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它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它是辽宁的省会,它的名字叫沈阳。近年来,在沈阳人的不断努力之下,沈阳已成为东北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然而,沈阳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在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有这样一群中学生,他们满载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他们为改进社会公共政策做了大量的调查,他们参考了各国的优秀政策,他们提出了一套具有相当参考价值的方案,他们在行动,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为市民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他们在青春之路上,唱响了一曲动听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力量从爱开始
2010年冬天,有10名中学生行走在沈阳的大街小巷,拍摄图片,发放问卷,倾听市民的心声,向市民宣传他们的建议。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他们为了责任,为了对沈阳的热爱,为了一份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的希冀,他们要义无返顾地将改变进行到底!
他们在金色的十月相遇,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他们却才刚刚起步。十名同学有着共同的梦想,对待这个崭新的项目却拥有并不相同的见解。选择项目主题时,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尹奇和赵文眺认为大家应该为城市绿化提些建议,做一下规划;薛轶远和屈天睿认为信号灯和人行横道设置的合理性还有待提高;由雅涵,孙天一,王一枚发现自行车道的设置还不够人性化;那博,蒋心怡认为小学周边治安需要加强……那一天,十个人七嘴八舌,争的面红耳赤,最终只好以进一步调查后再做决定收场。
没有人敢保证自己选择的项目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设想顺利进行下去,却坚信自己的选择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好像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执着的相信明天会是更好的一天。为了更加客观地选择一个真正适合他们的项目主题,他们决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分别查找资料。两周后各自分别向其他组员介绍了所选题目的优势,一番激烈地唇枪舌战后,他们最终选择了改进沈阳市自行车道的设置与管理这一大方向。
为什么自行车道的设置与管理这个题目会力压群雄?
这要从他们的经历说起了。近年来,沈阳经济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大幅增加,然而在道路不断被拓宽的同时,骑车族却好像被人们遗忘了。自行车道规划混乱,骑车人无路可走,只好穿梭在机动车道上,既降低了骑车的安全性,又影响了开车人的出行效率。于是在最终的选题大会上,改进沈阳市自行车道的设置与管理这一选题成功地被全组成员所接受,在众多公共政策选题中脱颖而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考虑到选择这一题目的两大优势:
1)还没有人在这方面做过系统的调查。
2)项目的实施在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青春的力量用行动证明
确定题目之后,他们便开始考虑接下来要如何开展活动,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首先要做的便是实地考察和查找资料。一个社会政策的优化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存在。因此事先了解实际情况,查找资料是整个活动的基础。
2010年11月5日,尹奇带领自己小组的成员外出采访,他们通过市民的反馈深刻认识到了目前沈阳自行车道的设置与路面的种种不足,以及继续改善的需求。当事后被问及采访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他们都提到,因为是第一次在马路上向陌生人做调研,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自己在心里多次加油打气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的那声“您好”。
这看似简单的一声“您好”,需要每个人努力地克服着自己或多或少的害羞和胆怯。终于,一次又一次不气馁的问好后,他们从观看采访的人变成了采访他人、倾听心声的实力干将。
通过采访,他们发现很多市民不知道自行车道的位置,还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城市里有自行车道,也不清楚其标志,更不用说让他们按交通规则走路开车了。还有的市民提出,自行车道被随意停在路上的机动车占用,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也有人说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并用给骑车人和行人都带来不小的心里负担....。.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对自行车道的宣传和管理必须加强。为了得到更准确和有说服力的数据,他们开始设计调查问卷。
