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运动处方”试点范围扩大

2014年08月28日11:18  郑州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昨日,市教育局印发《郑州市中小学[微博]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决定于今年9月起,逐步扩大参与学校范围,在我市局直属学校和各县(市)部分试点学校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

  运动处方教学

  共分6步实施

  据介绍,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确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此次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施对象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荥阳市中小学校、其他县(市)区选取8~10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各学校均采用群体抽样方法,各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选取同年级学生构成总体样本。教学班全体学生根据健康诊断、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测试情况,按照体质标准和学生性别,将教学班学生分成6组,即男/女体质优组、男/女体质中等组、男/女体质弱组。

  实施对象确定以后,将按照既定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中,实施步骤共有6个,分别为:健康诊断—体能测试—确定锻炼目标—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处方—实施内外锻炼。

  运动处方实施全程监控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全市教育情况、体育课教师教学和能力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市选取了跑步、跳绳、体操(含健美操、武术操)、球类(篮排球为主, 结合各种小球的选修)为主体课程资源 ,结合素质练习和各种体育游戏,设计Ⅰ型健身(身体素质) 系列运动处方和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系列运动处方。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强度由于锻炼者年龄、体质存在差异,所承担的运动负荷也有所不同。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时,运动强度每周增加不可超过 5%~10%。

  运动持续时间也有相应标准。运动强度低则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大则持续时间较短。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时,运动时间每周增加不可超过5%~10%。

  在运动频率上,一周至少应有3天的有氧运动训练,锻炼间隔不宜超过3天。有氧耐力为主的锻炼,每周3~4次。力量型的锻炼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伸展运动坚持每天练习。

  运动处方实施全程监控及调整。教学中设立运动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诊断标准。

  相关链接

  运动量适宜的标志:

  锻炼后全身微微出汗,肌肉稍微酸痛,有疲劳感,但感到舒服愉快,情绪高涨。运动后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疲劳感消除,有继续锻炼的欲望。

  运动量过大的表现:

  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气喘胸闷,感觉很疲惫,脉搏在运动后 20分钟还未恢复。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次日周身无力,肌肉酸软,无锻炼欲望。

  体育健康教学

  与“每天一小时”相结合

  方案提出,要将体育健康教学与“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课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在“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巩固技能、提高素质。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不同处方的教学目的以及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将不同内容的体育课程资源按比例分配到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

  根据安排,处方教学实施前,要集中4~6周时间对试点学校学生进行健康诊断、素质测定,根据健康诊断和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测试情况,按照体质标准和学生性别分组, 体育教师按不同组别、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质状况安排每一锻炼单元练习的强度。

  据介绍,整个教学模式自今年9月实施至明年6月底,教学结束后,将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对学生形态、素质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届时,市教育局在各县 (市)区遴选推荐基础上,分期分批认定并公布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示范学校,对获得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示范校的学校,市县有关部门将给予扶助和奖励。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中小学生运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