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什么?有人说是小树苗、有人说是没长成的“小人儿”,更多人认为,是一张白纸,所以,要认真地描绘。这是许许多多父母的共识,并且也有许许多多的“教育专家”在宣讲着“白纸论”。有人反对:“你凭什么把孩子当做一张要大人来描绘的白纸?就因为他的生命是你创造的吗?”
新时代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更新,虽然孩子的年龄小,但是他们也需要被尊重。可能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对孩子是尊重的,其实却误解了这种“尊重”的真正内涵。
误解 :把尊重当娇惯
总有父母因为孩子内向、胆小,或者太调皮、好动而发愁,不知道该怎么教育,甚至有的妈妈直接发问:“我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的个性?”
都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既然是礼物,就没的挑,给什么是什么。所以,所谓“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如果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孩子的先天个性、发现孩子的优势,那就是在跟自己、跟孩子过不去了。
一个幼儿园园长,她的女儿即便上的是自己妈妈任职的幼儿园,可是拿她妈妈的话说,一直上到中班,她还属于“观察者”的角色,整天溜边儿站着,很少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但是,她的妈妈能接受这个事实,从来没有强迫或苦口婆心地劝导女儿,而是以极大的耐心等待着,等女儿有一天能够主动参与到集体中。这是一个懂得孩子心理、尊重孩子的妈妈,她本来是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的,但她没有这样做,在她看来,孩子从主观上愿意加入一个小社会,才是真正地接受并适应了这个环境。
有一次上她们家做客,她有意地统计了幼儿园AB型的孩子,并经常与他们的家长[微博]保持沟通。据她的观察和了解,对待这些孩子最忌讳简单直接的方式,一定要有个回旋的余地。如果想让孩子停止某个活动,并直接说:“宝宝,把玩具收了吃饭。”那么他们很少会接受这个命令,要么坚定地拒绝,要么充耳不闻。他们非要听到:“等你把这张拼图拼好,咱们就去吃饭,好吗?”然而才会跟大人商量,继而接受建议。
园长妈妈认为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很有效,但却经常遭到老公的痛斥:“什么都依她,有什么好商量的!什么事都讨价还价,那还了得?”
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逻辑,“商量”就是一种妥协,而妥协用在孩子身上,便是娇惯,而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是要对小孩子严格要求的。
只要家长高高在上,孩子就会心服口服吗?不是!权威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误解 :把尊重当指导
尊重孩子,就是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就是要满足孩子对独立的需求。当孩子做事情出差错或者不够完美的时候,应该接纳他、体谅他,而不是直接上手替代,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渐渐失去信心。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最好站在协助者的立场上去帮助孩子发展。
当孩子看书、看电视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看,并且指导他。但是,指导也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孩子看到特别可笑的地方,一般都喜欢和家长分享,会让重复一遍那句可笑的话,或者问我们:“他们刚才怎么了?”这时候跟他对话,并不需要随时随地做“讲解员”,那样他反倒认为我们不信任他、以为他看不懂,小小的自尊心便会有些受伤的感觉。
孩子存在着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他们是沿着一条独立的路去走的,父母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孩子每发展一种能力,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所以,成人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家长课堂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