提起调查问卷,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对以前的他们来说,调查问卷不过是回答几个问题,打打钩,画画圈的简单工作。现在,他们却有了全新的认识。原以为调查问卷的设计会是整个行动过程中最顺利的一步,没想到的是,那些看似简单的问卷在诞生之前也是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当他们将编制的第一份问卷拿给老师、同学试做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种问卷,看第一眼就不想做下去了。原来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多了,语言不够简练,逻辑不算清晰,第一印象就让人失去了回答的耐心。得到这样的反馈信息后,他们积极采纳老师和同学的意见,立即重新整理需要体现在问卷中的问题,编写出了新问卷。
问卷完成后,要进行数据的采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市民的意见,他们选择在太原街发放调查问卷。太原街是沈阳繁华的商业街,那里汇集了各区的市民。
2010年11月10日全组成员来到太原街,开始发放调查问卷。过程虽不算艰辛,但还是有点小插曲。比如,有的市民因为赶时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市民声称自己不识字,还有的人说他们不务正业,身为学生却不学习;当然,有反对就一定也有赞同的声音存在,有很多市民称赞他们是关心城市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并积极地配合他们填写问卷,有很多人期待因他们的行动,沈阳的自行车道设置与管理可以更加规范。那些陌生的面孔,那些不熟悉的声音,那些质疑,那些肯定都已深深地留在每名同学的脑海里。不过,不论过程辛苦与否,他们既然选择了这个项目,就绝不会轻言放弃。对于住在学校,和社会接触较少的他们来说,这一天是永远的记忆和宝贵的体验。
【采访现场】
孙天一:在我看来,发放调查问卷是整个项目活动过程中让我成长最多的一次,因为要跟陌生人打招呼,要说明我们的目的,要说服别人帮助我们填写调查问卷,与他们交流并讨论关于自行车道的意见。因为我长得比较“善良”,所以被“不幸”派去当第一个上前搭话的人。我问的是一位姐姐,可刚出马就被拒绝了。我说我是育才外国语的学生,我们正在研究一个关于自行车道的管理与设置的项目,希望姐姐能够配合填一下调查问卷……说了一长串,结果她一句话“没时间”,当时我的心就凉了大半截。起初因为第一次即被人拒绝,就有些不大敢了(因为我比较胆怯,老是害怕被别人拒绝)。最开始的三十分钟就只发了5张问卷。不过后来,在万达广场休息区的一圈座椅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很乐意地接受了帮助填写调查问卷的请求,并热烈地与我讨论起来。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所以在那个休息区,一共有15个人填写了调查问卷。我很受鼓舞,胆子也大了起来。
采集了数据后,需要进行整理、统计。整理统计数据这样一个小小的环节让他们成长颇多。他们采用的数据整理方法是手工画“正”字,问卷共有300份,每份有20道题,对于原本计算马虎的他们来说,想统计一份准确的数据的确是不太容易的工作。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他们将这份枯燥的工作重复了5遍,以至于在“统计第五遍的时候都想把问卷撕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目标在支撑着他们,统计完成后他们由衷地感受到坚持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那博同学说,经过这样的磨炼,以后做计算题肯定不会出错了。其实,不只是计算,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离不开耐心与细心,恐怕这样的体验才是他们真正的收获吧!
为了更清晰地进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他们还将数据做成了扇形统计图。
青春的力量让爱结果
为了解决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改善沈阳市自行车道的现状,项目组成员准备写一份改进方案并提交给相关部门。为了让自己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他们参考了各国优秀的自行车道设置与管理的先例,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最终提出了一份改进建议。这一次,他们有了经验,事先拟写了一份初稿,然后请指导老师帮忙修正了不恰当的词句。
青春的力量将爱延伸
中学生参与公共政策的改进,最难的一步大概就是怎样把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怎样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适当的宣传。刘连连同学是负责联系电视台工作小组的组长,他们在互联网上查找了各个电视台的联系电话,由刘连连具体负责联络。由于住校的原因,他们的休息时间基本和电台的休息时间重合,因此打了很多电话都没能接通。幸运的是,在给辽宁电视台新北方栏目打电话时,终于有记者接了电话,刘连连向她简要说明了同学们的调查情况,记者提出想看一下小组之前的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并亲自来到了学校。看过资料后,她对高中生能做出如此系统的调查而感到惊叹,并为同学们的热情所打动,认为有这样一群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在,中国将来的发展一定不会输给别的国家。为了引起更多人对自行车道话题的关注,推进政策的实施,记者决定给他们做一个采访报道,并在五一期间播出节目。
【采访现场】
刘莲莲:我的任务是为我们的项目联系记者,争取通过媒体加强宣传,扩大项目的影响力。还记得当时打了无数个电话,大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无人接听,另一种是没有时间。当时真的是非常沮丧,以为没有办法完成这份任务了。后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拨通了辽宁电视台新北方栏目组的电话,他们表示会抽时间到学校来看一下我们的资料。看过资料后,他们感受到我们真的是想为城市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便欣然帮助我们。我们开始明白,一颗真诚的心,一种认真的做事态度是可以打动人的。
