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2013年07月19日10:31  人民网    

  ■全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儿童留守,源头是家长[微博]漂泊。医好留守之殇的治本良药,是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这需要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让进城农民及其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近期关于留守儿童溺亡事故接二连三见诸报端。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6月,全国各地发生学生溺水事件40余起,这其中多数是留守儿童。

  类似的悲剧,或许只是当下中国留守儿童命运的特殊个案,却年复一年不断上演。加上与留守儿童伴生的亲情教育缺失、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家庭之痛,也是社会之殇,是必须直面并且要尽快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儿童留守的源头是父母的漂泊。留守儿童伤亡悲剧的背后,是空间阻隔造成的家长责任缺失。但天下有多少为人父母者愿意忍受骨肉分离之苦?为了改善生活,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拼,但在城乡二元体制下,他们并没被城市真正接纳。面对生活压力,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或者在城乡之间流动。

  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达52.6%,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却只有34.5%,2亿多农民工没能真正融入城市,享受不到同城待遇。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这些孩子,常年得不到父母羽翼的庇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容易受到侵害;长期缺少父母亲情滋养和教育引导,他们的心理与性格也容易被扭曲。

  医好留守之殇的治本良药,无疑是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最大的心愿。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着力提高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步,是尽快拆除户籍藩篱,实现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等各项制度和福利均等化。只有扎实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的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地向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放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家庭才能实现骨肉团圆。

  近年来,我国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印发实施,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去年8月底,《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颁布,今年异地高考[微博]完成了破冰之旅。一些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逐步向农民工敞开。农民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关系的流动接续也在稳步推进。

  当然,与亿万农民工家庭的殷切期待相比,稳步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步子还得迈得更大些、更快些。

  城镇化就像一列高铁,风驰电掣,铿锵前行。但是,“跑太快了,不要落下灵魂!”人的城镇化就是城镇化的“魂”。“魂”跟上了,城镇化进程中,类似留守儿童溺亡的悲剧就会少一些。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