升初联考的数学卷附加题中有奥数内容,有的家长还说,奥数内容的比例达到了30%,这对于一分决“胜负”的入学考试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对学校来说,本校学生有多少考上了名校,更是看得见的“品牌效应”,名利兼收,作为学校,又怎舍得抛弃奥数这宝贝呢?
说到底,奥数班之所以禁而不绝,就在于附加其上的“功”和“利”魅力仍大放光彩,大有市场,如果不能彻底斩断这种利益关联,怎么禁都是白搭。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