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面谈如何做到比考试更公平

2014年07月01日16:49  羊城晚报     收藏本文     

  □耀 琪

  广州市内各民办初中接力“小升初”招生,学生们连日来奔赴各校,竞争为数不多的民校入学资格。根据安排,今年是民校最后一年笔试招生,从明年起,所有学校的小升初均通过面谈招生。

  今年外国语学校首次试水面谈招生,明年起民校小升初也要取消考试,到底是面谈好还是考试好?记者调查的结果却令人意外:超七成家长[微博]支持考试,而不少既参加了面谈也参加了考试的学生,也更倾向接受考试。

  小升初不准考试,是为了淡化应试教育的成色,以保护“素质教育”的成果。当下,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逐年增加,只要孩子还有潜能,从学校到家长无不尽量用各种“有价值”、“有营养”的项目填充到孩子的生活中。从书面作业到课外活动,两者的本质区别日渐模糊。许多课外活动的压力甚至让家长们疲于奔命,至于孩子有多少收获就不得而知了。到最后交给学校的“素质教育”作品,形如家庭的潜在竞赛的成果。

  当前教育模式下,从家长到老师,都是以分数为准则衡量学生学业效果的。如果这个评价体系被打破了,却又难以树立公平科学的标准,家长必然陷入忙乱。当升学考试不能被用作甄别人才时,家长反而会恐慌不安。因为他们就要陷入汪洋大海一般的“素质教育”。面对各种文体音乐兴趣班,只有那些能导向比赛成绩和证书的,才会让家长看到了灯塔般的希望。

  就普通家长的理解而言,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让家长花更多的陪伴时间,购买更多的资源,给予孩子全能精英模式的培养。极端地说,一节钢琴课300元,这真比单纯读书考试拿分数要“烧钱”得多。但是,入学不看分数,只看“素质”,这意味着可能今后孩子连形体、交际、演讲、谈吐都要去参加培训了,不然如何在10分钟的面谈里不被筛下来,还能很好地显示自己学来的丰厚素质呢?家长希望能让孩子学到“素质”,以更好地应对面谈,在这种思维下,面谈就会成为更高更玄的一种“高级考试”。

  就招生学校来说,伯乐本来就罕见,如何设立公平公开的面谈环节,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甄别孩子进行招生,这是个难度很高的挑战。用细密严格的科学程序来选才,这种方式或许更适合公务员[微博]考试,而对一个可塑性还非常强、拥有无限可能的10来岁小孩是非常残酷的。比如,善于表演的孩子,相比于心思缜密不善言谈的孩子来说,是否拥有更强的优势?现在的丑小鸭,会否被发现是未来的小天鹅?当家长希望面谈老师拿出“科学根据”,老师们又能够给得出来吗?

  耀 琪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