由雅涵是负责提交建议小组的组长。最初,他们以为该把建议提交给信访局。亲自去信访局提交建议时,不料信访局的工作人员都外出开会了,空荡荡的信访局里只有保安人员。
之后,他们发现,且不说信访局不是合适的建议接收部门,对于住校的他们来说,当面直接提交建议也并一定是合适的方式。他们尝试将自己的建议上传至民心网,并得到了回复。
为了促进政策尽快落实,他们还想到通过身边的人大[微博]代表提交建议。经过多番联系,他们终于成功地找到了人大代表张东。由雅涵在电话中,向张东代表说明了项目组的工作情况,并表达了希望他能代为转交项目组建议的想法。张东代表表示会找合适的时间将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此外,为了鼓励他们在改进公共政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张东代表还寄来了一封对他们所提建议的回复信。
项目组成员没有满足于找到了提交建议的渠道,获得了媒体的支持,他们更想走上街头,亲自向市民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倡导更多人选择骑车出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让政府注意到骑车人的权利也需要被维护。12月14日,项目组成员再一次出动,在商业街上拉起条幅开始了签名宣传活动。
【采访现场】
由雅涵:我们原计划在万达商场中开展条幅签名宣传活动,但由于没有事先和保安预约,我们被赶了出来。为了取得企业界的支持,我们去了万达办公楼,但由于领导们都在开视频会议,并没能和他们见面。无奈,我们只好从万达出来,到了时尚地下入口处。虽然寒风刺骨,但我们的热情不减。在全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30分钟内便成功地完成了本次宣传活动。虽然已经口干舌燥,但当全组同学拉起条幅合影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到我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时,听到人们对我们表示支持时,喜悦冲刷了一切疲惫。当然,作为项目主席,要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在今后安排活动时,事先应该想得更加周全。
青春的力量让梦想起航
半年,6个月,180天,如果没有做这个项目,他们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每天奔波于宿舍、教室、食堂;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们与陌生人交谈时还是会胆怯;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们还是会认为政策的改进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半年来,每个人都改变了很多,这个项目,这个小组,这些遇见的人,这些发生的事,一点一点地改变着他们。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了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了可以说服别人的能手,他们认识到了学生能做的不仅仅是学习,他们见证了只要努力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还记得孙天一说过:“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现代社会玩的就是综合实力。我想,在领导力开发课程班里培养的就是这样的综合实力吧。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零散的思路到完整的项目实施措施,从不熟悉的组员到一同奋斗的朋友,我走出了迈向成熟的第一步。无论是从说话、演讲、采访语无伦次,到不紧不慢,不慌不忙,随机应变;还是从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请求他们帮助填写调查问卷的羞涩,到举止自如,说话得体,让自己变得富有活力与激情。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让我相信自己能行,自己很棒。”
尹奇说:“在我们小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全员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更进一步地走入了社会,融入了社会,切身体会到了中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承担着未来的责任。”
由雅涵说:“作为项目主席,这半年里,由衷地感谢大家能够信任我,支持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每做一个决定前,你们都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每一个都那么坦率,每一次都那么真诚;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查资料,做采访,发问卷,统计数据;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提给我的建议;永远不会忘记,半年来,每晚的自己都是想着这个项目进入梦乡。”
真如他们说的一样,现在的他们,每一个都自信开朗,与人合作可以说是小菜一碟。经过这半年的历练,他们积累的不仅是经验,更是一份,只要付出,只要想做,就一定可以做得到的执着与自信。现在的他们,都有着非凡的责任感,他们坚信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中的任何一员。相信,半年的付出会是他们永远的回忆,青春的力量正承载着他们的梦想远航!
文章关键词: 领导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